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一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第31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基础知识一遍过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黄金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3.调整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当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教材拓展]__“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政府纷纷寻找医治这一新疾病的药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担任英国首相,率先采纳了货币学派的主张。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则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由于两人的经济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国的经济危机,并有一套理论体系支撑,因此经济学家们分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实际上,“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提倡“自由放任”,强调市场调节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二者都实行有利于富人的减税政策,因此都曾被攻击为“劫贫济富”;二者都大力增加军费开支,用加大政府消费来缓解危机。二、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3.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20世纪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4.评价(1)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2)“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三、第三产业的兴起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2.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3.作用(1)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2)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四、“新经济”的出现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2.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由此问世。3.特点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素养提升·融会贯通]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料一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何正斌《经济学300年》史料二1973年危机以后,如果继续按照凯恩斯的办法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面对这种病症,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高德步等《世界经济史》[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2)结合史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的“病症”和各国政府的解决办法。[解读](1)史料一中的关键信息“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说明凯恩斯认为政府需要通过干预经济的方式去纠正自由主义的弱点,以实现经济的最大发展。(2)史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这表明凯恩斯主义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重新调整。[试答](1)定位:政府用经济办法调节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即国家对经济干预。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2)“病症”:“滞胀”。解决办法: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生产力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进步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迅速发展。(4)阶级关系的变化:由于股票的分散和“新中间阶层”的兴起,阶级对立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以家国情怀感悟从福利国家到福利世界材料“福利”——满足基本需求和提供社会保障的商品和服务——有多种来源:国家、市场(包括企业)、自愿的组织和慈善机构,以及血缘网络(包括家庭)。因此,把“社会福利”等同于“国家福利”就忽略了所有这些其他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的来源。一个社会的全部福利是所有这些的总合。其中一个福利部门的减弱并不必然意味着福利的净损失,因为,这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即只是把提供福利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因此近来在西方国家中所发生的事情主要是国家在总体福利项目中的主导地位的一种转变。各种福利提供者之间的功能正在重新分配,而福利的总体水平将几乎仍然保持从前的规模。国家可能从直接提供福利的角色上退下来,鼓励雇主、自愿机构、家庭及其他人作出应有的贡献。——[加]R·米什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福利社会”的认识。【提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局限性和弊端日渐显露,各国重视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改革。虽然各国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的来看,各国的改革举措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用“选择性原则”代替“普遍性原则”,使社会福利切实流向最需要的人群。明确社会福利享受者的权责关系,推行与就业相关联的激励制度;最后是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以减少公共开支。改革之后,国家所承担的职责有所下降,而社会组织担负的职责有所上升,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对“福利国家”制度的评价积极作用(1)福利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稳定(2)扩大社会消费,推动经济的发展。“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使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消极影响(1)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使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膨胀,导致税收负担过重(2)福利制度是一种奖懒罚勤的不合理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竞争精神[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20世纪30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材料反映了英国()A.为应对经济危机持续影响采取措施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D[20世纪30年代,英国是为了渡过经济危机而采取题干中的措施,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并不受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可以判断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与新科技革命不相吻合,故B项错误;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了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故D项正确。]2.二战后,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由政府新建立的公司来经营这些企业。如钢铁企业就全部由政府持股建的“大不列颠钢铁公司”接管,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这反映出二战后英国()A.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发生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局部调整C.确立了公有制主导地位D.逐步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B[根据材料“英国实施国有化的程序各不相同”“原有的股东得到政府特别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可知,二战后英国通过国有化来干预经济,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故选B项。]3.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德国制造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如果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联网,那么就实现了“工业4.0”。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A.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B.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C.致力于挖掘德国经济的潜能D.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B[根据材料“交互”“智能联网”可知德国经济的变革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故B项正确。]4.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及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十亿美元)。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年份制造业总产值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194760301980527241993111817.620001566.615.8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C[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迅速增长,说明产业技术革新快,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与国际竞争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虽迅速增长,但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却不断减少,这说明美国国民经济中制造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故C项正确;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且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D项错误。]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2.内容(1)农业①措施: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②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使其再度出现危机。(2)工业①措施: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②局限性: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政治: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3.评价(1)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2)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措施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完善计划工作,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2.结果(1)冲击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军事实力、综合国力增强,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2)由于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和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停滞下降,苏联陷入困境。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内容经济制定“加速发展战略”政治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公开性”;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国家结构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2.影响(1)“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发生质变,各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2)1991年12月21日,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素养提升·融会贯通]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2.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挫折►探究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史料一赫鲁晓夫所进行的经济管理体制改组作为战后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对后来的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承认赫鲁晓夫是一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他勇于突破旧的模式,探索新的道路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他毕竟受到历史局限性的束缚,对社会主义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病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还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因此也就不可能产生成熟的改革理论和思想。——《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史料二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1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 第31讲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31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