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主题6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与中和反应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溶液的酸碱性6年4考一、酸碱指示剂指示剂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紫色石蕊试液①__红色__②__蓝色__③__紫色__无色酚酞试液④__无色__⑤__红色__⑥__无色__特别提醒►(1)红色石蕊试纸可用来检验⑦__碱性__物质,蓝色石蕊试纸可用来检验⑧__酸性__物质;如果是气体待测物,试纸需润湿后使用。(2)酸碱指示剂只能测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溶液酸碱性的强弱。(3)发生变色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二、pH与酸碱性三、物质显酸碱性的原因辨一辨►1.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2.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是酸雨。(×)3.溶液的酸性越强,H+浓度越大,pH越大。(×)4.酸和碱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与原酸溶液相比酸性减弱,与原碱溶液相比碱性也减弱。(√)5.pH试纸先用水润湿不一定会对测定结果造成偏差。(√)6.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考点2中和反应6年5考辨一辨►1.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2.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酸碱中和反应完全后溶液的pH=0。(×)4.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5.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6.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典型例题分析类型溶液的pH(1)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出溶液的酸碱性,对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判断则需要pH试纸。(2)改变溶液pH的方法①加水。只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强弱,不能改变溶液原来的酸碱性,只能使溶液的pH逐渐接近7。②加酸碱性相同,pH不同的溶液。原溶液酸碱性不会发生变化,但混合后溶液的pH在两种溶液的pH之间。③加酸碱性相反的溶液。由于两种溶液发生了中和反应,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等于7;若加入的溶液不足,原溶液的酸碱性会减弱;若加入的溶液过量,则原溶液的酸碱性就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例】[2017·贵港中考]一些食物pH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0~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鸡蛋清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C.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思路点拨►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溶液显中性;pH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根据数据可知,橘子汁呈酸性,泡菜呈酸性,牛奶呈弱酸性,鸡蛋清呈弱碱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酸性食物;橘子汁呈酸性,石蕊溶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牛奶和橘子汁的pH都小于7,显酸性,牛奶的pH比橘子汁的pH大,酸性比橘子汁弱。变式运用►[2017·北京中考]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下列植物在微酸性土壤中,不适宜种植的是()A.花生B.苹果C.西瓜D.沙枣D植物花生苹果西瓜沙枣适宜的pH范围5.0~6.05.0~6.56.0~7.08.0~8.7重点实验突破实验11:中和反应一、探究过程二、实验分析典例分析【例】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D)思路点拨►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像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要抓住三点:①图像的起点,②图像的终点,③图像的变化过程。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发生,氢氧化钠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为零;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当盐酸过量时,溶液的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发生,氯化钠的质量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因此图像的起点不是零,随着反应的发生,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由于稀盐酸中也含有水,所以水的质量应该不断增加。命题挖掘►(1)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H++OH-===H2O__。(2)右图操作中判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的依据是__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__。(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__治疗胃酸过多__。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1.[2016·青岛]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A溶液的pH>7显碱性,pH=7显中性,pH<7显酸性。表中pH>7的是液体肥皂,因此液体肥皂呈碱性,其余三种物质的pH<7,显酸性。2.[2014·青岛]最适宜小麦生长的土壤pH为6.0~7.0。某土壤(pH=7.5)种植的小麦长势较差,在施用某农家肥后生长很好。这说明该农家肥的pH()A.小于7B.等于7C.大于7D.无法判断A小麦生长的土壤为弱酸性到中性,某土壤pH=7.5,大于7,呈碱性,需施用酸性的物质来中和,故农家肥的pH小于7,呈酸性。3.[2013·青岛]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蜇伤处涂抹()A.食醋(pH≈2)B.牛奶(pH≈6.5)C.矿泉水(pH≈7)D.肥皂水(pH≈10)D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需用碱性物质来中和,故选pH大于7的物质。4.[2013·青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填写下列空格。某同学欲测定一瓶稀硫酸的pH,他的实验操作为:取一片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伸入到试剂瓶中,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请指出该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用蒸馏水润湿了pH试纸、将pH试纸伸入到试剂瓶中__。测溶液的pH时,用水润湿pH试纸,会降低待测液的浓度,使测得的数据不准确;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试纸上的物质会溶解在待测液中,污染待测液。猜押预测►1.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A.唾液(pH约6.6~7.1)B.胃液(pH约0.8~1.5)C.胆汁(pH约6.8~7.4)D.血液(pH约7.35~7.45)BpH<7的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的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5.[2017·青岛]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填写下列空格:用上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中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__。从微观角度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与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__。请另外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H2SO4+2NaOH===Na2SO4+2H2O(或其他合理答案)__。命题点2中和反应6.[2015·青岛][双选]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都属于中和反应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AB酸碱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也可以生成盐和水,但都不属于中和反应;由于合金是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熔合过程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熔合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中也含有碳元素,它们都属于无机物;化学变化中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但是某些物理变化也会伴有能量变化,如摩擦生热、灯泡通电等。7.[2013·青岛][双选]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BC硝酸钾达到饱和后就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再改变;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会溶解于稀盐酸,即反应一开始就产生沉淀;酸过量,溶液最终呈酸性,pH小于7;酸足量,金属完全反应,依据化学方程式,相同质量的镁、锌与足量稀盐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8.[2012·青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B.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D.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图中物质M属于__盐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从①~③表示的化学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化学方程式:__Mg+ZnSO4===Zn+MgSO4(或MgO+H2SO4===H2O+MgSO4或Mg+H2SO4===H2↑+MgSO4)__。(1)无机化合物包含氧化物、酸、碱、盐,故酸和盐属于并列关系。(2)因为M是镁的化合物,故先排除“单质”和“酸”;因为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所以M不是“氧化物”和“碱”,故M为盐。猜押预测►1.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A二氧化碳气体属于酸性气体,氧气属于中性气体,都能用浓H2SO4干燥,故A正确;Na2CO3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NaNO3溶液不能,故B错误;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但可作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故C错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D错误。2.下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1)A不可能是__c__(填标号)。a.Mgb.Fec.Agd.Zn(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2O3+6HCl===2FeCl3+3H2O__。(3)若C为碳酸钠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复分解反应__(填基本反应类型)。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HCl+Ca(OH)2===CaCl2+2H2O[或2HCl+Ba(OH)2===BaCl2+2H2O]__(写一个)。③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3__种。(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Ag位于氢之后,不能与稀盐酸反应;(3)若C为碳酸钠,D可能是氢氧化钙,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NaHCO3中有四种元素,二氧化碳、碳酸钠中均不含氢元素,故反应物有水。命题点3碱的化学性质6.[2014·青岛][双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AD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只要呈碱性,酚酞就会变红;电灯发光、放热,但不是燃烧;铵根离子虽不是金属离子,但性质和金属阳离子类似,故硝酸铵属于盐;不显电性的粒子除了分子和原子外,还有中子。7.[2013·青岛]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CO2CO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BN2O2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CH2水蒸气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DCO2HCl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D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除去杂质的同时没有引入新杂质;氧气能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故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能除去氮气中的氧气;浓硫酸有吸水性,能除去H2中的水蒸气;CO2和HCl都是酸性气体,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除去杂质的同时将原物质也除去了。猜押预测►3.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案的描述,正确的是()A.H2、CO、C
本文标题:(青岛专版)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主题六 常见的酸和碱 第2课时 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6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