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辅导策略
青少年心理特点与辅导策略翟召博2010年12月10日研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首先要考虑与之关系紧密的家长的心理。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因此,很多问题的界定要着眼于用发展、成长的眼光来看待。课程提纲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规律分析1关于亲源性心理障碍2经验分享3分享:——《老师,您是按照给我们讲的道理那么做的吗》——《没得小红花,我也是好孩子》我的讲座对大家的意义:——再愚钝的人只要认准了目标,坚持下去也能有所成就。人一生要处理的四大关系⊙与自己的关系:0-2岁前建立与自己的良好关系;⊙与他人的关系:这里的他人包括父母、亲人、朋友及其他普通人等;⊙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如交通规则、学校校规、国家法规等;⊙与存在的关系:包括台风、地震、星空等宇宙中一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主要任务——自我认同“镜像自我”与“独立自我”一、不同年龄段儿童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心理发展八阶段的危机和相应的品质阶段危机年龄(岁)品质积极解决危机解决危机失败1信赖~不信赖0--1希望恐惧2自律~羞愧与怀疑1--3自我控制与意志自我怀疑3进取~罪恶4--5生活指向和目的无价值感4勤奋~自卑6--11能力无能5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12--20忠诚不确定感6亲密~孤单20--24爱泛爱(杂乱)7生殖~停滞25--65关心他人自私自利8自我整合~失望65-死亡智慧失望和无意义感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关心的焦点。但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和父母亲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0岁~2岁,母爱是中心环节,孩子易和母亲形成情感依赖,仿佛是一种共生状态。这个阶段是孩子深层安全感,亲密能力形成的关键,希望母亲们要用最温柔的爱与孩子相处。——2岁以后,孩子应该与父母分床和分房睡觉,和母亲睡觉的孩子常常是不愿长大的孩子。——2岁~5岁,是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父亲的功能是把热恋中的母子分开,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与独立能力,并形成平衡的家庭情感。缺乏父亲的参与,过度的母子情感联结使孩子变得幼稚和依赖。6岁~10岁,建立良好的家庭规则和代际界限,注重性角色培养,防止家庭三角情感关系6—10岁:如母子或父子结盟,另一位家长出现情感游离。在夫妻情感不良的家庭(婚姻分裂),要避免让孩子成为夫妻间的传声筒(替罪羔羊)。同样,母亲角色太强,父亲角色太弱的家庭(婚姻偏斜),不利于男孩子的个性成长11、12岁~18岁,对青春期的孩子,家庭的规则和教育要具有弹性,父母的情感要变得相对紧密,保持与孩子的界限并留出感情空间,以培养他的社会情感。(一)学前婴幼儿的心理发展1例1:一个小女孩非要在大冬天在自己厚重的棉衣和毛裤外再套上夏天穿的白纱裙2大人认为这是不谙世事的表现,嘲笑贬损孩子,不考虑实际上已经掠夺了独立审美3独特来自于发展过程中的独立,也来自于由独立发展出来的审美。例2:一个3岁的女孩儿,看到电视上猎人捕杀小兔子、小鸟的画面,就哭个不停。一般人的评价:“你们对孩子过于溺爱,你们的孩子太娇气了。”家长也很自责,着急的说:“我们的确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了。可是,您说孩子目前这样,怎么办呢?”指点他们的人也不知道。学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点:让孩子养成健康的依恋孩子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很重要,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培养亲密依恋——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亲子之间的健康依恋关系能让孩子变得健康、活泼、开朗、自信和自尊,具有安全感。0010020031这种安全依恋对今后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获得了安全依恋的儿童,会吸收母亲照料自己的形式,最终成为一个给予者3有的孩子过于谨慎,不让亲人以外的人抱、不敢进入陌生领域,太胆小。