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美丽幸福新社区工作总结范文
美丽幸福新社区工作总结范文第一篇范文:美丽快乐的新桐乡[终稿]凤凰带翅膀——美丽快乐新桐乡桐乡,地处杭嘉湖平原,这片727平方千米的土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近年来,桐乡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桐乡抢抓机遇,以改革引领转型,以创新驱动发展,全力建设“美丽幸福新桐乡”。对于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幅画面:乡村是水清、草绿、稻花香,城市是楼高、路宽、秩序井然,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乡村与城市完全接轨;社会群众整体素养的提升,人民群众更有爱心、更有正义、更有礼节、更有知识、更有诚信,并积极投身我们桐乡的各项建设,热心公益;社会保障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更加提升,贫者有所救,难者有所帮,弱者有所依,有力者可以发力,有钱者可以出钱,有爱者能够奉献。在过去,过重的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了我们的生态环境,忽视了我们人文的传承,我们的社会保障还不够全面,我们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现在,我们的母亲河在“流血”,我们的天空蒙上了灰色的“幕布”,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低的可怜。有老者卧于路而无人问津,十字街头两车相遇而无人退让,公园的琵琶遭遇“抢摘”。毕业即失业的尴尬,老来无所依的凄楚,服务性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这离我们心中的愿景太远。要改变,要改革,这是我们全市人民的呼声,更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那么幸福在哪里,怎么样才是幸福?子女孝顺,身体健康——这是一位老人的幸福;工作顺利,夫妻恩爱——这是普通上班族的幸福;孩子快快长大,健康可爱——这是为人父母的幸福;无忧无虑,享受父母的宠爱——这是一个孩子的幸福……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幸福的版本太多,但实现幸福的路却只有一条——依靠群众,涓涓细流,汇滴成海,众志成城幸福可见。历史证明,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要汇聚力量、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朝着我们的目标前进,就必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人民是我们改革的主动力,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是我们改革驱动力。团结协作,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敢于担当,敢于探索,敢于创新,这样的干部队伍是我们改革致胜的法宝。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迈开了脚步。首先市委市政府已经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付诸实践。全力实施宜居水乡行动计划和安康家园行动计划,植树造林,“五水”共治,这一系列的行动代表着我们改革的决心与毅力,对那些违规、违法的排污企业绝不留情。其次是全力实施人文名城行动计划。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向先贤敬礼,向榜样学习的热潮,聚集人文资源,使桐乡的人文气息更加浓郁,使之在关键时刻能够力挽狂澜,彰显我们的价值观与精神支柱——“真善美”。其实我们是有“道德基因”的,并已在我们体内传承了千年,它需要一次真正的释放。再次,完善社会保障、服务的平台与服务的质量。敢于打破常规,使人们的诉求得到确实、有效、及时的解决。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城乡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体系,提供更多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与机会,降低培训费用,使得有需要的人都能通过培训获得一定的技能。改善居民居住水平,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使之实现城乡全覆盖。并建立回访机制,全程跟踪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及时反馈服务信息。最后,桐乡市的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携起手来,不做旁观者,不做局外人,为桐乡发展献计献策。一方面,提高工作水平,从自己的岗位上做起,把工作做好,做出色。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得益于几千年文明史的锤炼,我们内在拥有兼容并蓄、厚德崇文的品格,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只要把内心深处“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情感发扬出来,你、我、他之间的生活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我们离幸福美丽新桐乡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桐乡又有梧桐之乡之称,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桐乡就如同一只振翅高飞的凤凰,让我们一起为桐乡的美好明天加油。第二篇范文:美丽新农村幸福和谐新天地美丽新农村富裕和谐新景象干净的街区,平坦的马路,翠绿的松柏,整齐的日光温室大棚,宽敞的猪舍等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今美丽和谐的岗子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岗子乡始终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乡风文明,开辟了岗子乡富裕、文明、美丽的新景象。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乡党委的大力扶持下,今年重点加强玉米膜下滴灌、设施农业、绿色畜牧业等产业的建设。春耕时期,结合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实现膜下滴灌设施建设4802亩,扩大水浇地面积2700余亩,同时实现节水、节电合款4万余元,农民增收近1000元;重点加强新窝铺设施食用菌园区建设,新增日光温室600亩,到年底达到2000亩的种植规模,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积极探索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打造绿色畜牧品牌。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处,生态养鸡场20个,养殖生态蛋鸡20000只。截止到6月底,出栏生猪2.1万口,出栏育肥牛1856头,蛋鸡饲养量达到38万只,可实现人均增收近1000元;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建设美丽生态家园。岗子乡小城镇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294.04万元,实现公路拓宽及改造4000平方米,硬化公路两侧14400平方米,安置路灯34盏,公路两侧种植云杉240株,大大改善乡政府所在地的街区环境。二期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到8月底实现全部公路路基拓宽至8米,长度为1600延长米,硬化面积160000平方米,沿街安置太阳能路灯新增90盏,新栽云杉760株,总投资预计在385万元。同时,13个行政村的通村公路也在建设过程中。随着这些工程的顺利进展,岗子乡将真正成为美丽、和谐的生态家园。契约化管理已见成效,推进规范管理进程。岗子乡对全乡13个行政村的村务管理实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制度,规范组织决策行为。