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章末整合提升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______■教材P70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公元79年到公元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沉运动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建成时底部的被火山灰覆盖部分看不见了。2.从公元15世纪到公元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中,判断的依据是三根大理石柱上有被海水长期浸泡和海生动物钻孔的痕迹(图中石柱上的斑点)。3.那不勒斯湾海岸地壳运动的历史说明地壳运动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______■教材P72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照片中的地貌景观从左向右分别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流水堆积的结果。(2)这些地貌景观分别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西北沙漠地区、西北昆仑山和祁连山山前地带等地。______■教材P74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2.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______■教材P75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岩层不连续,同时代岩层发生错位和移动。(2)略。______■教材P76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表4.1分析,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从表4.2分析,山地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2.(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弯曲,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______■教材P78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过程,应综合考虑内力、外力的共同影响。内力作用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外力作用使河床不断下切,河谷处在发育的早期阶段。______■教材P79~80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可以明显地看出堆积体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扇形特征。2.洪(冲)积扇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性较差。随着流水搬运能力向扇缘减弱,堆积物质变细,分选性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等。3.不能。因为实验选用的颗粒物大小比较均匀。4.选择颗粒大小和形状不同、质量不等的物质混合后作为实验材料,用流水作搬运媒介。______■教材P81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2)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______■教材P82~83资料1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口冲积岛是河流和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河流入海口处,受潮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淤积而形成。______■教材P83资料2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历史年代和崇明岛位置的相对变化来加以分析。从图4.25可以看出,长江河口冲积岛的变迁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西沙和东沙为雏形阶段。其年代据历史学者考证,大体可以追溯到唐初或五代。(2)宋代和元代有了扩展。先是姚刘沙(1025年)出水成洲;75年后,在位于姚刘沙西北方向的江中,又涌现出新的大型沙洲,即崇明沙(1101年)。(3)明代主要是沙洲合并阶段。这以元末明初平洋沙的出现为代表。(4)明末清初,冲积岛基本建造完毕。2.崇明岛的形成从唐初以来,历经一千多年。在这一千多年中,崇明岛的冲淤变化和沙洲的坍涨合并同步进行。夏秋之季,长江洪水和风暴潮是决定崇明岛冲淤变化的两个因素。崇明岛的泥沙来源基本以长江泥沙为主,但黄河来沙的变动,对崇明岛的形成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以后,黄河因人为改道由泗水入淮河,经苏北注入黄海,其中部分泥沙由南下的黄海沿岸流带到长江口,在涨潮流的推动下,进入长江河口段参与沙洲的建造过程。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挟大清河入渤海,结束了七百多年直接参与长江河口沙洲建造的历史。______■教材P83资料3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从崇明岛的自然演变规律可以看出,长江河口沙岛并岸的速度越来越快。这种自然规律的加速演变,不仅与长江上中游人类活动增强而使得水土流失增加有关,更是人们在河口地区顺应自然、基本摸清自然演变趋势后加以改造的产物。近百年或者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利用河流弯道环流作用,利用堤坝护岸与促淤等众多工程,阻止了岸线的坍蚀,围垦滩涂,使崇明岛的面积不断增加。2.围海造陆扩大了陆地面积,但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改变了河口地区水流的速度和方向,改变了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等。在崇明岛,河网密度非常高(达9%),河道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岛内土地出现坍蚀。河道引排不分,造成沟、河水体循环污染。______■教材P83分析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预测,在21世纪中叶到21世纪末,崇明岛(向北)并岸的过程就要完成。崇明岛的冲淤趋势是南岸冲刷,北岸淤积。崇明岛岛南的长江口南支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岸冲刷严重。在岛北,冲淤变化更加剧烈。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长江口北支以涨潮流为主,加速淤积,北支接近消亡。(2018·高考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回答1~3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D.T0形成时期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抬升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河流上游,下蚀作用明显;且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说明T0为河漫滩,枯水期河流水位降低,河漫滩出露地表,接受泥沙堆积,面积会扩大。第2题,河流流速越快,堆积的砾石颗粒越大。由材料可知T3时期砾石的平均砾径最大,说明T3时期该断面流速最大,A正确。第3题,图中显示T3、T2、T1现位于地势较高的河流阶地上,说明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抬升作用。由图可知,每个时期的阶地面都较平坦,说明各个时期内地壳比较稳定,可推断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D正确。答案:1.A2.A3.D(2018·高考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回答4~6题。4.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5.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6.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解析:第4题,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符合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的特征。火山口集水形成的火山口湖一般保留有完整的锥形火山山体和封闭的中部洼地;滑坡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后,一般在堰塞体的下方保留原来的河道,图中信息均不符合;河流改道不会形成较深的湖泊。第5题,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是由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的,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的特征不相符。贝加尔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降水量的加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明显影响。由于断层中部继续下陷,湖盆在加深,尽管外力作用使沉积物不断加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第6题,贝加尔湖属于大陆内部的内流湖。周围的径流注入湖泊,湖水及附近土壤水分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的水汽再以降水的形式落回地面,构成湖水的循环。但由于湖水深度较大,底层湖水与表层水的交换量少、交换速度慢,故湖水整体更新缓慢。答案:4.A5.C6.D(2018·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7.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8.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解析:第7题,结合图例可知,甲地对应的地下岩石为砂岩,质地坚硬不易侵蚀;乙地对应的地下岩石为页岩,位于向斜外侧,受张力易被侵蚀;丙地对应的地下岩石为石灰岩,易与水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喀斯特地貌。三地地貌差异主要是由岩石种类不同造成的,D对。甲、乙、丙三地相距较近,皆位于我国广西境内,年降水量差异并不明显,A错;根据地下岩层弯曲状况,甲、乙皆位于向斜的左侧,B错;植被覆盖率大小对地貌的形成影响较小,且甲、乙、丙三地植被覆盖率大小无法判断,C错。第8题,乙地两个不同高度的平台,实质上是河谷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两级阶地。阶地主要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古河床沉积物形成时期,当地地壳较稳定,河流水流较平稳,泥沙不断沉积;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上升运动;阶地位置越高,形成时间越早。答案:7.D8.A(2017·高考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回答9~11题。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D.降水集中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土层浅薄C.光照不足D.水源缺乏解析:第9题,据材料可知,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形成的,山地中河流多、沟谷多、降水丰富是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与山体的坡度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降水集中并不能代表降水多。第10题,砾石颗粒较大,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沉积能力较强。山地相对高度小会导致水流速度较慢,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河流流程较长,大颗粒的砾石在河流的中上游沉积。第11题,据图可知,贺兰山东麓南部山地高差大,坡度陡,河流搬运能力强,沉积物颗粒大,土壤较少,土层浅薄。贺兰山东麓南部洪积扇众多,河流较多,水源丰富;据图可看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所在地区海拔接近;贺兰山东麓为迎风坡,其南部和北部降水、光照条件相近。答案:9.C10.B11.B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本文标题:(江苏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14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