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专题复习高分保障专题3表格曲线图题主要类型1.文字表格:通过表格用文字叙述生物的特征、生理特点、实验处理方法、生命或实验现象等。2.数据表格:通过表格用数据说明实验结果、生理的变化过程等。3.与坐标曲线图、柱形图结合的表格:考查数据与图形的分析转换能力。【例1】有无耳垂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进行调查。其结果统计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重点类型突破类型1表格类组别父母性状调查的家庭数目子女的性状父亲母亲有耳垂无耳垂1有耳垂有耳垂6247172无耳垂无耳垂560613有耳垂无耳垂775726(1)表中第1组家庭的父母都有耳垂,子女中却出现了无耳垂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2)父母控制耳垂性状的基因是以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为“桥梁”传递给后代的。(3)根据表中第1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__显性__基因。(4)若让第2组中某个家庭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耳垂的可能性是__0__。(5)若用D表示显性基因,d表示隐性基因,则第3组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DD或Dd__、__dd__;如果第3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一个孩子无耳垂,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几率是__50%(或1/2)__。【思路点拨】(1)识表(三看):一看行和列:表格名称是“部分家庭的耳垂遗传情况”统计数据结果,材料是关于耳垂遗传规律的;行标题表示所调查的家庭数目和耳垂性状表现的数据,列标题表示组别和每组耳垂性状的表现情况;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显隐性基因的传递规律。二看行和列数据的规律和趋势:第一组父母都有耳垂,后代有的有耳垂,有的无耳垂;第二组父母都无耳垂,后代也都无耳垂;第三组父亲有耳垂、母亲无耳垂,后代既有有耳垂的,也有无耳垂的。三看关键的数据点:第一组父母都有耳垂,后代有耳垂和无耳垂的比例接近3∶1;第二组父母都无耳垂,后代也都无耳垂,有耳垂的个体数量是“0”。(2)析表:第1组中的父母都有耳垂,而子女中出现了无耳垂,且比例接近3∶1,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控制无耳垂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第二组父母都无耳垂,后代也都无耳垂,更说明了无耳垂基因是隐性基因。(3)说表:①亲子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②基因通过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传递;③第1组中的父母都有耳垂,而子女中出现了无耳垂,可以推断控制有耳垂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父母表现显性性状,但都携带了一个隐性基因,基因组成都是Dd;④第2组中的父母都无耳垂,即表现隐性性状,那么子女都应无耳垂,有耳垂的可能性是0;⑤第3组中有耳垂父亲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无耳垂母亲的基因组成是dd;若第一个孩子无耳垂,那么父母都携带了一个隐性基因d,可以推断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Dd、dd,则他们再生一个有耳垂孩子的几率是50%(或1/2)。即时运用1.[2017·临沂中考]血液、尿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下表为医生对甲、乙、丙、丁四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其中白细胞正常值为(4~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克/升,“-”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参照表中数据,四人中有炎症的应该是丙,患贫血症的是乙B.若乙需要输血,甲、丙、丁积极主动,三人中最合适者是丁C.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病变的缘故D.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是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型尿液血细胞蛋白质甲4.8×109140A--乙5.2×10970B--丙30×109150AB+++++丁4.6×109130B--D由表中数据可知,丙的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患炎症,乙的血红蛋白含量偏低,患贫血,A项正确;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乙是B型血,需要输血时同型的丁最合适,B项正确;丙的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炎症通透性增大所致,C项正确;丙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也是由于肾小球发生炎症通透性增大所致,D项错。2.[2016·青岛中考]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表,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分别是()A.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B.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C.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D.甲是蛋白质,乙是葡萄糖血浆肾小囊腔内的液体输尿管内的液体甲0.03%0.03%2%乙0.1%0.1%0C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输尿管内的液体是尿液。肾小球不能过滤蛋白质,因此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蛋白质,所以甲、乙都不是蛋白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重吸收,因此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故乙是葡萄糖。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尿素浓度升高,故甲是尿素。3.[2016·济宁中考]下表为某校兴趣小组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对其分析错误的是()A.①号不萌发是因为缺少水分B.③号不萌发是因为缺乏空气C.④号不萌发是因为温度偏低D.对照实验②和③的变量实质上是水的多少瓶号种子所处环境实验结果①不放水,置于25℃橱柜中不萌发②放适量水,置于25℃橱柜中萌发③浸泡水中,置于25℃橱柜中不萌发④放适量水,置于4℃橱柜中不萌发D对照实验②和③的变量实质上是空气,而不是水的多少。4.[2016·潍坊中考]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或注意事项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D氧气具有助燃的特性,通过观察伸入集气瓶中点燃的细木条的燃烧情况来判断瓶中氧气的含量,但无法检测瓶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名称操作或注意事项目的A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两支试管在37℃温水中放置一段时间使唾液中消化酶更好地发挥作用B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始终使用一支滴管,并在每次使用前用蒸馏水洗干净提高实验的准确性C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记录水蚤心率时重复三次使实验数据更准确D比较人体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差别在两个集气瓶中分别伸入一根点燃的细木条检测两瓶气体中有无二氧化碳5.