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
1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历史(选修)2019.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答题时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务必填涂在答题卡上。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总分为100分。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周礼中有以系家庭伦常的婚礼,以示成人之道的冠礼,有敬天事神、祈福保民的祭礼,慎终追远、显扬孝道的丧礼,也有彰明君臣大义的朝礼,敦睦诸侯邦交的聘礼等。这些周礼共同维系的主要是A.周王室安全B.宗族分封下的社会秩序C.王位世袭制D.嫡长子继承父亲的权力2.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又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但自秦以下,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的非族姓化,其名或取自“吉语”,或取自地理方位,或取自俚俗,偶有姓氏命名的,也大多与当地实际居民姓氏无关。秦以后的村落命名变化从本质上体现了A.宗法观念弱化B.专制集权强化C.风俗观念演化D.社会治理僵化3.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4.在中国古代,折扇是文人墨客们的随身之物,在折扇上题诗作画是文人的一种雅好。下图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一幅扇面。其中A.突出了圆润挺拔的书法意趣B.体现了浓墨重彩的工笔风格C.抒发了淡泊高雅的情怀追求D.秉持了自然天成的写实主张5.1864年曾国藩在江宁府学创建金陵官书局,刊印图书以经史为主,诗文次之,其对编译西方科技著作也颇为重视,刊印了《几何原本》、《重学》等书籍。曾国藩此举2A.兴办民用工业以自强求富B.重整儒学以镇压太平天国C.中西兼备以推动思想启蒙D.以中学为本辅以强国之术6.严复发表《原强》一文,指出:“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由此可见严复更主张A.倡导富国强兵B.学习西方制度C.突出中西差异D.关注民众启蒙7.梁启超述其师:“以改制言《春秋》,以三世言《春秋》者,自南海始也。改制之义立,则以为《春秋》者,绌君威而申人权,夷贵族而尚平等,去内竞而归统一,革习惯而遵法治,此南海之言也。”在梁启超看来,其师改制之旨趣在于A.终结君威B.立宪共和C.全盘西化D.启蒙维新8.1860年代至1890年代,西学中源说最为盛行,其基本观点是:西学源出于中国,是中国流传出去或从中国学去的,中国学习西学尤其是器物,是恢复自己的旧物,不是学习西方。这一时期的西学中源说,客观上有利于A.减轻引进西学的阻力B.避免中西文化的冲突C.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D.消除中西学之间差异9.1913年,康有为在《不忍》杂志上刊文:“自秦、汉已废封建,人人平等,„„一切皆听民之自由。凡人身自由,营业自由,所有权自由,集会、言论、出版、信教自由,吾皆行之久也矣。”这一言论A.证明了自由平等是我国的传统观念B.代表了这一时期思想启蒙的方向C.阐释了辛亥革命共和思想的合理性D.美化了秦汉以来的专制君主统治10.“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此言论刊载于中国近代某代表性报刊。该报刊最有可能是ABCD11.《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具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下列对该《宣言》理解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B.主张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C.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D.对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作了新解释12.1923年梁启超曾言:“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3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这段话A.解释了中体西用的局限B.表彰了辛亥革命的贡献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转型D.分析了新文化运动起因13.陈独秀在《孔教研究》中言:“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这表明陈独秀旨在A.强调孔子个人学说不合现代生活B.肯定孔教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C.否定孔教传统的是非和价值标准D.从现代生活角度重估孔教的价值14.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以儒家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但它并不仅仅是反传统主义运动,更重要的是一场现代价值的重建运动。新文化运动重建的现代价值原则主要是A.自由与法治B.民主与科学C.人权与平等D.理性与科学15.史家李剑农指出,真正社会主义团体的成立是在新文化运动发生以后,并不是说到了此时中国已经有了若干的大资本家,需要社会主义,而是到了此时受了俄国革命的刺激,新文化运动的急进分子在思想上起了变化。该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团体的成立是A.源自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D.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刺激16.1930年,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看来,与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正统观点相比较,毛泽东的“异端”观点越来越表现出“离经叛道”的趋向。当时,该“异端”观点最有可能是A.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路线B.突出强调农民对中国革命的意义C.肯定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D.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17.“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该论断出自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井冈山的斗争》C.《新民主主义论》D.《论十大关系》18.“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以支持内地工业;适当降低国防建设比重,增加经济建设费用。”这些主张最有可能出自A.《新民主主义论》B.《论人民民主专政》C.《论十大关系》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他只想让人们记住他是一个凡人,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材料中“他”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是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的核心C.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20.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A.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21.1985年邓小平接见美国企业家代表团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表明A.计划经济已经退出中国历史舞台B.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C.发展生产力是实践检验标准之一D.计划和市场是社会性质判断标准22.“他感觉自己使动力学成为成熟的科学,感觉自己空前揭露了惊人巨大的宇宙,拓宽了人类心灵和眼界„„他与开普勒共同承认哥白尼,也与牛顿共同展示了天空的法则。”材料中的“他”A.提出太阳中心说理论B.建构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C.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D.阐明了时间空间本质属性23.“经过20余年的经营,17世纪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出版了。该书对欧洲知识界心灵的影响程度,唯有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可与比拟。”材料中的“该书”A.认为时空与运动都是相对的B.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C.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D.解决了热辐射理论上的疑点24.美学家蒋勋说:“□□□□鄙弃新古典形式上的稳定,鄙弃教条式的理性,相信真诚的内在激情可以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最大潜能,也可以激发人类最高贵的情操。”最适合填入“□□□□”的文字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25.“他们拿起画笔,没有历史的包袱,没有沉重的使命;他们只是要书写愉悦的心情,描绘那些跳动在树叶、水面上的光„„他们摆脱了长久以来主宰西方美学的古典符号,他们以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时代。”最能体现“他们”这个时代绘画风格的作品是ABCD第Ⅱ卷(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合计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12分)“士”的变动与中国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立诸侯),诸侯立家(卿大夫称家臣),卿置侧室(众子,与正室嫡子相对),大夫有贰宗(次子为贰宗),士有隶子弟(士卑,不能自行分封,只能以本族子弟为隶属),庶人、工、商,各有分亲5(以亲疏为别),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五•桓公元年至二年》材料二“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从汉到清两千年间,“士”在文化与政治方面所占据的中心位置是和科举(广义的)制度分不开的。通过科举考试(特别如唐、宋以下的“进士”),“士”直接进入了权力世界的大门,„„着眼于此,我们才能抓住传统的“士”与现代知识人之间的一个关键性的区别,清末(即1905年)废止科举的重大象征意义在此便完全显露出来了。——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及春秋早期的社会分层情况,并指出这一时期“士”的地位。(4分)(2)据材料二,归纳从汉到清两千年间“士”的阶层特征,并指出推动传统的“士”阶层向现代知识人转换的关键性因素。(6分)(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士’在每一时期的变异也就是中国史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折射”这句话的理解。(2分)27.(14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长路漫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八十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近百年来大家所讨论的皆是大我的问题,无论是国家民族危机,还是中西文化之差异,皆是以群体为单位,很少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多数在探索与集体存亡有关的问题(救亡图存的迫切需要),亦即先就大我来探究,小我因而没有真正深入去发挥。——余英时《自我的失落与重建——中国现代的意义危机》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所呈现的主要特点。(4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近代中国前八十年思想文化史的相关知识,以“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与社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上,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选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梭伦改革的各项原则较其细节更为重要。梭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他把国家(注:指雅典城邦)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的法律经宗教仪节而赋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6
本文标题: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597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