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2讲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塑料、橡胶、纤维【2020·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乙醇、乙酸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3.掌握常见有机反应类型。4.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重要应用。核心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乙醇、乙酸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并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对乙醇、乙酸和基本的营养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并能解释某些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考点一乙醇乙酸(频数:★★☆难度:★☆☆)本考点是有机必修重点主要考查:(1)考查乙醇、乙酸的性质及用途。名师课堂导语(2)拓展考查羟基和羧基的反应特点。(3)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烃的衍生物(1)烃的衍生物:①定义: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②举例:一氯甲烷、四氯化碳、硝基苯、乙醇等。(2)官能团:①概念: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②几种常见官能团的名称及符号。名称氯原子硝基碳碳双键羟基羧基符号-Cl-NO2-OH-COOH官能团都是中性原子团,不带电,写电子式时要注意和离子的区别。2.乙醇和乙酸名称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乙醇C2H6O乙酸C2H4O2(1)分子组成和结构CH3CH2OH—OHCH3COOH—COOH(2)物理性质名称俗名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挥发性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液体与水互溶易挥发乙酸醋酸(冰醋酸)无色气味液体易溶于水易挥发有刺激性酒精(3)化学性质①乙醇2CH3CH2OH+2Na―→2CH3CH2ONa+H2↑CH3CH2OH+3O2――→点燃2CO2+3H2O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2H2O乙酸②乙酸CH3COOHCH3COO-+H+CH3COOH+OH-―→CH3COO-+H2O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4)用途名称用途乙醇燃料、饮料、化工原料;常用的溶剂;体积分数为时可作医用消毒乙酸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75%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CH3COOH>H2CO3>H2O>CH3CH2OH,醇羟基不与NaOH反应,只有羧基能与NaHCO3反应。3.乙酸乙酯的制取及性质(1)实验原理。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实验装置(3)反应特点(4)反应条件及其意义①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②以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③以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④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可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在有机制备实验中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提高产品的产率常用的方法有:①及时蒸出或分离出产品;②用吸收剂吸收其他产物如水;③利用回流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①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反应乙酸、溶解乙醇;②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6)乙酸乙酯的性质①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有水果香味,沸点77℃,与醇、醚互溶,微溶于水,比水轻。②化学性质: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CH3COOC2H5+H2OCH3COOH+C2H5OH(可逆),CH3COOC2H5+NaOH―→(完全)。CH3COONa+C2H5OH[速查速测]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乙醇、乙酸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2)乙醇与溴水反应生成乙酸()(3)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4)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5)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2.(教材实验装置图)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答案A3.(思维探究题)能否用Na检验工业酒精中是否有水?如若不能应如何检验酒精中含少量水?由工业酒精如何制备无水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因为Na与乙醇也发生反应。实验室常用无水CuSO4来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在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CaO)加热,使酒精中的水跟氧化钙反应,除去水分,然后再蒸馏。[A组基础知识巩固]1.(2018·宿州模拟)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①金属钠②溴水③碳酸钠溶液④紫色石蕊试液A.①②③④均可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②③④D.只有③④解析在溶液中加入鉴别试剂③、④的现象:物质试剂乙酸乙醇苯氢氧化钡碳酸钠溶液有气体生成混溶分层有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混溶分层溶液呈蓝色答案D2.(2018·青岛模拟)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D.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解析A项,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官能团只有—COOH1种;B项,—COOH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和H2加成,1mol该有机物最多只能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C项,二者的分子式中氢原子个数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该有机物中的醇羟基、羧基及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发生氧化反应。答案D3.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时,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液。(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粗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解析(1)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所以浓硫酸用量不能过多。