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Al-27N-14第I卷(选择题)(44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1.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A.脂肪、纤维素B.淀粉、油脂C.蛋白质、高级烃D.蛋白质、脂肪【答案】C【解析】【详解】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蜡烛的主要成分中烃类,故合理选项为C。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羟基的结构式:O﹣HB.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CO2的比例模型: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答案】D【解析】【详解】A.羟基的结构式:-O-H,A项错误;B.四氯化碳各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B项错误;C.CO2中C原子半径比O原子半径略大,其比例模型为,C项错误;D.乙烯中碳原子之间形成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2=CH2,D项正确;答案选D。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石油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B.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水果的催熟剂,其产量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水平C.德国科学家凯库勒从梦境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了关于苯环结构的学说D.1869年俄国化学家舍勒根据原子半径大小排列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答案】D【解析】【详解】A.石油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血液”,A正确;B.乙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是水果的催熟剂,其产量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水平,B正确;C.德国科学家凯库勒从梦境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了关于苯环结构的学说,C正确;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原子半径大小排列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舍勒是瑞典人,发现了氧气,D错误;答案选D。4.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水所含的电子数为18NAB.0.1mol/L(NH4)2SO4溶液与0.2mol/LNH4Cl溶液中的NH4+数目相同C.标准状况下,11.2LHF含有0.5NA个HF分子D.1mol氦气中含有NA个He原子【答案】D【解析】【详解】A.18g水的物质的量是1mol,H2O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1molH2O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A错误;B.缺少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微粒数目,B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HF以聚合分子存在,不能确定HF分子数目,C错误;D.1mol氦气中含有NA个He分子,由于He是单原子分子,所以1molHe分子含有NA个He原子,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CO32-=CO2↑+H2OB.氯气与烧碱溶液:Cl2+2OH-=2Cl-+H2OC.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Ba2++SO42-=BaSO4↓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答案】D【解析】【详解】A.大理石难溶于水,不能写成离子形式,A错误;B.氯气与烧碱反应产生NaCl、NaClO和水,反应原理不符合事实,B错误;C.H2SO4溶液与Ba(OH)2发生反应,除了有BaSO4沉淀生成之外,还有水生成,C错误;D.反应符合事实,离子方程式拆写符合事实,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答案】B【解析】【详解】A.非金属性BrI,则HBr比HI的热稳定性强,A错误;B.非金属性PSi,则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B正确;C.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O属于碱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不反应,C错误;D.SO2在酸性环境中能被Ba(NO3)2氧化成硫酸钡,则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只得到BaSO4白色沉淀,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由非金属性强弱来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的强弱,铝、镁、硫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7.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碱性溶液中:CO32﹣、K+、S2﹣、Na+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Mg2+、Na+、SO42﹣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中:NH4+、AlO2﹣、C1﹣、K+D.在酸性溶液中:K+、C1﹣、Fe2+、NO3﹣【答案】A【解析】【详解】A.在碱性溶液中:OH-与CO32﹣、K+、S2﹣、Na+不能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在酸性溶液中:H+与NO3﹣起HNO3作用,具有强氧化性,与Al不能反应产生氢气,B错误;C.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H+、AlO2﹣会发生反应转化为Al3+和水,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在酸性溶液中,H+、Fe2+、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8.下列有机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位于同一平面的是()A.CH2=CH—CNB.CH2=CH—CH=CH2C.D.【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烃代表物的空间构型,以及杂化类型进行分析;【详解】A、双键中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2,两个C原子和三个H原子共面,C和N之间共有叁键,C为sp杂化,该有机物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A不符合题意;B、乙烯空间构型为平面形,CH2=CH-CH=CH2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B不符合题意;C、苯空间构型为平面六边形,乙烯空间构型为平面形,苯乙烯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故C不符合题意;D、该有机物中存在甲基,甲基上C原子杂化类型为sp3,即该有机物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故D符合题意。【点睛】判断有机物的共面,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1)掌握烃代表物的空间构型;(2)可以从杂化类型上进行判断,sp杂化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型,sp2空间构型为平面形,sp3杂化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3)注意σ键可以旋转。9.下列各组物质的相互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H2、D2和T2互为同位素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系物D.(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答案】D【解析】【详解】A.H2、D2和T2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和属于甲烷的二氯代物,是一种物质,故B错误;C.金刚石、C60、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D.(CH3)2CHC2H5和CH3CH2CH(CH3)2属于同种物质2-甲基丁烷,故D正确;答案:D【点睛】“四同”的区分: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的互称;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同系物指的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组差n个CH2化合物的互称;同分异构体指的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的互称。10.下列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蒸发B.过滤C.蒸馏D.分液【答案】D【解析】【详解】A.蒸发需要的仪器为蒸发皿,不能选烧杯,A错误;B.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B错误;C.蒸馏时温度计测定馏分的温度、冷却水下进上出,则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冷却水应下口进水,C错误;D.利用分液漏斗分离分层的液体混合物,图中分液操作装置合理,D正确;故选D。11.下列变化,是通过取代反应来实现的是A.CH3CH2OH─→CH3CHOB.CH2=CH2─→CH3-CH2BrC.D.CH3COOH─→CO2【答案】C【解析】【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根据定义分析。【详解】A.乙醇被氧化为乙醛,属于氧化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乙烯双键两端的碳原子分别与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溴原子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溴乙烷,属于加成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C.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酸中的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C项符合题意;D.乙酸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2.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①酸性:HClO4HBrO4HIO4②碱性:Ba(OH)2Ca(OH)2Mg(OH)2③还原性:F—C1—Br—④稳定性:HClH2SPH3⑤熔沸点:AsH3PH3NH3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⑤【答案】A【解析】【详解】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O4HBrO4HIO4,①正确;②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由于元素的金属性BaCaMg,所以碱性:Ba(OH)2Ca(OH)2Mg(OH)2,②正确;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FClBr,所以还原性:F—C1—Br—,③错误;④元素的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所以稳定性:HClH2SPH3,④正确;⑤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使其熔沸点最高,AsH3和PH3结构相似,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就越高,所以熔沸点:NH3AsH3PH3,⑤错误;故合理说法是①②④,因此合理答案为A。13.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钿”,tián),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176117Ts【答案】D【解析】【详解】A.第七周期的0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A正确;B.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所以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B正确;C.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Ts在同族元素中处在最下方,所以Ts非金属性最弱,C正确;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的质量数是176+117=293,该核素符号是293117Ts,D错误;故选D。14.关于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B.共价化合物不可能含离子键C.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D.CaCl2含有离子键,不含共价键【答案】A【解析】【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详解】A项、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如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不含有金属离子,故A错误;B项、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B正确;C项、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D项、CaCl2是钙离子与氯离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不含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关系,注意不能根据所含元素判断化合物类型,只含非金属元素的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含有金属元素的可能是共价化合物,根据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来分析是解答关键。15.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如图的是()A.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B.灼热的炭粉与二氧化碳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合D.碳酸钙的分解【答案】A【解析】【分析】从图上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详解】A.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正确;B.灼热的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以C作为还原剂的反应,反应吸热,B错误;C.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
本文标题:四川省广安市广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9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