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主题7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网络导航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洋务运动6年3考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目的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①__清朝统治__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②___奕䜣_,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思想主张“自强”“求富”;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师夷长技”2014.18内容1.前期以③__“自强”__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④__江南制造总局__、福州船政局等2012.152.后期以⑤__“求富”__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⑥__湖北织布局__等3.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先后筹建了南洋、⑦__北洋__、福建三支海军2016.174.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1862年成立的⑧__京师同文馆__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⑨__北洋舰队__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评价它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⑩__民族资本主义__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⑪__近代化__开辟了道路备忘►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关联拓展►1.“近代化”是指中国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以经济近代化(工业化)、政治近代化(民主化)和思想近代化为主要标志。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不断探索新出路的过程。2.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其本质在于兴办近代工业,采用机器生产,迈出了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第一步;而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本质在于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2戊戌变法6年3考,兴起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领导①__“公车上书”__,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康有为梁启超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发展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在北京组织②__强学会__,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标志着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形成2012.16高潮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变法令,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文教: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4.军事:训练新式军队公车上书谭嗣同就义结局变法触动了以③__慈禧太后__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性质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评价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备忘►1.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2.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关联拓展►比较中国近代和日本明治维新同时期、同性质的改革。1.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同属于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但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而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同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时间不同,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明治维新开始于1868年;结果不同,戊戌变法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明治维新成功了,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强国。比较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异同点项目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同点背景都发生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内容都是向西方学习,都涉及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结果都失败了,但都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同点社会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资产阶级的改革目的护清朝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主张只学科学技术自强、求富,实行君主立宪制影响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考点3辛亥革命6年5考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为代表)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成立①__兴中会__(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②__中国同盟会__,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创办机关刊物③__《民报》__,在其发刊词中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013.17、2012.16思想主张三民主义过程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1912年元旦成立中华民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评价1.进步性: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④__封建帝制__,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016.182.局限性: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⑤__袁世凯__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图片识记关联拓展►1.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不是封建制度),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2.明确时间概念,正确计算历史时间。(1)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例:2017年是中华民国多少年?2017-1911=106。(2)计算的年代都是公元前或者都是公元后的,直接相减。例:2017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2017-1949=68。(3)计算的年代涉及公元前后的,两个年代相加再减1。例:2017年是秦朝建立多少周年?221+2017-1=2237。考点4新文化运动6年1考背景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新旧思潮发生了激烈冲突兴起标志1915年,①__陈独秀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陈独秀、②__胡适__、③__鲁迅__、李大钊等旗帜④__“民主”__(德先生)与⑤__“科学”__(赛先生)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⑥__独裁专制__;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后期1917年俄国⑦__十月社会主义革命__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他们开始在中国宣传⑧__马克思主义__。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⑨__《庶民的胜利》__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⑩__李大钊__在北京创办了⑪__《每周评论》__性质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评价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⑫__思想大解放__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⑬__马克思主义_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在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⑭__东西文化__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2014.16图片识记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关联拓展►1.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的开启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之所以说最终失败了,是因为它们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而它们失败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近代化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1919年前)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内容学习西方器物(经济)学习西方制度(政治)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派别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口号“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特征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变化过程。其特点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感悟(1)中国人民具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3)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4.中国近代前期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中国近代前期(即1840~1919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分别是:(1)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后来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5.中西近代化历程的比较西方近代化的历程,是先经过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再进行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最后是经济工业化(工业革命)。而中国近代化则恰好相反,是先开始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再进行政治民主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最后是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究其原因,一是西方近代化是主动的,而中国近代化则是被动的;二是由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探索主要包括四个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三个探索历程:经济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掌握核心知识点和理清近代化探索与列强侵华之间的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2013·德州,6题,1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B)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B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即从学习西方技术(洋务运动)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故题目中所说的“第二次反思”是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2.[2012·德州,15题,1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下图所示为(C)A.张之洞创办的近代企业B.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C.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D.表明中国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时期兴办的军事工业。图片下方有提示信息“福州船政局”,显然它属于军事工业。3.[2012·德州,16题,1分]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C)C本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前夕的社会思潮。20世纪第一个十年是指1901~1910年,首先由此时间可排除D项。而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是民主革命,当时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最有影响力的显然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知识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败(宣告破产)→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猜押预测►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B)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C.大力倡导实业救国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B依据所学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刺激了清朝的统治者开始了维新变革,使中国由学习西方的器物转向了制度,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所以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D)A.师夷长技以制夷B.实业救国C.三民主义D.民主、科
本文标题:(德州专版)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主题七 近代化的探索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49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