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语文原创卷1 第1页语文原创卷1 第2页2019年高考必考点原创卷语文卷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史学是一门科学.史学研究必须以史实为基础.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因此,充分占有材料(即史料)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基础.但是,如何充分占有史料却是一个问题.在史料有限的古代,做历史研究时“读万卷书”就能够充分占有史料了.但在今天,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个人读书万卷已经远远不够了.最近几十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史料大爆炸”,即可以利用的史料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急剧增加.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勒高夫说:“历史学今天正经历着一场‘资料革命’,这一革命与新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史料的革命必将引起研究方法的革命.这在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和研究方法推陈出新、层出不穷的今天,显得尤为突出.网络信息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有多种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历史文献数据库建设,最初的工作是将文献扫描后上网,供读者使用.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检索功能,使这些文献能够方便地检索.用这两种方法建立的数据库,实际上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和扩大,在台湾被称为“数位典藏”,数位典藏虽然作用很大,但它是被动的.对使用者来说,数据库中存储的大量文献数据除了检索,难以被更充分地使用.为了克服这个弊端,后来又兴起了“数码人文”,即建立的数据库不仅能实现资料检索,而且还能为研究者提供一个观察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呈现出资料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弥补史料本身存在的不足.在使用这种“数码人文”数据库时,只要输入一个搜索词,检索成果将是一个有意义的文件集,为使用者提供各种方法以观察其中的脉络.史学工作者还可以利用更高级、更专业的数据库进行自己的课题研究.这些专业数据库和仅仅只提供关键词检索的历史文献数据库不同,其中的信息已经过加工,可以直接使用.比如,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建设的“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就是这样一个数据库.它在数据结构上更加复杂和精细,将历史事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通过对这种结构化数据的提取、分析,研究者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群体研究,能够得到相关人物、事件的空间分布以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史学研究的现状和未来.然而,如同电脑不可能取代人脑,网络信息技术也不可能取代史学工作者的主观思考、取代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更好使用网络信息技术研究历史,要求史学工作者积极投身于这一工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改进相关技术的应用.这样,不仅自己不会落后于时代,而且相关技术手段也会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史学研究.(摘编自李伯重«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史学研究进人新时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学研究旨在以史料为基础,分析其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B.如何充分占有史料是古今史学研究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史料大爆炸”的时代.C.网络信息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给其带来了更多方法,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D.“数位典藏”“数码人文”不仅能实现资料检索,还能呈现出资料间的脉络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指出了史学研究的基础、面临的问题,接着引出网络信息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B.文章第四段介绍了网络信息技术在史学研究中的运用、发展及完善,它给史学研究者带来了便利.C.文章第五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专业数据库和仅能提供检索的历史文献数据库存在差异.D.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指出了网络信息技术正在改变史学研究以及其对史学研究者提出的要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史料有限的古代,如果一个人“读万卷书”,就能够充分占有史料,也能进行历史研究.B.在使用“数位典藏”时,使用者如果输入检索词,可能仅仅得到与检索词相关的文献资料.C.“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是一个专业数据库,其中的信息已经经过加工,可直接使用.D.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史学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否则,就可能落后于时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石狮子陈忠实东堡子住着个王二和张三,左右为邻.