[2016·菏泽中考]草莓成熟时节,气温逐渐升高,买回来的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为了探究鲜草莓在低温下能否延长保鲜时间,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一个草莓园里采摘了同一品种、大小相近的新鲜成熟草莓,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__保证变量唯一__。(2)设置乙组的作用是__对照__。(3)你认为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__。(4)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保鲜瓜果蔬菜。组别实验材料环境温度其他环境条件保存时间变质个数甲草莓50个4℃相同2天无乙草莓50个常温2天46个解析:(1)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本实验的变量为温度,所以实验中选取甲、乙两组新鲜草莓的品种、大小、成熟状况、个数及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其目的是保证变量唯一。(2)表中的甲和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甲是实验组,乙是对照组。(3)草莓变质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生长和繁殖。(4)表中的甲和乙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由实验现象可见: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保鲜瓜果蔬菜【例2】据图①②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类型2坐标类A.图①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B.当光照强度达到图②中b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图②中的a点下移D.图③表示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C【思路点拨】(1)识标:图①中纵轴为肺容量的变化,横轴为时间,坐标曲线表示呼吸运动中肺容量变化的规律;图②中纵轴为植物进行生命活动时氧气吸收的相对值的变化,横轴为光照强度,坐标曲线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变化规律;图③中纵轴为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横轴为时间,坐标曲线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含量变化的规律。(2)明点:图①中有四个关键点,a和c点时肺容量最大,表示吸气停止的瞬间,b和d点时肺容量最小,表示呼气停止的瞬间;图②中有三个关键点,a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吸收的氧气最多,b点时植物吸收氧气和释放氧气相等,由b点到c点表示植物吸收氧气小于释放的氧气;图③中只有一个关键点,即曲线的起始点部位在时间上是“0”,但有机物含量不是“0”,表示种子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3)析线:图①中的肺容量在呼吸运动中呈现规律性的变化,a→b和c→d两段肺容量下降表示呼气过程;b→c段肺容量上升表示吸气过程,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膈顶部下降,胸廓体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图②中曲线逐渐下降直至平稳,说明氧气吸收的相对值取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a点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越来越多,在b点时,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相等,c点时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呼吸作用的强度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降低时,呼吸作用减弱,吸收的氧气减少,所以a点下移。图③中曲线呈现出一直上升趋势,而菜豆种子萌发及幼苗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先是种子萌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含量降低,然后幼苗长出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含量再逐渐增加。即时运用6.[2017·泰安中考]为了探究雾霾天气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用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盆栽苗,分成相同的甲、乙、丙三组,置于20℃的人工温室。对甲组和乙组的光照强度进行人工控制(如图1),丙组不做处理,其他培养条件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组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据图分析,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__光照强度__;当光照强度达到b后,要使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提高温度,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当在a点以前时,只有光照强度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一定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2)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光照条件培养一定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得到的曲线应与图1中的__甲__组相同,原因是__乙组植物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或低光照没有改变乙组植物的遗传物质)。(3)测定丙组植物一周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曲线上升段表示的生理意义是__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__;与此相关的细胞结构是__叶绿体、线粒体__;图中曲线第5天峰值偏低的原因可能是__阴雨天气或雾霾天气等造成光照不足。强度的变化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与甲组的相同,这是因为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雾霾影响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3)一般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表现为图中的曲线上升段,植物夜晚光合作用停止,只有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表现为图中的曲线下降段;而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线粒体。7.[2016·济宁中考]下图表示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情况。据此推断乙是()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B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甲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乙被消化,最后是丙被消化,可以判断甲是淀粉,乙是蛋白质,丙是脂肪。8.[2016·德州中考]根据图①~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中ab段上升是
本文标题:(聊城专版)2018年中考生物 第二部分 专题复习 高分保障 专题3表格曲线图题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8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