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我,认真拜读了《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教育书籍。一本本教育书籍,一句句教育同行真诚的话语,使我很受启发。现就学习过程中感触较深的谈点自己的感受。首先,‘师、传、教、解惑’,这应该是当老师的首要条件。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否被学生接受,取决于这个班是否好。严谨的学术态度,幽默的文字,新颖的教学方法,化琐碎为简单,化死板为生动的能力,一定会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容易掌握。这是大多数老师孜孜不倦追求的境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真理、传授知识、解决难题,但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问题是当老师的基础,没有这些能力的人当然不应该走上讲台。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的必要条件。按理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过着安逸的生活。和他们的父母相比,我们没有必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想将是一个大错误。住在学校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照顾。经常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受到长辈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犯罪越来越年轻化,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心理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教育必须尊重、理解、亲近;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求,做一个忠诚守信的老师。让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老师的心理健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我们怎么能寄希望他把学生教好。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资料表明,老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互相打耳光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等等,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失声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会使其在智力、情感、一直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的心理状态去影响学生。第三,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世哲理、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言教、身教,并且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要学生刻苦学习,自己就必须学而不厌,手不释卷;要学生认真劳动,自己必须热爱劳动;要学生将文明礼貌,自己必须谈吐文雅,远离粗俗。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育无小事,事事见真理。因此,教师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去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去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去引导人,以博大的胸襟去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本文标题: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3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