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l35.5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石灰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维生素C因具有酸性,可作食品抗氧化剂D.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是发生了分解反应2.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叙述错误的是:A、Na2CO3俗名为纯碱,故它属于碱类B、Na2CO3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C、Na2CO3属于钠盐D、Na2CO3属于碳酸盐3.氯化钾固体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为:A.紫色B.黄色C.绿色D.红色4.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1.3×10-8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乳浊液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C.它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与雾的分散系种类相同D.它的分子直径比Na+小,溶于水后有丁达尔现象5.下列物质中存在自由移动的Cl-的是:A.熔融的KClO3B.NaCl固体C.液态HClD.MgCl2溶液6.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OH-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K+、Ba2+、SO42-、NO3-B.H+、Mg2+、CO32-、SO42-C.Na+、Ca2+、HCO3-、Cl-D.K+、Na+、NO3-、HCO3-7.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MgO、K2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C.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D.漂白粉、氨水、氯水均为混合物8.每年10月23日上午6∶02到晚上6∶02被誉为“摩尔日(MoleDay),这个时间的美式写法为6∶0210/23,外观与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相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Cl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B.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2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D.1mol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转移的电子数为NA个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到两个选项符合题意)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2H+=Cu2++2H2OB.氢氧化钙与氯气反应:OH-+Cl2=Cl-+ClO-+H2OC.金属钠与水:2Na+2H2O=2Na十+2OH一+H2↑D.CaCO3与盐酸反应:+2H+=H2O+CO2↑10.R2n8O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2+离子氧化为4MnO,若反应后R2n8O离子变为RO2−4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值是:A.4B.3C.2D.111.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2C2O4在反应中是还原剂B.1molKClO3参加反应,能得到标况下44.8L气体C.2mol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D.在反应中CO2是还原产物12.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反应③中被还原,在反应①中被氧化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D.Z2可以置换出X2+溶液中的X13.某工厂,在山坡坑道的仓库里贮有氯气钢瓶。一天一只贮有氯气的钢瓶损坏,造成氯气泄漏,在场工人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A.把钢瓶推到坡下的小河里B.把钢瓶扔到农田中C.把钢瓶丢到深坑里,用石灰填埋D.钢瓶处理后,工人应转移到坡上14.下列两种气体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不同温度、压强下,等质量的CO和N2B.等体积、等密度的N2和C2H4C.物质的量相等的O3和Cl2D.等温、等压、等体积的NH3和CO2第Ⅱ卷(60分)三、填空题15.有下列物质:①氢氧化钡固体②Na2CO3粉末③二氧化碳气体④稀硫酸⑤HNO3⑥Na2O2⑦NaClO溶液⑨熔融氯化钠⑩CuCl2固体。请用序号填空:(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③与⑥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当有4molCO2参加反应时,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某银白色金属单质A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得到淡黄色固体B,A露置在空气中足够长时间变为C,B和酸性气体D能生成C,A和B都能与水生成E,E和D也能生成C。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D,E。(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A和水生成E:②A生成B:17.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的实验操作是,可以利用(方法)检验Fe(OH)3胶体已生成。利用(方法)提纯Fe(OH)3胶体,证明Fe(OH)3胶体与Cl-已分离完全的实验方法是。18.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及其化合物在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都有着重要的应用。Ⅰ.(1)NaClO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有较强的_______(填氧化、还原)性,所以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请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消毒剂NaCl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2)黄色气体ClO2可用于污水杀菌和饮用水净化。①KClO3与SO2在强酸性溶液中反应可制得ClO2,SO2被氧化为SO42-,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②ClO2可将废水中的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本身还原为Cl-,该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Ⅱ.某学生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在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装置的作用是。(3)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②另一个副反应是2HCl+Ca(OH)2=CaCl2+2H2O,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将装置如何改进。19.(1)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2)标准状况下V升CO2所含氧原子的质量是________(用分式表示)(3)在标准状况下有:①3.01x1023个CH4分子②8.96LHCl气体③17.6gCO2气体④0.3molSO2;则上述四种气体物质中密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4)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跟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5)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只含有以下几种离子:0.2molNa+、0.25molMg2+、0.4molCl-、SO42—,则n(SO42—)为___________20.(1)春秋末期工艺官书《考工记》中记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含有碳酸钠的水溶液来洗涤丝帛。请写出碳酸钠水溶液中通入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将54.8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分成等量的两份,一份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盐酸,收集到气体VL.另一份直接加热至恒重,生成气体2.24L(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则原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n(Na2CO3)=_____,气体V=_____。(2)自来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为了降低自来水中NO−3的浓度,某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Al粉还原NO−3,产物是N2。发生的反应可表示如下,请完成方程式的配平..。____Al+____NO−3+____OH-—____AlO−2______N2↑+____H2O,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段考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共40分。单选每题2分,双选每题4分)12345678BAACDCDA91011121314BDCABDCDA填空题(60分)15.(共10分,除第(3)后两空各1分外,其余各2分)(1)④⑦⑨(2)①②⑤⑥⑨⑩(3)2Na2O2+2CO2=2Na2CO3+O2↑;Na2CO3;(1分)2mol;(1分)(2分)16.(7分)(1)Na2CO3,CO2,NaOH(各1分)(2)①2Na+2H2O==2NaOH+H2↑;(2分)②2Na+O2Na2O2;(2分)18.(7分,每空2分)(1)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几滴饱和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即可;丁达尔现象;(1分)渗析;向半透膜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已完全分离。18.(共16分)Ⅰ.(1)+1(1分)氧化(1分)Cl2+2OH−=Cl−+ClO−+H2O(2分)(2)2ClO−3+SO2=2ClO2+SO2−4;(2分)2∶5;(2分)Ⅱ.(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分)(2)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2分)(3)①冷却B装置(2分)②在A与B之间连接一个装有水或者氯化钠溶液的洗气瓶(2分)19.(共12分,每空各2分)(1)0.25mol(2)32V/22.4g(3)④>③>②>①;①>③=②>④;(4)XY3(5)0.15mol20.(8分)(1)Na2CO3+H2O+CO2=2NaHCO3;0.2mol;6.72(2)10Al+6NO−3+4OH-==10AlO−2+3N2↑+2H2O
本文标题:海南省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72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