王二脑瓜特别灵,人称灵虫.张三木讷短语,人称三杠子.这几年,乡村政策放宽了,灵虫养鸡、养貂、养獭兔,却连连亏损,被村人耻笑“七捣八捣,袍子倒成夹袄”.三杠子专一养鸡,反而赚了大钱.生意亏损,灵虫请神汉一撮毛来耍神,看看是撞了哪门子的邪.一撮毛吩咐灵虫跪在当院,点蜡焚香,然后掐诀念咒,挥拳抖臂,作跨马状起伏于庭院各个角落,最后直窜后门而出,大喝一声:“邪气在此!”他把一块石头扔到灵虫脚下,说:“你细看看,就是这个石狮娃,龇牙咧嘴正对你家后门.不早除妖石,还有大祸!”灵虫记起来,这石狮子是前些年从乱石窝挖来垒茅房墙的,没想竟招大祸.忙问破解法,一撮毛说:“三天后,夜黑星全时,把它扔到河滩里最高的那个石坝根下,切记切记!”好不容易挨过三天.灵虫抱着石狮子出门,心里翻起个怪念头:我王二这两年连倒大霉,你三杠子却福星高照.论学问凭心眼儿,我哪样比不过你?这么想着,他就把石狮子搁在三杠子门外杂石垒的猪圈墙上了.事有凑巧.第二天,文物普查的同志发现了石狮子,对三杠子说:“我们想带回去鉴定一下,看是不是有价值的文物.”三杠子憨憨地笑着:“尽管拿,尽管验”灵虫听见门口有动静,以为是石狮子显灵给三杠子招了祸,忙出来看热闹.问明原由,急得脸黄眼红脖子硬,拉住文物普查的同志的手不放:“石狮子是我的!”围观的村民窃窃议论,说灵虫精到爱钱不要脸皮了,石狮子明明在三杠子家的猪圈围墙上嘛!村长把王二和张三叫到办公室,问:“王二哥,你说石狮子是你的,有啥凭证?”灵虫冒出虚汗,心一语文原创卷1 第3页语文原创卷1 第4页横:先抓票子,甭顾脸面.就把请一撮毛耍神,发现石狮子的经过说了出来.三杠子气得双手打颤,说不出话来.村长惊奇地睁大了眼睛:“你这心眼不太正呀!传出去,乡党们非把你笑臭不可!”“你的批评我全接受.”灵虫低头,“但那石狮子确实是我的.”“在我家墙上就是我的.”三杠子寸步不让,“是害,你塞到俺家来祸害我;是利,你又上门抢了!”晚上,一撮毛来问灵虫把石狮子扔哪儿了.灵虫一捶桌子:“你老狗骗了我的酒饭和钱,还害我丢人现眼!”一撮毛说:“干脆挑明吧!那个石狮子,我早看出是古董,你告诉我到底扔哪儿了,弄回来卖钱,咱俩平分.”灵虫把白天的事说了一遍.一撮毛鬼叫一声,骂着走了.三天后,文物普查的同志来了,说:“一般人认为这石狮子是清末民初的石刻,没啥价值.”灵虫一下泄了气儿:翻来倒去,钱没捞上,还留下笑柄.他灵机一动,说:“石头不是我的,耍神的事是我临时编的.”三杠子糊涂了,自家猪圈墙上确实没有这个石狮子呀.他一跺脚:“算了!这石狮子虽不值钱,当块石头垒猪園还能派上用场.”说着抱起石狮子要走.就在这时,文物普查的同志又说:“经过专家鉴定,这石狮子造型朴拙,是汉雕.张三同志,政府奖给你五百元,请签字.”三杠子接过厚厚一沓钱,怔住了.灵虫“唉”了一声,双手抱头蹲在地上.三杠子忽地转过身,拉起灵虫:“石狮子是你的,我心里有数!钱你拿,字你签.”说罢,又转向村长:“石狮子确实是王二的,只是他捣来捣去,反而倒给我了,我可不能白拿别人的钱财.再说,王二这几年营生不顺,经济紧张”说罢,把钱硬塞进灵虫口袋,出门走了.灵虫愣愣地盯着三杠子的背影,眼泪涌了出来(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不仅介绍了主人公王二和张三的关系和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还介绍了他们的生活近况,为故事的展开作铺垫.B.小说以石狮子为叙事线索,聚焦人物矛盾,巧用王二前后不一的戏剧性表现来制造波澜,使情节一波三折,妙趣横生.C.文物普查的同志和村长看不惯王二,于是联手耍弄他,先说石狮子是清末民初的,不值钱;后又说是汉雕石狮,极具文物价值.D.石狮子的故事告诉读者:趋利避祸虽是人之常情,损人利己却绝不可取,而心有他人、慨然让利则令人赞叹与敬佩.5.“一撮毛”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摘编自«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材料二 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生态文明示范村镇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和民居、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传承乡村文明,建设田园牧歌、秀山丽水、和谐幸福的美丽宜居乡村.(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材料三 2017年1-11月城镇新增就业从数(表一)月份当月值(万人)同比增长累计值(万人)同比增长1-2月1889.30%1889.30%3月1460.00%3345.03%4月1314.80%4654.97%5月1340.00%5993.81%6月136-2.86%7352.51%7月1201.69%8552.40%8月1195.31%9742.74%9月1233.36%10972.81%10月94-6.93%11911.97%11月899.88%12802.48 2017年1-11月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表二)月份当月值(万人)同比增长累计值(万人)同比增长1-2月755.63%755.63%3月54-1.82%1292.38%4月5210.64%1814.62%5月51-15.00%232-0.43%6月553.77%2870.35%7月46-2.13%3330.00%8月44-2.22%377-0.26%9月504.17%4270.23%10月44-2.22%4710.00%11月437.50%5140.23%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7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截至11月底,城镇新增就业128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与去年同期511万人相比略有增长;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2万人;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均在90%以上.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保持在近4.9%这样的低水平,就业比较充分.(摘编自«中商情报网
本文标题: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2019届高考语文必考点原创卷(PDF,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86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