实际上这是由于儿童缺乏安全依恋所致得到过多满足的孩子教育要点描述:“到了两岁看上去还像一岁三个月的孩子,走路的样子像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显得非常弱小、没有力量”过多的满足,就会出现过度依恋现象,使儿童的被动依恋行为长期保留改变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充足的时间按和空间,让孩子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任过少满足会引起破坏性特征,产生被遗弃感,对世界和自己都缺乏基本信任为这样的孩子提供“情感补充”接纳孩子,让孩子学会关爱别人,学会发现爱、寻找爱,寻找能够帮助自己的人过少满足的孩子教育要点读懂孩子的情感依恋1安全依恋0安全依恋的儿童,快乐、睿智、深沉、高度专注、爱学爱思、不容易被扰乱0依恋的性质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与婴幼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母亲能非常关心孩子所处的状态,做出及时、恰当、抚爱的回应,孩子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非安全依恋1234非安全依恋的幼儿充满焦虑非安全依恋可能源于父母对孩子情感的漠视,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被抛弃感克服它的过程是情感修复的过程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情绪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例3:幼儿园里,因画的画和别人不一样,遭到爸爸痛打的小男孩婴幼儿养育要点1、培养亲密依恋,这是幼儿期心理发展任务。2、从家庭的角度,母亲的接纳、喜欢、拥抱、躯体抚慰和精神关注,将促进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的、温暖的关系。3、进幼儿园后,老师的温暖、接纳和精神关注很重要。(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例4:我的一位女朋友,目前在社会上成就卓著。他一直记着小时妈妈对他的评价——“我就看着你少个心眼,你看人家谁谁,你比人家差远了,我怎么盛开了你这么个女儿。”我的朋友至今想不明白:——“当年,我的妈妈是依据什么标准来预测我的未来的?”有的家长为什么要疏远和贬低自己亲生的孩子?例5:一个小学女老师,自行车气门芯被人连续拔了一个多星期。最后,把办这个事情的二年级小女孩抓住了。——如果这是您的孩子,您会如何处理?《找爱的孩子》分析:一个人的行为,哪怕是看似固执的行为,反映了当事人内心的一种需要。很多孩子看似“问题”的行为,背后是心理的渴求与呐喊。优秀的父母需要一双洞察孩子心理的慧眼,需要宽容与耐心例6:一个9岁的女孩,在父母又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开始吃手指,咬得很厉害。父母百般制止也不管用。一家人都心疼的说:你傻吗,把手咬成这样,你自己不心疼,妈妈可心疼。您怎样认识这个孩子的吃手行为?分析:第一:“吃手”表达了当事人回到幼年的潜意识愿望。第二:因为“吃手”带来的“继发获益”,使问题行为得到强化。第三:父母如何改变。例7: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经常闹事,要么拿笔在同学的脸上画画,要么踢桌子,老师批评、也找家长,啥也不管事。如果这是您的孩子,您会咋处理?分析:第一:看到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第二:改译他的行为,把它看做教育的“资源”而不是“问题”。“观察问题的角度决定观察的结果”例8:某小学生家长为儿子不会写日记非常着急:他们也打了,也骂了,也请家教辅导了,也请老师费心了。反正能想到的办法都想了,儿子就是写不出日记来。家长说:你咋这么笨呢,我看你就是非得把我们愁杀,才达到目的……看到别的孩子学习好,家长就更恼怒分析:1、作文难的关键是“学生的作文缺少读者”;此外,很多小学生的日记就是“流水账”,他们可能不知道日记是啥意思。2、小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没有得到激发和鼓励,他们不知道最重要的是体验。3、帮助的办法:家长的态度;鼓励孩子的体验;给他的作文找“观众”。小学生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内容不见得是最重要的,家长对他的态度才是最好重要的。孩子越小,教育的关键不在于当事人做了什么,而是要分析当事人从中“感觉或正在感觉到了什么”,他是如何表现这种感觉的。父母及他身边的成年人的无条件关注,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小学生教育要点1、从6-11、12岁,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阶段。这时候,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已经不是父母,而是同伴或邻居,尤其是学校中的教师。