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9/9/9跨国公司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小组成员:孙小伟张海娇许娇2019/9/9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概述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理论基础跨国公司战略联盟运作跨国公司战略联盟案例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概念:战略联盟(StrategicAlliance)美国DEC公司总裁简·霍普兰德和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战略联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实现共同战略利益,通过协议、契约结成的松散的合作模式,优势互补、风险共担。(也称为国际战略联盟)企业扩张面临三种战略选择:1、内部扩张2、跨国并购3、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获取超常发展的三大战略杠杆之一。(战略联盟可以认为是购并的替代)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基本特征:1、战略联盟是一种非资本参与型国际经营方式,联盟成员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具有平等的地位。2、联盟成员之间既竞又合作(柔性竞争)3、战略联盟合作形式灵活,合作关系松散。4、战略联盟合作范围广泛,促进了组织结构的创新。5、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降低了风险。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类别(一)按联盟企业主体地位差异划分1、互补性联盟:战略联盟高级阶段;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联盟;2、接受型联盟:战略联盟低级阶段;东西方国家或南北国家跨国公司之间联盟。美国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组建的“Wintel”技术开发战略联盟Windows操作系统配合Pentium芯片,使个人电脑的性能发挥达到了极限。“Wintel”联盟还决定了现有个人电脑的基本架构:个人电脑的一切软硬件产品,如各种应用软件、计算机主板、显卡等,都要围绕“Wintel”联盟来开发。(二)按联盟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划分:1、股权式联盟:合作各方为加强相互联系,而持有对方一定数量的股份;(1)对等占有型联盟(2)相互持股型联盟2、契约式联盟:不涉及股权参与,而是借助契约形式,联合研究开发市场的行为。(1)技术性协议(2)研究开发合作协议(3)生产营销协议(4)产业协调协议:股权式战略联盟和契约式战略联盟的对比分析股权联盟契约联盟独立实体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对资源配置、出资比例、管理结构和利益分配均有严格规定无需组成经济实体,也无需常设机构,结构比较松散话语权按股权大小决定各方一般处于平等和相互以来的地位,并在经营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利益分配按出资比例分配利益根据各自的情况在各自承担的工作环节上从事经营活动,获取各自的收益转置成本初始投资较大,转置成本较高,投资难度大,灵活性差可避开这些问题控制能力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资金实力,通过部分拥有对方的形式,增强双方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合作持久企业对联盟的控制力差,松散的组织缺乏稳定性和长远利益,联盟内成员之间沟通不充分,组织效率低。(三)按联盟企业产业合作方向划分1、横向战略联盟,是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联盟。2、纵向战略联盟:投入—产出关系如:丰田汽车与其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联盟(整车制造商——零部件独家供应商)3、混合战略联盟案例:丰田公司与通用战略联盟丰田公司拥有生产小型车的经验。然而,对美出口受到限额的限制。1983年,丰田与通用签订战略联盟协议,建立合资企业——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通过股权合资,通用公司成功的引入了丰田高新技术,提高了自己在中小型汽车领域的竞争实力;而丰田公司则通过合资成功的打入了美国市场。四按联盟企业所在价值链位置的不同,战略联盟划分为:1、资源补缺型国际战略联盟2、市场营销型国际战略联盟3、联合研制型国际战略联盟战略联盟目标1开拓新的市场2降低研究与开发成本和风险3优化资源要素组合4消除不必要的竞争,共同应对竞争战略联盟的动因1.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竞争促进了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形成.。2.跨国公司的联合是技术创新的内在要求。3.扩大跨国公司的规模效应和获取更高的资本收益,实现多元化经营。4跨区域的联盟是突破贸易壁垒的有效途径5促进组织结构优化的需要。战略联盟的理论解释:交易成本理论价值链理论网络利益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较之于完全的市场交易,战略联盟由于共同计划,企业间相互依赖和长期关系的契约安排,使其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较之于企业的内部科层制度,由于参与联盟的企业并不丧失独立性,而且还拥有相当大的剩余索取权,因而又具有较低的内部组织成本的优势。1.科斯认为,市场过程是有成本的。交易成本包括寻找成本,签约成本和监督与履约成本(1)交易成本事前的交易费用(2)事后的交易费用2.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1)资产的专用性(2)交易的不确定性(3)交易频率3.交易成本理论的缺陷与不足(1)交易成本理论运用的是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以成本最小化为标准从治理结构选择的角度解释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形成机理。(2)交易成本理论很难对联盟的形式的演变作出解释。(3)交易成本理论对揭示战略联盟存在形式,存在的可能性有一定的说服力,但是不能全面说明联盟存在的动机。价值链理论迈克尔·波特(1985)在〈竞争优势〉创建价值链理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是因为各企业的价值链互不相同(企业在价值链各环节中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建立战略联盟使合作各方一起协调或合用价值链,以扩展企业价值链的有效范围。服务客户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形象营销组合生产经营运营效率采购质量价格物流缩短配送和订货时间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支援活动主要活动波特价值链解释网络理论具有网络型组织的企业,对于增强企业组织的活力和形成企业之间的价值连锁起着重要作用。