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第一模块知识专题知识专题八理解权利义务崇尚法治精神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K考情解读核心考点1.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知识清单★K考点梳理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人身自由。③社会经济权利。④文化教育权利。⑤平等权。⑥宗教信仰自由。⑦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等。(1)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②政治自由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③监督权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2)人身自由含义: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内容: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③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3)社会经济权利①财产权。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②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的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③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4)文化教育权利①受教育权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的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②文化权利内容: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①遵守宪法和法律。②维护国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④依法纳税。⑤劳动的义务。⑥受教育的义务。⑦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⑧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⑨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1)遵守宪法法律①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②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③要求: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2)维护国家利益①表现: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②要求: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3)依法服兵役①原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②我国的兵役制度: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4)依法纳税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真题检测★1.(2018·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执行新的赔偿标准后,每日赔偿金比上年度增加25.85元,可见()A.人身自由权利比任何权利重要B.国家高度重视维护人身自由权C.人身自由是最根本的人身权利D.侵犯他人人身自由将加倍处罚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B2.(2017·广东省)教育部和财政部明确要求,各地要在继续落实好农村学生“两免一补”和城市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的同时,向城市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推行部分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政策的实施将使全国1.43亿城乡义务教育学生获得免费教科书。这体现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是()A.公益性B.强制性C.公平性D.普遍性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A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核心考点2.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知识清单★1.理解权利如何义务相统一?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2.公民应怎样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3.我国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③当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4.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1)协商: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2)调解: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我国的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3)仲裁: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4)诉讼:公民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种类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行政诉讼。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5.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6.为什么说法定义务必须履行?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7.怎样履行法定义务?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1.(2018·广东省)2018年3月24日,一名游客在武汉大学观赏樱花时,突然跨过护栏用力摇动枝干,霎时“落英缤纷”,下起了“樱花雨”,此举受到在场众人的纷纷指责。因为该游客()A.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B.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C.有公民意识,没守法观念D.有道德观念,没责任意识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真题检测★A2.(2018·邵阳市)“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对马克思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②道德义务必须履行,法定义务不必履行③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④我们既要依法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A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核心考点3.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知识清单★1.自由的含义及意义(1)含义: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2)意义: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3.如何理解自由是有限度的?①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②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4.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5.如何从法律意义上理解平等?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比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6.平等有何意义?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中考解读·道德与法治(广东专版)7.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原则?①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
本文标题:(广东专版)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解读总复习 知识专题八 理解权利义务 崇尚法治精神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77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