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第一节北方地区学习目标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2.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课前预习一、区域地理特征1.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北、____________以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地形区域,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2.北方地区地处_________带,冬季______________,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季。河流水量较____________,冬季有____________现象。秦岭淮河大兴安岭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2040温寒冷干燥夏小结冰3.北方地区耕地以___________为主,易于___________化耕作,耕作制度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植面积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二、主要的地形区4.东北平原是我国主要的__________分布区,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区。5.华北平原在______河下游,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积而成。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和________。6.黄土高原土质_______,容易受到流水的_______。农业以_______为主,主要农作物有_______、_______等。旱地机械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小麦煤铁石油黑土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甜菜黄黄河淮河海河小麦棉花疏松侵蚀旱作小麦谷子精巧点拨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气候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夏季节气候差异大土壤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黑土河流水量较小(黑龙江除外),汛期短,冬季有结冰现象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后果(1)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1)植树种草;(2)建梯田、修挡土坝等;(3)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避免过度放牧;(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同步训练夯实基础知识点①:区域地理特征1.下列属于北方地区的地形区是()A.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C.云贵高原、东北平原D.华北平原、东北平原2.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对比,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A.无结冰期B.水量更丰富C.含沙量更大D.汛期更长DC3.图6-1-1中大致表示东北平原地理位置的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诗句中,描写北方地区景观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A5.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降水少,以畜牧业为主B.由于位于湿润区,以水田农业为主C.由于干旱,以灌溉农业为主D.由于降水偏少,以旱作农业为主6.北方地区的农业易于推行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优越B.农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C.平原广阔D.经济发达CD图6-1-2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四合院示意图,读图并完成7~8题。7.四合院的院墙很高,主要原因是()A.平原面积广大B.降水很少C.太阳光照弱D.冬季风风力强D8.由此可见,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都注意()A.通风、散热B.防寒、保暖C.防潮、散热D.防潮、通风9.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区是()A.灌溉农业区B.旱作农业区C.水田农业区D.河谷农业区10.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共同具有的自然特征是()A.河流冬季结冰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植被类型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D.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BC知识点②:主要的地形区“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关于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一年两熟B.机械化程度高C.盛产水稻、油菜、棉花等D.这里是“红土地”,土壤肥沃B12.东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春旱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C.热量不足D.地表崎岖13.华北平原由哪三条河流冲积形成?()A.长江、黄河、珠江B.长江、黄河、淮河C.海河、淮河、钱塘江D.黄河、淮河、海河CD读图6-1-3,完成14~17题。14.图示民居叫()A.吊脚楼B.四合院C.碉楼D.窑洞15.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A.黄土高原B.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DA16.这种民居所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沙进人退B.水土流失现象严重C.干旱严重,草场退化D.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17.该地区治理上述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平整土地B.修筑梯田C.深耕改土D.植树造林BD18.读图6-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一地形区,即黄土高原B.数字序号①处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C.图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太行山脉,②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D.黄河中的泥沙主要来自乙地区,所以②河段形成了“地上河”C19.我国东北平原与华北平原相同的自然特征是()A.都盛产小麦和水稻B.土壤都是肥沃的黑土C.都位于我国的湿润区D.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20.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我国引发了一场“吃货总动员”,其中一集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美食。你觉得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该集节目介绍的当地美食是()A.大闸蟹B.面食C.麻辣火锅D.红烧珍珠鲍鱼DB能力提升21.读图6-1-5,完成下列各题。(1)①是_________海。A是____________高原,其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严重,造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渤黄土水土流失(2)北京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带(温度带),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农业历史悠久,农作物____________(耕作制度),但农业生产面临缺水问题,尤其是春旱期间用水紧张。因此,华北平原应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__________农业。22.读图6-1-6,完成下列各题。(1)南北方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______________,它也是我国亚热带和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北温(或暖温)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两年三熟节水秦岭—淮河暖温带(2)该区域有我国第二长河_________流经,注入________。(3)A是_____山脉,B是____(山脉),C是_____平原。(4)位于A山脉以西的____________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经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请将下面几个选项的代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完成该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①农作物产量下降②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③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④扩大荒地开垦面积黄河渤海太行秦岭华北黄土②③④①思维导图
本文标题:(广东专版)2018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北方地区课件 (新版)粤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7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