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单元二战前的世界——20世纪现代模式的创新与调整[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俄国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时空坐标][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整体感知]政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时空坐标·单元概览]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时空坐标·单元概览]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背景下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影视艺术获得迅速发展,电影进入有声电影阶段,电视发明。第28讲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知识一遍过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历史背景——革命前夜的“火星”1.俄国帝国主义特征伴随着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完成,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对西欧资本有极大的依赖性。2.列宁主义诞生(1)背景①俄国在备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约的同时,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使矛盾急剧尖锐。②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急需一个革命政党的领导。③1900年,列宁创办了《火星报》,同时把各地的组织联系起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好了建党的准备。(2)诞生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二、革命进程——帝国大厦的坍塌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1.二月革命(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的失利,进一步暴露了沙皇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的破坏造成俄国经济濒于崩溃,国家局势日益恶化;布尔什维克党的宣传和发动。(2)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影响:形成了两个政权,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2.革命形势的发展(1)“四月提纲”:提出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任务。(2)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3.彼得格勒起义(1)起义机构的建立: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公开领导起义的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2)过程:1917年11月6日起义开始,至7日上午,整个首都几乎全部落入起义者手中,7日晚开始攻打冬宫。4.第一个工农政权的建立(1)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2)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三、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2.世界意义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素养提升·融会贯通]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探究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史料一十月革命是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一场震撼世界的理想探索……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让这一理论不再停留于小部分人的思想武器,而是成为更广泛人群的现实力量。苏联也因此成为一个象征和符号,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被统治阶级的希望之所寄。——《十月革命的现代启示录》史料二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立即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计划的中心任务,就是改变小农经济,发展国家大机器工业,即发展重工业。列宁指出:“红十月为大规模文化革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苏维埃政权要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弥补千百年来文化的缺失”。——吴恩远《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进程》[思考]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俄国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含义。[解读](1)史料一主要从政治方面分析,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2)史料二以句号为界分为两层,分别从经济、文化两方面分析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试答]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苏俄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苏联从原来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发展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十月革命对俄国现代化的意义政治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开辟了苏维埃政权通向现代化的道路文化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和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以唯物史观看待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材料列宁在谈到消灭农奴制度和封建制度的社会关系时说:“从1917年10月25日(新历11月7日)到解散立宪会议(1918年1月5日)这十来个星期里,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比资产阶级民主派,自由派(立宪民主党)以及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在他们执政的八个月里所做的要多千百倍。”甚至布尔什维克的政敌、立宪民主党领导人帕米留可夫也承认,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革命长期复杂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十月革命并不是对二月革命的否定,而是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孙成木《对十月革命评价的一点认识》思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十月革命是对“二月革命所开创的进程的继续”的基本含义。【提示】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彻底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和联系项目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象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力量资产阶级参加并起积极作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者的联系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革命由二月革命过渡到十月革命,从而形成了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跟踪训练·即学即用]1.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D[由于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所以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是强烈要求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二月革命后,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是土地与和平,而当时的临时政府看不到这一点,反而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了人民不满,故B项错误,D项正确;二月革命后,掌握实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C项错误。]2.约翰·里德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从工厂里,成千上万的工人蜂拥而出;从贫民窟里,倾泻出受尽了苦难的人们,红色的彼得格勒在危险中!……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城市曾经涌现出这样人山人海的自觉自愿的群众呵!这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民群众()A.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不满B.对西方列强武装干涉的不满C.对沙皇专制统治的不满D.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满A[材料体现了参加革命是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为,由此可知人们对当时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持反对态度,故A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对抗的不是西方列强,故B项错误;反对沙皇专制统治是二月革命的任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原因,不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满,故D项错误。]3.1917年的俄国革命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当国内有数百万人处于贫困状况时,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如果你们不进行内科治疗,那么更激进的力量就会到来,他们将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俄国人民通过“外科手术”()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结束了帝国主义大战D.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是二月革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17年”“不能无限制地寻求与资本家妥协”“外科手术”可知说的是十月革命,它用暴力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B项正确;俄国是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不能说结束了帝国主义大战,故C项错误;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错误。]4.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世界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时代的到来。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符号,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A.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大大推进了全球工业化进程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A[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因此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的世界格局,故A项正确。]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2.内容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3.性质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4.影响(1)积极方面: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消极方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了广大农民的反对。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性质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4.影响(1)经济①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1925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初步好转。(2)政治:克服了政治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背景(1)1924年,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2)苏联仍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2.形成过程(1)工业化之路概况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6年起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1928年后,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实现了国家工业化问题形成了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2)农业全盘集体化①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②成果: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基本消灭了富农阶级。③评价: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条件,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3.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4.表现经济上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排斥市场调节;推行单一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政治上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斯大林思
本文标题:(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0单元 二战前的世界 第28讲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3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