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考点3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人口问题原因(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之一。(2)人口问题加重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特点(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2)新的特点: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措施(1)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2)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1.人口问题考点要求: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资源环境问题表现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资源现状(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资源紧缺。(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环境问题的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措施(1)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2)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资源环境问题知识拓展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有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等,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即粗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的即常说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肺),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由于霾中的大气气溶胶大部分均可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霾1.(2018•江西省上饶市期末)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对这一政策认识错误的是()A.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B.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要适时地调整C.该政策有利于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D.有利于促进家庭幸福以及社会和谐【答案】A【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文中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表明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A观点错误,BCD观点正确,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A。2.(2018南昌期末)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这体现我国()A.既是个资源大国又是个资源小国B.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C.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D.资源环境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水土流失严重,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凸显等,表明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所以正确答案选C。AB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文中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原因(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岀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3)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5)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做法(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可持续发展走绿色发展道路原因(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2)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做法(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建设美丽中国(1)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4.走绿色发展道路知识归纳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2018新余模拟,多选)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示,五年来,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治理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设生态文明要()A.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B.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C.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D.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同时还要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所以ABCD都是正确的。2.2018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让湖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这一目标,我们应当()A.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C.坚持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D.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建设美丽中国的做法。为了使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国家应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公民要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ABD是正确的。C是错误的,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是处理人口问题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BD。方法思路:(1)找准行为,要认真审题,明确辩析的观点是什么。(2)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3)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4)分析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不正确的行为——造成的危害。)(5)应该怎样做。(我们要……)解题小窍门“辨析类”试题答法本课结束
本文标题:(江西专用)2019届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考点31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39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