分销商服务提供商子承包商盟主企业商务智能中心供应商制造商研发商资源基础理论国外企业,往往具有本国企业所不具备的特殊资源,而当这些资源不能有效地通过市场交易或并购获得的时候,战略联盟就可用来与其他企业共享或交换有价值的资源。缺陷:过于强调公司资源的内部化奥,对借助外部资源的依赖性认识不够,对如何通过战略联盟更好的共享资源指导不足,不利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组织学习理论的解释:知识和信息等“无形资产”是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联盟则为组织学习提供绝好的机制.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知识(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1996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学习型组织:快速变化时代的产物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要素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全员学习—没有不学习的人、没有不学习的工作全过程学习—学习成为劳动的新形式团体学习—1+1>2工作学习一体化(三位一体的组织)①人是理性的,人人都会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利益;②人们在交往合作中有冲突,行为相互影响,而且信息不对称博弈论强调用互惠策略促进行为人之间的合作,形成基于个体理性(利己动机)的集体理性结局正的外部性或利他行为)从多次博弈和演进的角度看,合作比不合作的收益大于成本博弈论:智猪博弈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安装一个按钮,控制猪食的供应,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要支付一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大猪吃到9个单位的猪食,,小猪只能吃到一个单位,若小猪先到,大猪吃到6个单位,小猪吃到4个单位,同时按按钮因而同时到猪食槽,大猪吃7个单位,小猪吃3个单位,并扣除一个单位的成本,获得水平分别为6和2,其他情形可以类推,请问,大猪和小猪应该如何让行动,才能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效应1.规模经济效应2.范围经济效应(1)创造生产成本优势(2)形成差异化优势(3)建立市场营销优势3.速度经济效应4.协同和共生效应5.学习和创新效应国际战略联盟的发展特征1.1990年代以来,国际战略联盟迅速增加,成为战略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0-1999年间战略联盟累积达62000起,其中三分之二为国际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国际战略联盟1989年1999年最高峰1995年1000多起7000多起9000多起860多起4400多起2.国际战略联盟的地区分布国际战略联盟主要集中在北美,亚洲和欧洲,主要以美国,日本,西欧为主,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他们所建立的联盟共占全球的90%美国一国占35.5%右表为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企业自1999-2009年间缔结国际战略联盟情况。国际战略联盟数量(起)国际战略联盟占联盟总数的百分比(%)美国1815148.3日本788683.7英国461883.0加拿大282766.2德国328984.8法国253489.6澳大利亚175868.9荷兰132089.4韩国134192.7意大利123586.4瑞士79891.5瑞典72690.6西班牙56485.5墨西哥52390.6比利时47889.0芬兰38284.9挪威34787.0奥地利33288.1匈牙利34592.0波兰33893.4新西兰23979.9爱尔兰26691.4丹麦24591.4土耳其19792.9葡萄牙11781.3捷克12287.1希腊8787.9卢森堡7995.2冰岛8100.0亚洲太平洋地区西欧北美东欧拉美非洲亚洲756967335348216379126326太平洋地区673919416786443468西欧3534416501864371639337431北美821678664372237410881108631东欧37944163910883961169拉美1263433711081123312非洲326684326316912277总量2042328051730240121347717771733地区之间的战略联盟总数(1999-2009)亚洲北美西欧亚洲14723235897北美323577102190西欧8972190989地区之间的市场营销联盟亚洲北美西欧亚洲5841542335北美154258221489西欧3351489473地区之间的研发联盟(1999-2009)3.战略联盟的产业分布集中于进入壁垒高、全球化程度高、规模经济显著、技术变化激烈、风险大的行业。如各种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等新兴行业以及汽车、航空航天和化学等现有主导产业部门。1990-199915贸易7219商业服务6261金融服务4907软件4665制药3447电子电气2973化工2393通信设备1925运输设备1894电信服务1744运输服务1729计算机及办公用品1602测量及医疗器械1408机械1356食品1212总数61959个产业占全部产业的比重72.2战略联盟数量最多的15个产业IBM的国际战略联盟IBM公司与信息技术领域多家大型跨国公司都有战略技术合作关系,建立众多合资研发型企业。与富士通:就15个合作研究项目建立研发型企业;与西门子:14个项目中合作;与汤姆森(法国)电子公司:11个合作项目;与日本日立(空调,电冰箱):10个合作项目;与阿尔卡特(通讯科技):10个合作项目。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国际战略联盟北方电信(加拿大):18个合作研究项目;富士通和NEC(日本电气股份公司):15个项目中共同研究开发;西门子:14个合作项目;与日立:12个合作项目;与爱立信(瑞典移动通讯设备公司):10个合作项目。企业联盟国际联盟占联盟比率研发强度Ford6036.74.3GM13843.54.5IBM25435.07.9Volkswagen1844.43.4GE13158.02.4Daimler12120.79.4Mitsubishi23363.94.6Nissan5352.84.5ABB7974.78.1Matsushita7170.45.6Sony5683.96.1Fiat6883.84.4Bayer3976.96.6Hitachi11258.96.7Unilever1776.51.9Philips20789.96.8Simens20088.010.0Dupont9043.33.4Hoescht9479.86.2RhonePoulenc8075.06.8Ciba6894.110.6Volvo3974.48.5Toshiba14774.16.7Sandoz319
本文标题:跨国公司战略联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4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