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辽宁省2019中考化学试题研究题库 实验探究(pdf)
书书书实验探究题类型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实验与结论】(1)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3正确(2)验证猜想4,可选择的试剂有 。A.酚酞溶液 B.氢氧化钾溶液C.稀硫酸D.氯化钡溶液【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 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答案】【猜想与假设】NaCl、Na2CO3 【讨论与交流】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与结论】(1)错误 酚酞溶液遇中性或酸性溶液都不变色(合理即可)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合理即可) 有气泡产生(与上一空对应) (2)ACD 【拓展与应用】蒸发结晶2.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Ca(OH)2猜想三:NaOH、Na2CO3猜想四:NaOH、Na2CO3、Ca(OH)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实验验证】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 不成立(2)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猜想三成立【反思与拓展】(1)写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 。(3)登山运动员携带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写一条即可)。【答案】【猜想与假设】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验证】(1)二 (2)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拓展】(1)CaH2+2H2OCa(OH)2+2H2↑ (2)氨气 (3)携带安全(或携带方便,合理即可)3.某化学小组将少量过氧化钠(Na2O2)粉末加入盛水的试管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猜想与推理】甲同学:生成氢氧化钠乙同学:生成碳酸钠丙同学:生成氢气丁同学:生成氧气(1)显然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理由是 。【实验探究】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无现象(2) 用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3) 有氧气生成(4) 溶液变红溶液显碱性【得出结论】(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拓展】(6)根据所学知识,请你预测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硫酸铜溶液中的反应现象 。【答案】(1)违背质量守恒定律(或参加反应的物质中不含碳元素,不可能生成含碳元素的物质等) (2)无氢气生成(或丙同学猜想不正确)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取试管内的剩余物质样品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5)2Na2O2+2H2O4NaOH+O2↑ (6)有气泡产生,并产生蓝色沉淀4.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他们将少量生石灰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你与小组同学共同完成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只有CaCO3;乙同学:CaCO3和Ca(OH)2;丙同学:只有Ca(OH)2。【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讨论分析后认为丙同学的猜想错误,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与探究】为了确定固体A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甲同学猜想正确②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乙同学猜想正确【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实验①不能证明甲同学的猜想正确,理由是 ;结合实验①②,同学们最后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提出问题2】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2】丁同学:NaOH、Na2CO3;戊同学:NaOH、Ca(OH)2;己同学:NaOH。【表达与交流】(1)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不用做实验就能确定戊同学的猜想正确,理由是 。(2)该小组同学向溶液B中继续滴加适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过滤,将滤液蒸发,冷却结晶,可制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答案】【交流讨论】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与探究】有气泡产生 无色酚酞溶液(合理即可)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与上一空对应即可) 【反思与评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只能证明固体A中含有CaCO3,不能证明是否含有Ca(OH)2(表述合理即可) 【表达与交流】(1)固体中有Ca(OH)2,说明溶液为Ca(OH)2的饱和溶液,即Ca(OH)2过量,所以溶液B中一定没有Na2CO3 (2)Na2CO3类型2 物质变质类探究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猜想五:……【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该干燥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后,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由此判断,干燥剂中含有 。(2)乙同学取少量未溶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他得出的结论是样品中含有 。(3)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Ca(OH)2,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红色产生白色沉淀①方案三的实验现象是 。②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小明得出该干燥剂中含有Ca(OH)2的结论,小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③方案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确定该生石灰样品中一定有氧化钙和碳酸钙。【拓展迁移】通过探究,同学们认识到生石灰要密封保存。在实验室,浓硫酸也需要密封保存,其原因是 。【答案】【实验探究】(1)CaO (2)CaCO3 (3)①产生蓝色沉淀②干燥剂中含有CaO也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拓展迁移】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使溶剂质量增加,浓度降低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帮老师清理实验室药品时发现金属钠裸露在空气中,已失去金属光泽,由银白色变为白色,且瓶盖未盖。【提出问题】钠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什么?【作出猜想】该试剂瓶固体中含有金属单质Na和Na2O2。【查阅资料】(1)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钠(Na)O→2钠的氧化物H2→O氢氧化钠CO→2白色固体(2)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3)2Na+2H2O2NaOH+H2↑;(4)B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一】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上述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的蒸馏水 该固体中不含有金属单质Na和Na2O2【继续探究】钠在空气中放置较长时间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什么?【作出猜想】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甲组同学认为是NaOH;乙组同学认为是Na2CO3。甲、乙两组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两个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探究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组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配制成溶液,并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甲组猜想成立乙组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并向其中滴加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乙组猜想成立【交流与反思】老师与甲、乙两组同学交流,甲组同学很快发现自己设计的实验有漏洞,因为 ;乙组同学认为自己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请写出乙组同学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老师的分析,乙组同学也发现了自己设计的实验有漏洞。在老师的指导下,甲、乙两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证明了该白色固体的成分。【实验探究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白色固体配制成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 取上述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 白色固体为Na2CO3和NaOH【反思拓展】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答案】【实验探究一】无气泡产生 【实验探究二】溶液变红 稀盐酸(合理即可) 【交流与反思】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Na2CO3+2HCl2NaCl+H2O+CO2↑(与前面酸对应) 【实验探究三】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类型3 无明显现象的探究7.某兴趣小组同学发现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那么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于是他们对此展开了探究。【查阅资料】①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溶解1体积的CO2。②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有微溶物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能发生。【实验探究】小芳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集气瓶内充满CO2),并进行实验。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 ,小芳根据现象判断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小芳的实验方案 (填“严密”或“不严密”),理由是 。【拓展实验】小华同学又设计了如下所示的方案,请填写下列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CO2通入NaOH溶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讨论交流】(1)小华的实验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的目的是 。(2)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①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② 证明反应的发生。【答案】【实验探究】氯化钙溶液倒吸入左边集气瓶中,并且左边集气瓶溶液变浑浊 2NaOH+CO2Na2CO3+H2O 【反思与评价】不严密 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发生反应)也会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氯化钙溶液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 【拓展实验】有气泡产生 【讨论交流】(1)若氢
本文标题:辽宁省2019中考化学试题研究题库 实验探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8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