他们首先要完成与父母的亲密分离,并与父母形成稳定的情感交流和语言交流模式;2、父母、老师不要把孩子的行为看作捣乱,而是一种勤奋的表现,否则孩子会形成自卑感。3、鼓励和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并为其独立性的发展创设条件,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例9:“孩子上了初二就像变了个人,学习成绩滑坡,其实他也很用功的……”很多家长和教师都有类似的烦恼。据研究,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此时的学生最难管,学习分化也很厉害,被称之为“初二现象”。•——进入高中后,不少原本成绩不错的学生成绩大幅下滑。而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本来很好,学习习惯也不错;问题出在哪儿呢?分析:“踩高跷效应”有的孩子的学习好,并不见得就是他智商高或学习能力强,不是他真实智力水平的反映。因为,一个人的智力需要一个缓慢的对环境的自适应过程,很多家庭心急火燎的帮助孩子拔高学习的成绩,如陪伴、监督与辅导,一段时期内是可以凸现出自己孩子的优势,孩子比较容易获得好的成绩。科学研究表明,智力早熟的孩子往往成年后都不聪明,正如生长缓慢的树成长的时间长,长得也高大一样。儿童智力需要一个缓慢的对环境的自适应过程,很多家庭心急火燎的帮助孩子拔高语言的读写算能力,小时候是可凸现出自己孩子的优势,但这是一种“伪智力”,是父母的智慧被叠加的结果。例10:某高一男生因失眠,没法坚持上学。爸爸带着他济南、北京转了很多医院,就是查不出病来。自诉“我失眠,已经好几个月睡不着”。家长很着急:“高中学习这么紧张,赶快到大医院检查,别耽误学习”。——您怎样评价家长的担心?分析:第一:非言语行为是非词语性的身体符号,可以通过动作、表情、声音、服饰、发式和交际距离等形式传递信息;第二、非言语行为能提供许多言语不能直接提供的信息,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并妥善运用,可以提高教育效果,促进教育成功。“不要只相信耳朵,更要关注行为”例11:“高考越来越近了,感觉不会的东西那么多,时间那么少,我学不进去了!”分析:第一:表面上是时间的多少,实质上是学习始终没有计划。第二:学生的问题根子往往在家庭,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往往是过多的无效的管理或干预;第三、自身的觉察、目标的操作性、克服情绪化思维、坚持。例12:家长:老师,我的孩子老是“简单题”也不得分,您说,这是怎么回事?问题表现:学习很浮躁,深不下去,听课也不太专心,不会的问题平时不好主动来问……您怎样处理孩子类似的问题?分析:1、难题有两种:绝对的难与相对的难。前者要基础和能力;后者看态度。2、让人不得分的题还简单吗?不得分的题对当事人来讲就是难题。3、深入分析:——基础的东西成为当事人的难题,是否说明他的态度存在问题;——是什么原因影响、干扰了当事人的学习态度,这是否表达了当事人的一种愤怒情绪?——当事人怎么解释这个问题?例13有的家长很担心:“如何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您认为孩子的逆反心理需要克服吗?关于青春期精神和情绪状态的研究——在初一到高三这个时期,青少年的愤怒、攻击、抑郁、茫然指数,初一时就开始全面上升,初三时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值。之后开始下降,到高二降到最低;高三又开始上升,并达到这一时期的最高值。如何面对逆反的孩子第一:改译他的行为看到孩子逆反、和师长对着干,大人首先要认为,这是很正常的,这是孩子开始长大了第二:掌握恰当的方法——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欣赏孩子,对孩子的爱好保持兴趣——学会对孩子示弱——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荒谬的要求,不要马上驳斥他例14:一个女生谈恋爱,老师与家长软硬兼施,就是没办法制止。妈妈说:我看你就是不长出息,你把这些心思放到学习上,多好?!您对青春期恋爱的看法怎样?一项关于青春期恋爱的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学生的“爱情”与成人以婚姻为目的的爱情很少能挂上边,说明绝大多数初中生恋爱发生的动机,皆非出自“真爱”,而是青春期一个人各层面情感交流的需要。中学生恋爱多是“无言的结局”,就已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哪些孩子容易产生异性交往过密有的中学生过早投入恋爱,甚至宁肯牺牲学业和前途,也要去爱的时候,可以说,里面已经没有了爱的成分。他们具有了成人爱的形式,恰恰没有爱的本质——成长和责任。自感在家庭得不到足够温暖的孩子容易陷入情感的漩涡父母应该反思其中的家庭教育的原因M1M2M4M3例15:很多家长认
本文标题:青少年心理特点与辅导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