(2)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反应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3)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因此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即可。(4)根据b装置可知由于不是水浴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因此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的缺点是原料损失较大、容易发生副反应。由于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所以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乙醚,乙醚与乙酸乙酯的沸点相差较大,则分离乙酸乙酯与乙醚的方法是蒸馏。答案(1)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2)反应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3)振荡静置(4)原料损失较大易发生副反应乙醚蒸馏【方法指导】有机实验中应注意的两大问题(1)加热方面①用酒精灯加热: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教材中的实验需要用酒精灯加热的有乙酸乙酯的制备、蒸馏石油的实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②水浴加热: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水浴)、蔗糖的水解(热水浴)。(2)冷凝回流方面当需要使被汽化的物质重新流回到反应容器中时,可通过在反应容器的上方添加一个长导管达到此目的(此时空气是冷凝剂),若需要冷凝的试剂沸点较低,则需要在容器的上方安装冷凝管,常选用球形冷凝管。[B组考试能力过关]4.(2018·课标全国Ⅰ,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解析A项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装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纯化),C项装置用于分离乙酸乙酯,D项装置用于蒸发浓缩或蒸发结晶。只有D项操作在制备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未涉及。答案D5.(2015·全国卷Ⅱ)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A.C14H18O5B.C14H16O4C.C16H22O5D.C16H20O5解析1mol分子式为C18H26O5的羧酸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说明该羧酸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则C18H26O5+2H2O→羧酸+2C2H6O,由质量守恒可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A项正确。答案A6.(山东卷)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C.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molH2D.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A项,苹果酸分子中含有的两种官能团羟基和羧基均能发生酯化反应,正确;B项,1mol苹果酸含有2mol羧基,故最多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其中醇—OH不与NaOH反应,错误;C项,苹果酸中的—COOH和—OH均能与钠反应放出H2,故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5molH2,错误;D项,所给物质与苹果酸是同一种物质,错误。答案A考点二基本营养物质(频数:★☆☆难度:★☆☆)糖类、油脂、蛋白质考查主要集中在性质及用途判断上,有时名师课堂导语在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题目的某个选项中也有出现。1.糖类、油脂、蛋白质的代表物分子及其关系元素组成分类代表物代表物分子相应关系糖类C、H、O单糖葡萄糖葡萄糖和果糖互为果糖双糖蔗糖蔗糖和麦芽糖互为麦芽糖多糖淀粉淀粉和纤维素不能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纤维素C6H12O6同分异构体C12H22O11同分异构体(C6H10O5)n油脂C、H、O油植物油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能发生加成和氧化反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脂肪动物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S、P等酶、肌肉、毛发等连接成的高分子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不饱和碳碳双键C、H、O、N氨基酸(1)符合Cn(H2O)m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为糖类。(2)酯和油脂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酯类包含油脂,均含有—COO—。②区别:酯:一般低级羧酸与醇的酯化产物;油脂: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的酯化产物。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有机物特征反应水解反应糖类葡萄糖①葡萄糖――→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产生②葡萄糖――――→新制Cu(OH)2加热至沸砖红色沉淀-蔗糖-产物为与果糖淀粉遇碘单质(I2)变蓝色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油脂-酸性条件下:产物为、;碱性条件下(皂化反应):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蛋白质①遇浓硝酸变色②灼烧有气味生成氨基酸高级脂肪酸甘油甘油黄烧焦羽毛(1)油脂的“三化”是指氢化、硬化、皂化,氢化、硬化是指不饱和油脂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油脂的反应;皂化是指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的反应。(2)蛋白质盐析是物理变化,过程可逆,加水后仍可溶解,仍保持原有的生理活性;变性实质是结构性质发生变化,是化学变化,不可逆,二者均是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凝聚成固体的过程。3.几种有机物的检验方法。(1)葡萄糖的检验:与银氨溶液加热→产生;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产生;(2)淀粉的检验:遇碘单质(I2)变;(3)蛋白质的检验:遇浓硝酸变黄色;灼烧有的气味。银镜砖红色沉淀蓝色烧焦羽毛4.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用途(1)糖类的用途(2)油脂的用途①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②用于生产肥皂和甘油。(3)蛋白质的用途①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②在工业上有很多用途,动物的毛和皮、蚕丝可制作服装。③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速查速测]1.(易混点排查)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本文标题:(鲁科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9章 第2讲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 塑料、橡胶、纤维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7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