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Fe-56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B.相对原子质量和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答案】C【解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电子层数=周期数,则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主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与其它因素无关,C正确;正确选项C。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共价键B.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A、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一定含有共价键,A正确;B、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不仅仅是引力,B错误;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氢氧化钠,全部由共价键形成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C错误;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B。点睛:掌握化学键和含义、化合物与化学键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需要注意的是氯化铝中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另外并不是所有的物质中均存在化学键,例如稀有气体元素形成的单质。3.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②煅烧木炭取暖③固体NaOH溶于水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⑤铝热反应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④D.②④⑥【答案】B【解析】分析: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吸热反应;②煅烧木炭取暖,属于放热反应;③固体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属于物理过程;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⑤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来焊接金属,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据以上分析解答。详解: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吸热反应;②煅烧木炭取暖,属于放热反应;③固体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属于物理过程;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⑤铝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来焊接金属,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⑥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②④⑤符合题意,正确选项B。点睛: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燃烧、所有的中和反应、金属和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为: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的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焦炭和水的反应等。4.原电池中,B极逐渐变粗,A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A.A是Zn,B是Cu,C为硝酸B.A是Cu,B是Zn,C为盐酸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A是Ag,B是Fe,C为Cu(NO3)2溶液【答案】C【解析】在原电池中,一般活泼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金属被氧化)、逐渐溶解(或质量减轻);不活泼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金属析出(质量增加)或有气体放出;依据题意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即活泼性A大于B,且A能从电解质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A、正极硝酸根得到电子,电极质量不变,A错误;B、正极是铜,锌是负极,氢离子在正极放电产生氢气,B错误;C、铁是负极,银是正极,银离子得到电子,正极电极质量增加,C正确;D、铁是负极,银是正极,D错误,答案选C。点睛: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正负极的判断,判断原电池的中负极时既要考虑电极材料的性质,也需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例如镁和铝在稀硫酸形成原电池时镁是负极,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铝是负极。5.l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12C性质相同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答案】C【解析】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选项A错误;B.13C与12C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相同,选项B错误;C.15N与14N为质子数都是7,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选项C正确;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5﹣7=8,不相同,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熟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可解答。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A.HClB.NH4ClC.CCl4D.CaCl2【答案】D【解析】【详解】A.HCl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A错误;B.NH4Cl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C.CCl4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C错误;D.CaCl2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7.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关于如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Cu为负极,Zn为正极B.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C.正极反应式为Zn﹣2e﹣=Zn2+D.该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酸性减弱【答案】D【解析】【详解】A.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作正极,则Cu为正极,Zn为负极,A错误;B.原电池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B错误;C.在正极的铜表面上H+得到电子生成H2,C错误;D.由于正极铜表面H+得到电子生成H2,使溶液中c(H+)减小,溶液的酸性减弱,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8.已知反应2H2O2=2H2O+O2↑,下列条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10℃,5mL3%H2O2溶液B.10℃,5mL5%H2O2溶液C.30℃,10mL5%H2O2溶液D.30℃,5mL5%H2O2溶液且加入少量MnO2【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越高、浓度越大且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可知:A与B相比较,B浓度较大,则反应速率BA,B与C相比较,C温度较高,则反应速率CB,C与D相比较,D加入催化剂,则D反应速率最大。故合理选项是D。9.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C1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Q1+Q22Q3B.Q1+Q22Q3C.Q1+Q2Q3D.Q1+Q2Q3【答案】A【解析】【详解】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Cl-Cl键能为Q2kJ/mol,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则H-Cl键能为Q3kJ/mol,对于H2(g)+Cl2(g)=2HCl(g),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Q1kJ/mol+Q2kJ/mol-2Q3kJ/mol=(Q1+Q2-2Q3)kJ/mol。由于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Q1+Q2-2Q3)0,所以Q1+Q22Q3,故合理选项是A。10.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X,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可能是()A.H2XO3B.H2XO4C.H4XO4D.H3XO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主族元素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确定X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判断。详解:元素X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最低价是-2价,所以X的最高价是+6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2XO3中X元素化合价是+4价,A选项不符合;H2XO4中X元素化合价是+6价,B选项符合;H4XO4中X元素化合价是+4价,C选项不符合;H3XO4中X元素化合价是+5价,D选项不符合;正确选项B。点睛:掌握主族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依据是解答的关键,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除外),其中氟无正价。②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绝对值之差为0、2、4、6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ⅣA、ⅤA、ⅥA、ⅦA族。11.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该反应才能进行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答案】B【解析】A、从图像可见,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吸热,故A正确;B、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故B错误;C、从图像可见,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正确;D、反应吸热,反应物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键能之和,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B。12.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PbO2+Pb+2H2SO4=2PbSO4+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bO2是电池的负极B.电池放电时,溶液的酸性增强C.PbO2得电子,被氧化D.负极电极反应式:Pb-2e-+SO42-=PbSO4【答案】D【解析】A.PbO2得到电子,是电池的正极,A错误;B.电池放电时消耗硫酸,溶液的酸性减弱,B错误;C.PbO2得电子,被还原,C错误;D.铅是负极,失去电子,负极电极反应式:Pb-2e-+SO42-=PbSO4,D正确,答案选D。1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C.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答案】B【解析】A、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如硅元素,故A错误;B、第三周期的元素从Na到Cl最高化合价从正一价到正七价和族序数相等,故B正确;C、第一主族的所有元素最外层都为一个电子,但是H元素与Na元素性质差异很大,故C错误;D、周期表中第三纵行到第十纵行的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1个Ⅷ族)称为过渡元素,故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的元素的性质来考虑;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以此分析;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受质子数、原子半径、核外电子数等的影响,一般来说,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以此分析;周期表中第三纵行到第十纵行的元素(包括7个副族和1个Ⅷ族)称为过渡元素。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P、S、Cl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C、N、O、F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减弱D.NaOH、Mg(OH)2、Al(OH)3碱性依次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A.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则Si、P、S、C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错误;B.O、F无正价,则C、N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HF、HCl、HBr、HI稳定性依次减弱,C正确;D.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NaOH、Mg(OH)2、Al(OH)3碱性依次减弱,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5.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属于旧键断裂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氯化钠受热熔化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C.单质碘受热升华D.固态S8加热到444.6℃时变成硫蒸气S2【答案】A【解析】氯化钠受热熔化是离子键的断开电离,属物理过程;B、D均为化学变化,而C是一个物理过程,并且没有
本文标题: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9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