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两弹一星奖章颁奖词第一条:感动中国2016事迹及奖项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孙家栋——星斗焕文章【孙家栋功勋科学家】87岁的孙家栋是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第一”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领导发射的卫星占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他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颁奖词【孙家栋:星斗焕文章】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2.三入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忠义感乾坤(资料图)【王锋火海救人英雄】2016年5月18日凌晨,河南南阳一栋民宅突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3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王锋却几乎烧成“炭人”,约五六十米的路上都是他血染的脚印!尽管各界解囊相助,10月1日38岁的王锋还是永远走了……颁奖词【王锋:忠义感乾坤】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3.江西奉新泥洋小学教师支月英——芳兰振惠叶【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1980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颁奖词【支月英:芳兰振蕙叶】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4.湖南衡山白云村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君子通大道【秦玥飞耶鲁村官】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衡山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6年。改善灌溉系统、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他说成功不可能一夜间发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做。”颁奖词【秦玥飞:君子通大道】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5.舰载机飞行员张超——浩气展红霓(资料图)【张超用生命诠释军人使命】张超,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2016年4月27日,他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他坠地受重伤,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向他致敬!颁奖词【张超:浩气展虹霓】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6.中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人技师李万君——器成天下走【李万君大国工匠】李万君是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为在外国的技术封锁面前实现“突围”,他一次次试验,参与填补了国内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的空白,技术攻关100余项!没有这样的大国工匠,就没有强大的中国制造业!点赞致敬!颁奖词【李万君:器成天下走】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7.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梁益建——推诚结仁爱【梁益建帮助困难病人的好医生】梁益建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他不仅为病人治病,还处处为病人省费用,更常为贫困患者捐钱、四处化缘募捐。2014年他的团队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目前已帮助近200名患者!他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颁奖词【梁益建:推诚结仁爱】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8.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暖带入春风【郭小平用爱系起红丝带】2004年,山西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见艾滋病区几个孩子到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办起“爱心小课堂”,后在各界支持下,临汾红丝带学校挂牌成立。建学校让郭小平饱受争议,但他仍坚持,说只愿有一天艾滋患儿能到正常学校上学!颁奖词【郭小平:暖带入春风】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9.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阿布列林——澄清有片心【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哈密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退休干部。1968年阿布列林曾访问焦裕禄故居,这次行程影响他一生。工作46年来他勤勤恳恳,坚持依法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好干部,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颁奖词【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澄清有片心】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在这片土地上,红柳凝聚水土,你滋润心灵。10.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潘建伟——曙色满东方【潘建伟在世界最前排和宇宙对话】20年前,在奥地利留学的潘建伟告诉导师,他的梦想是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2016年8月16日,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它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间的量子通信,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颁奖词【潘建伟:曙色满东方】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11.中国女排代表——为国著功成【特别致敬:中国女排】2016里约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排姑娘们团结一致,一路力克强敌,时隔12年重夺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激励了亿万中国人!《感动中国》2016年度特别致敬,中国女排!颁奖词【中国女排代表:为国著功成】虽然它不是颁给个人,但是十一总会让我们想起一加一大于二,还有它代表着一个团队。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1篇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骥时间:2010-01-1413:55来源:未知上传:admin点击:细评论页》》369次进入详钱骥概述钱骥(1917——1983)江苏省金坛市人,1917年生,男,中共党员,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1968年以后,历任七机部第五研究院卫星总体设计部主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宇航学会理事,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逝世。我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领导卫星总体、结构、天线、环境模拟理论研究。负责与组织小型热真空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中小型离心机、振动台设备的研制。负责领导探空火箭头部空间物理探测仪器、跟踪定位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获得丰富的试验资料。参与制定星际航行发展规划,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为我国空间技术早期的发展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1965年提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设想》的报告。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组织并提出预研课题,为人造卫星研制打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机构,是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同时为回收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196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它填补了中国航天工业史的空白,举世震惊,全民欢腾。这其中,就有一位金坛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航天专家钱骥。人生经历钱骥,1917年出生于金坛西旸西下杖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祖辈务农,父亲是石马镇上的一位小职员,6姊妹中他是老大,下有4个弟弟,1个妹妹,一家人过着不算宽裕的生活。钱骥的中学时代,就读于金坛县中学(即今华罗庚中学),他刻苦学习,成绩一向优秀。初中毕业以后,因家境贫寒,无力续读高中,总算在无锡师范学完了全部课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37年,日寇侵占金坛,钱骥孤身一人逃难于四川,经多方联系考入中央大学理化系,六年后大学毕业,因成绩优秀留校当了4年助教,后调入中央气象研究所工作。1948年正当钱骥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国民党撤离大陆迁往台湾,他跟国际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先生,毅然拒绝国民党政府迁台要求,决心留在大陆迎接解放,投身新中国的建设。解放后,钱骥同志热爱祖国,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于1952年加入共产党。1954年他随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迁往北京,并出任该所办公室主任。当美国、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以后,他在众多科学家中穿针引线,促使中国科学院把人造卫星列为空间技术开发的第一项重点研究课题,成立了卫星探测仪器及空间物理研究的“581组。钱骥同志被任命研究室副主任兼第一研究室主任,协助赵九章等科学家工作。1958年10月,钱骥同志随中科院组织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去苏联考察。回国后,他把重点放在人造卫星应用基础研究上,研制出探空火箭头部测试仪器和跟踪定位数据处理设备,取得了可喜成果。1964年,他主动协助赵九章先生写出书面文字报告党中央,建议把人造卫星的研究列入国家计划,得到聂荣臻副总理的重视。1965年9月,中科院组建人造卫星设计院,钱骥同志被任命为技术负责人。他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攻克了许多难关,终于在1970年的4月24日,使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党中央在中南海召开会议,钱骥同志被特邀列席,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4年他被任命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主任。在研制“实践二号”卫星时,他大胆提出发展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建议,这对广播通信为国民经济服务是个新举措。1979年,钱骥同志被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空间技术预先研究工作,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由此获得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优秀党员”称号。著作1983年8月28日,钱骥同志不幸病逝,享年66岁,一生中著有《测震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译著)、《国际通信卫星四号》、《宇宙航行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等书,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篇三:2015感动中国颁奖词(B4)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带领科研团队实现氢弹研究突破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人物事迹】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2、“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背井离乡、为南水北调做出巨大奉献的基层干部)【颁
本文标题:两弹一星奖章颁奖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5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