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2.理解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重难点)3.学会运用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合理性。(重点)自主探新知习预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规模(空间尺度)分异规律大全球性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分异小区域性地域分异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海陆2.自然带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2)形成基础:热量。(3)分布规律:东西向_______、南北向更替。(4)分布地区低纬、高纬地区,自然带横穿整个大陆中纬度一定范围内延伸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分布。(2)形成基础:。(3)分布规律:自然景观从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4)分布地区:地区表现较为明显。中纬度海陆水分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的变化。2.分异基础:状况差异。3.分异规律:山麓与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_______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海拔水热水平带较高(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绝对的,差异性是相对的。()(2)相邻自然带之间的差异很明显。()(3)我国南稻北麦的差异主要体现了降水的纬度差异。()(4)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的景观差异反映了经度地带性差异。((5)所有山地都存在垂直地域分异。()(6)赤道地区的山地垂直带谱最复杂。()【提示】(1)×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差异性是绝对的,整体性是相对的。(2)×相邻自然带之间的景观是逐渐过渡的,它们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3)×水稻是喜湿热、喜水的农作物,我国南方热量、降水充足,适合水稻的生长。因而南稻北麦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南北差异。(4)√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由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变化是水分条件的变化导致的,反映了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5)×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因海拔高度的变化导致的,只有山体的高度引起了水热状况的差异,才存在垂直地域分异。(6)×山地的垂直带谱的多少取决于山地所在的纬度以及山地的相对高度,只有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较大的山地垂直带谱才会复杂。合作攻重难究探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下图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1)从图中看,从非洲中部向南北方向,自然带是怎么变化的?(2)非洲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3)据图分析,自亚欧大陆东部的日本本州岛南部向亚欧大陆内部,自然带是怎样变化的?(4)亚欧大陆东部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这种规律的形成基础是什么?【提示】(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热量为基础的。(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4)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归纳总结]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比较项目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影响因素成因分析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延伸方向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更替方向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分异规律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的低平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非洲大陆自赤道向南、北自然带的变化: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判断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方法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化。(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太阳辐射:赤道――→递减两极↓热量:赤道――→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两极↓植被:赤道――――――――――――――――――――→雨林、常绿阔(硬)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两极↓土壤:赤道――――――――――→酸性、中性、偏碱性两极(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沿海――――→多少内陆↓降水量:沿海――――→多少内陆↓植被:沿海――――――――→森林、草原、荒漠内陆↓土壤:沿海――――――――――→森林土、草原土、荒漠土内陆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D.沿Y方向纬度增加2.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A.山东丘陵B.江南丘陵C.刚果盆地D.西欧平原1.A2.B[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知:沿X方向,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符合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是由于水分逐渐减少而导致的;沿Y方向,自然景观由针叶林过渡到温带森林再过渡到热带雨林,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由热量逐渐增加而形成的。第2题,由图可知,M点在X轴上比较接近原点,由上题可知,此地降水较多,应为森林植被景观;在Y轴上,M位于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之间,其热量低于热带而高于温带,可确定为亚热带的自然景观。而山东丘陵为温带景观,刚果盆地为热带景观,西欧平原也为温带景观,只有江南丘陵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景观。]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2)图中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3)为何南坡的积雪冰川带位置低于北坡?(4)为何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多?【提示】(1)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为南坡山麓海拔低、纬度低,当地的水平带就是该自然带。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带,北坡属于阴坡,海拔较高,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2)北坡海拔高、气温低,不具备森林带所需的水热条件。(3)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北坡多,在重力作用下积雪冰川下滑较多。(4)南坡比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南坡山麓海拔低,与山顶相对高度大,自山麓至山顶水热条件差异大,自然带谱复杂。[归纳总结]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1.山麓自然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山麓的自然带确定纬度和气候带;反之亦成立。2.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3.同一自然带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高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具有相似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和水分状况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山地自然带的变化与从该山地所在的纬度向高纬度的水平自然带变化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5.雪线的分布高度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下界,与其分布高度和山坡的坡向、山体所在纬度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1~3题。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3.丙图中苔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低②海拔低③处于阴坡④处于背风坡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A2.A3.B[第1题,山麓地区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的水平带一致,同一自然带的分布,纬度越高,其海拔越低。第2题,不同纬度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差异,是由于热量和水分条件的组合不同,热量因素是主要的。第3题,苔原带的缺失是由于丙山所在的纬度低,气温高,而山脉的高度不够,达不到苔原带所需要的较低温度。]非地带性规律读南美洲南端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回答E、F、P处的植被带由E→P植被的变化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2)P与S处的植被是否相同?形成原因是什么?【提示】(1)E为热带荒漠带,F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P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从E到P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不同,P为温带落叶阔叶林,S处为温带草原或温带荒漠。原因P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多降水。S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归纳总结]__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下面两幅图中,甲图为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在B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A.受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受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2.在乙图中,D处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西风带来丰富的降水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D.受冬季风的影响,冬季风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1.D2.C[第1题,甲图反映从低纬到高纬自然带的变化,据图可知,A处植被为苔原,且处于亚寒带针叶林的包围之中。苔原带位置应偏北,此处出现苔原,主要受到了地形因素的影响,属非地带性。第2题,乙图反映从沿海到内陆自然带的变化,据图可知,D处植被为草原,周围地区为温带荒漠,说明D处水资源较为充足;主要是因为E处高山冰雪融水的影响。]素养固双基标达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明显。读下图,回答1~2题。321456781.图中从A到B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2.影响图中从C到D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变化B.水分变化C.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D.海陆分布、地形起伏1.B2.B[第1题,从A到B,从我国的热带变化到了寒温带,热量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第2题,从C到D,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下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关系图,读图回答3~4题。321456783.据图分析①自然带的名称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高山草原(草甸)带4.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大气环流3.C4.A[第3题,从图中虚线之间对应的自然带可知,①处应为针叶林带,结合选项可判断出C项正确。第4题,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的特点与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增加的变化相近,因而其形成的基础应为热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读图回答下题。321456785.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B.针叶林、草原C.灌丛草甸、针叶林D.草原、山地落叶阔叶林A[①上下均为森林带,则①必然为森林,针阔混交林是阔叶林与针叶林的过渡地带植被,而阔叶林的热量条件要好于针叶林,则①为阔叶林、②为山地针叶林或灌丛。]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右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本文标题:(江苏辽宁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基础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1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