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浙江专用)2020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六)
(浙江专用)2020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六)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B.人造纤维、合成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LED光源中的氮化镓(GaN)熔点为1700℃,属分子晶体D.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蛋白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答案A解析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A正确;光导纤维主要原料为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熔点高,属于原子晶体,C错误;蛋白质由C、H、O、N、S、P等多种元素组成,D错误。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CH2F2的电子式:C.HClO的结构式:H—O—ClD.CO2的比例模型:答案C解析硝基中氮原子应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A错误;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大,模型比例不对,D错误。3.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A.检验试液中的SO2-4:试液――――→足量稀硝酸无沉淀――→BaCl2白色沉淀B.检验试液中的SO2-3:试液――→浓盐酸气体――→品红褪色C.检验试液中的I-:试液――→H2O2棕黄色溶液―――→淀粉溶液蓝色溶液D.检验试液中的CO2-3:试液―――――→足量稀BaCl2白色沉淀――――→足量稀盐酸沉淀溶解答案C解析若溶液中含有SO2-3,加入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选项A错误;试液中加入浓盐酸产生气体能使品红褪色,该气体也可能是氯气,选项B错误;试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遇淀粉变蓝,选项C正确;若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试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也会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溶解,选项D错误。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B.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酸化的双氧水:2Fe2++2H++H2O2===2Fe3++2H2OC.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HCO-3+OH-===CO2-3+H2OD.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NH3·H2O===AlO-2+4NH+4+2H2O答案B解析过氧化钠是氧化物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酸化的双氧水:2Fe2++2H++H2O2===2Fe3++2H2O,故B正确;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Ca2++2HCO-3+2OH-===CaCO3↓+2H2O+CO2-3,故C错误;氢氧化铝难溶于氨水,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5.在2L密闭容器中将4mol气体A和2mol气体B混合,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3A(g)+2B(g)xC(g)+2D(g)。2min后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又测得反应速率v(D)=0.2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4B.B的转化率为60%C.A的平衡浓度是2.8mol·L-1D.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0.94倍答案A解析根据三段式3A(g)+2B(g)xC(g)+2D(g)起始浓度/mol·L-12100变化浓度/mol·L-10.60.40.80.2×2=0.4平衡浓度/mol·L-11.40.60.80.4根据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x=4,A项正确;B的转化率为0.41×100%=40%,B项错误;A的平衡浓度是1.4mol·L-1,C项错误;p平∶p始=(1.4+0.6+0.8+0.4)∶3=3.2∶3,D项错误。6.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入醋酸溶液中直至过量,水的电离程度增大B.将CH3COOH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OH-增大C.HCl是强电解质,所以盐酸中不存在电离平衡D.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CH3COOHcH+减小答案D解析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入醋酸溶液中直至过量,反应过程中先生成醋酸钠,促进水的电离,后氢氧化钠过量,水的电离又受到抑制,因此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A错误;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但Ka、Kw均增大,cCH3COO-cCH3COOHcOH-=cCH3COO-cH+cCH3COOHcOH-cH+=KaKw,无法判断比值变化情况,B错误;HCl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但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C错误;稀释后c(CH3COO-)减小,稀释的同时,促进了弱电解质的电离,而温度不变,Ka=cCH3COO-cH+cCH3COOH不变,则溶液中cH+cCH3COOH增大,因此cCH3COOHcH+减小,D正确。7.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ΔH1=571.6kJ·mol-1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ΔH2=131.3kJ·mol-1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ΔH3=206.1kJ·mol-1A.由反应①知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B.反应②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反应③若改用新催化剂,ΔH3不变化D.反应CH4(g)===C(s)+2H2(g)的ΔH=74.8kJ·mol-1答案A解析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由反应①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A错误;反应②的焓变大于0,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正确;反应③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热,所以使用催化剂后ΔH3不变,C正确;根据盖斯定律,③-②可得:反应CH4(g)===C(s)+2H2(g)的ΔH3=206.1kJ·mol-1-131.3kJ·mol-1=74.8kJ·mol-1,D正确。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乙醇或CCl4均可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CO2和SiO2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PCl3和Na2O2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24Mg34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答案C解析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故A错误;CO2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SiO2晶体熔化时克服共价键,故B错误;PCl3和Na2O2中各原子或离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正确;24Mg含有12个电子、12个中子;34S含有16个电子、18个中子,24Mg34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28∶30,故D错误。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装置制取氯气B.用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C.用丙装置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D.用丁装置分离乙酸与乙醇答案C解析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的反应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常温下二者不反应,不能制备氯气,故A错误;二者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除杂,故B错误;溴易溶于苯,可萃取分离,故C正确;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故D错误。10.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无味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先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2-4B先加入H2O2溶液,再加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原溶液中有Fe3+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稀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原溶液中有NH+4答案D解析先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Ag+、SO2-3或SO2-4,故A错误;先加入H2O2溶液,再加KSCN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原溶液中有Fe3+或Fe2+,故B错误;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不能确定是否有K+,故C错误;滴加稀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说明有氨气放出,原溶液中有NH+4,故D正确。11.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B.元素X、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元素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D.Y、W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均能溶解Z的氢氧化物答案D解析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是Al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W、X是第ⅣA~ⅦA族元素;Y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X、Y分别在2个不同周期;Y是第ⅠA或第Ⅱ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所以W、X是第ⅥA族元素,X是O元素、W是S元素;Y是第ⅠA族元素,Y是Na元素。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故A错误;元素X、Y能形成化合物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故B错误;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故C错误;氢氧化钠与硫酸均能溶解氢氧化铝,故D正确。12.一种免疫调节剂,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1O4NB.可以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1mol该调节剂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答案D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含有苯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1O4N,A项正确;分子中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有—COOH、—OH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该物质可以燃烧,可以发生氧化反应,而且有—CH2OH,可发生催化氧化,酚羟基也容易被氧化,分子中有氨基和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B项正确;根据苯分子的12原子共面以及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可以判断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有可能共平面,C项正确;1mol该调节剂最多可以与2molNaOH反应,分别是—COOH和苯环上的—OH发生反应,D项错误。13.LED系列产品是一类新型节能产品。图甲是NaBH4/H2O2燃料电池,图乙是LED发光二极管的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电池总反应为:BH-4+4H2O2===BO-2+6H2OB.电池放电过程中,Na+从B极区向A极区移动C.电池放电过程中,B极区pH减小,A极区pH增大D.要使LED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a应与图甲中的A极相连答案D解析根据图像知,负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OH-,电池总反应为:BH-4+4H2O2===BO-2+6H2O,故A、C项正确;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移向正极,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故B正确;由LED发光二极管的电路中的电子流动方向可以判断,图乙中的导线a应与图甲中的B极相连,故D错误。14.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mL同浓度的一元弱酸HA,滴定过程溶液pH随x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中和热效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A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AcA-的值减小B.HA的电离常数KHA=10-7x100-x(x为滴定分数)C.当滴定分数为100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滴定分数大于100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是c(Na+)c(A-)c(OH-)c(H+)答案D解析cHAcA-=cH+Ka,HA溶液加水稀释,c(H+)降
本文标题:(浙江专用)2020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6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