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题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知识一洋务运动知识二甲午中日战争知识三戊戌变法知识清单知识四义和团运动知识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1.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3.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4.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考点年份题号题型分值考查方式洋务运动2017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通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考查洋务运动进行军事建设的背景、方式及动机甲午中日战争201529(1)探究题。2分通过史料,考查中国黄海海战失败的教训201411选择题。2分通过双方舰队阵型图,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戊戌变法201812选择题。2分通过对康、梁变法前经历的表述,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01611选择题。2分通过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书目,考查当时中国知识界出现的维新思潮义和团运动201620选择题。2分通过选取《清议报》发表的时政评论,考查义和团反帝爱国的史实《辛丑条约》201811选择题。2分通过某举人的日记,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及签订国本主题是河北中考历年重点考查的内容。从近年河北中考试题来看:题型上,选择题、非选择题均有出现。内容上,各考点均有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高频考点考情探究1.将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考查2.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联系起来考查其异同3.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签订之间的因果联系的考查4.2019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5周年,相关内容需重点关注知识点一洋务运动 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洋务运动是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为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长技”的改良运动。主要表现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轻巧识记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可以用顺口溜记作:“洋务运动”带个“洋”,“自强”“求富”两阶段。“中央”“地方”有代表,国藩、鸿章、洞、宗棠。“军事”“民用”齐上场,安、沪、武、福返汉阳。知识点二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18949:,,,:::主要原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时间⑥ 年 月经过中国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务遭到日本舰队袭击在⑦ 黄海海 面展开激战黄海大战主要战役致远舰管带⑧ 邓世昌壮 烈牺牲结果日本取得黄海制海权威海卫战役⑨ 北洋舰队全 军覆没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1895:,,,,2,签订时间⑩ 年 春签约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军大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京师震动清政府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亿两条约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⑪ 半殖民地化程 度割辽东半岛直接威胁着京津地区安全日军占领台湾不仅掠夺了宝岛的资源而影响表现2,,,,,,,,且使台湾成为其侵略我国东南沿海各省的基地亿两白银的赔款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充作军费后使日本国力迅速增强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掠夺廉价劳动力和原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便利了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的财富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列强大量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名师点拨(1)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它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急需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作为一个岛国,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社会矛盾尖锐,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2)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东亚大国的地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客观上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轻巧识记谐音记忆法,是指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点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马关条约》内容可利用谐音法记作“两口(子)分工”。“两”指赔款给日本白银2亿两;“口”指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分”即分割,指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工”指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知识点三戊戌变法 名师点拨(1)戊戌变法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变法图强)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主要表现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2)戊戌变法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轻巧识记排比记忆法,又称浓缩记忆法,就是紧紧抓住历史知识的关键性字眼,将繁杂的记忆内容压缩为最简单的词或词组,并加以记忆的方法。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用排比法记作:改机构,撤冗官,用新人;开学堂,译书籍,传思想;办报刊,放言论;办私企;练新军。知识点四义和团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兴起背景外国传教士活动猖獗兴起地点山东、直隶口号⑮ 扶清灭洋 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廊坊阻击战性质农民群众自发的⑯ 反帝爱国运 动知识点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名师点拨(1)镇压义和团运动是八国联军为侵华寻找的借口,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2)《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均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轻巧识记(1)八国联军中的八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可利用谐音法记作“奥匈帝国,饿(俄)得(德)没(美)法,依(意)靠英日”。(2)《辛丑条约》内容可利用谐音法记作“兵民禁赌”。“兵”指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民”指把东交民巷辟为“使馆界”;“禁”指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赌”与钱有关,指清政府赔款给列强白银4.5亿两。1.近代化的含义、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及四次近代化探索的联系和区别(1)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近代化的过程就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工业化、商品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就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出路的过程。近代化的探索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探索。(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体现了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特点。考能提升(3)联系:都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中国近代化的努力。①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②戊戌变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④新文化运动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以后又一个层次的学习,即学习西方思想文化。(4)区别:①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②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反对封建主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但戊戌变法主张采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主张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启示(1)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2)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4)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5)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和近代化的前提。3.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都提出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是单纯地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这种仅仅设想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嫁接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而不触动封建制度的方式,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这也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我们还坚持生命力旺盛的社会主义制度,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昌盛。4.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性质都是不平等条约背景都是在中国战败的情况下签订的内容三个条约都涉及赔款;其中《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涉及割地、开埠通商影响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加剧了中国社会的矛盾不同点背景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南京条约》是在中国国门刚刚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的时候,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此时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工业革命,因此加紧对外扩张—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此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列强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对中国的侵略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由于国内外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维新变法《辛丑条约》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尖锐,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列强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最多,驻兵、设使馆界等内容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不断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积极活动,并最终推翻了清政府学科素养——历史解释概念界定: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内涵阐释: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历史课程对“历史解释”的培养目标:能够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典例历史叙述中有的属于历史事实,有的属于历史解释。在下列的历史叙述中,不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C)A.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B.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C.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D.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的区别。“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是对中国同盟会成立这一具体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没有对其进行主观解释的因素。故本题选C。对应训练1.“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B)A.开启了近代化序幕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序幕,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D两项与材料表述事件不符,故排除。题干材料反映了光绪帝支持创办报纸,这只能说明光绪帝倡导出版、言论自由,不能体现C项,故选B项。2.“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
本文标题:(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39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