对土地承包、财务管理、防汛防雹防霜、党员干部管理等方面以合同或协议的方式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进了村级事务的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通过契约化管理,全乡建立了10个集党员活动、村民议事、教育培训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全乡打配12眼机电井,实行了3500亩小流域综合治理,对200名党员干部进行技能培训。使得契约化管理成为基础管理的有效手段、为民办实事的好方法。文化活动档期不断,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结合庆祝建党90周年,岗子乡将7至9月定为“庆典活动月”举办系列庆典活,举办了岗子乡首届篮球赛、“颂歌献给党”系列文艺汇演、举办“农民组”党史知识竞赛、每周三周五晚上播放电影,全乡人们共同参与,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又以这种形式增强人们的团结意识、创争意识和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第三篇范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工作总结**镇位于**市西南面,距市区20公里,地处“川陕渝”黄金三角地带,幅员面积97,38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2800余人,**场镇规划控制面积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场镇常驻机关单位28个,常驻人口1.4万余人,是川北农村人口第一大镇,是**第一大农村场镇。**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优势突出、旅游资源丰富”,**高速、旅游快速通道纵贯镇域,**更是享誉“港澳台、东南亚”。近年来,**镇在加快推进“旅游名镇、产业强镇”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始终围绕“建设天宫风水文化国际旅游体验区”这一载体,坚持“提升老区、开发新区、建设园区、新村聚居”的工作思路,在经济下行、市场疲软的“新常态”的发展环境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推进成效显著,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1、投资580万元的沙溪大街西段已完成投资任务的75%;2、投资4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已完工;3、投资30万元的局部河道整治工程已完工;4、投资120万元的正街改造工程已完工;5、投资800余万元全面启动建设沙溪大街、**街、文化街、下河街街道改造工程;6、投资25万元完成垃圾中转站和垃圾池的改造建设;7、投资28万元完成**街部分人行道改造工程;8、投资12万元完成**街、**街部分污水管网改造工程。(二)建设管理明显提升。1、加强了建设管理队伍的建设。成立了以镇长刘才文为组长、分管副组长为副组长,安办、建管所、国土所、财政所、居委会负责人为成员的场镇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申报、规划、建设集体会签审批制度;2、加强了巡查制度建设。镇安办、建管所、国土所、居委会网格化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巡查,形成巡查材料交场镇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研究处理;3、加强了宣传、处罚力度。建立了每一季度集中宣传政策、法规的制度,全年共出动宣传车4次、参与宣传人员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整治、整改乱搭乱建5处。(三)城市管理明显规范。1、财政预算资金8万元建立了场镇日常管理以居委会干部为主的网格化管理制度,达到了全天候有人管的效果;2、财政预算27万元推行了环卫管理市场公开招标制度,变过去管人为现在管事,年节约资金达25万元以上;3、建立了车辆停放、门前三包、建材堆放等多方面的管理制度,全年共处理违规人员58起,场镇管理工作明显得到规范,做到了“座商归店、交易归市、建渣归点、垃圾归池、门面整洁”的良好局面。(四)产城一体明显加快。1、加快了小微企业园区的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共引进企业6家、就地解决场镇剩余劳动力300余人;2、加强了场镇“物流、商贸、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的建设,就地解决就业500余人,增强了中心集镇的辐射、带动功能;3、全年新开工建设商品房25000平方米,全年新购房入住场镇950余人;4、占地1000亩的**新区(旅游经济综合服务中心)完成了前期的规划、设计、预算、财评、立项等工作,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尽快将**建成为**旅游服务副中心。(五)新村聚居明显提速。1、规划完成**寺等13个村的新村聚居点;2、完成**村的新村聚居点的建设,已入住农户25户;3、全面启动**寺、南登观两个村的新村聚居点的建设,已开工建设21户的新房建设;4、全面启动原金鱼、高观、裕农等7个旧场镇(聚居点)的基础设施提升建设工作,以启动裕农场的街道改造工作、已启动高观场河道整治改造工作。二、具体做法(一)党政高度重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场镇建设管理和新村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相关单位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分管副镇长和国土、建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分管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场镇建设管理和新村建设日常工作。(二)规划科学实用。我们先后投入200余万元资金对场镇、新村建设进行了系统规划,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确保了规划“接地气”、方案合民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使我镇的场镇、新村建设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三)规章制度健全。我们先后在场镇、新村建设和管理方面制定规章制度7个,确保了我镇场镇、新村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杜绝了工作的随意化、人情化,有力的推动了我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三、存在的问题1、场镇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项目和资金支持,使我镇财政资金十分困难。2、新村建设项目缺乏,推动困难。3、项目建设用地紧张,特别是国有土地指标紧缺。第四篇范文: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幸福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着力点,依托农村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突出村庄建设的风格和品位,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开拓创新,上下联动,狠抓落实,确保幸福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确保实效。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根据我镇镇域经济发展思路,注重当前和长远发展,结合村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纳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二、强化民主决策,凝聚建设合力。一是畅通民主渠道,发挥民主组织作用。为调动群众投入到幸福美丽乡村建设中来,我镇围绕纵深推进“四个覆盖”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发展,着力强化“三议一行一监督”机制规范运行,每年至少开展2次“提意见、听民意”活动。由村民代表入户听取民意,广泛征求群众对政府的各项惠民举措等各方面的意见,群众
本文标题:美丽幸福新社区工作总结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5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