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龙海二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1N-14O-16S-16Ca-20Cl-35.5Fe-56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oC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A.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C.另一种化合物为NaClD.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A.CCl4和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碳单质),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的构成元素为碳,属于非金属单质,B项错误,符合题意;C.根据原子守恒,CCl4和金属钠反应得到金刚石(碳单质),另一种化合物包括Na和Cl元素,为NaCl,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守恒定律可知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B。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纯碱、烧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类C.氨气、冰醋酸、食盐均为电解质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答案】D【解析】【详解】A.CO属于不成盐的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B.纯碱为Na2CO3,属于盐,不是碱,B项错误;C.NH3溶于水,与水生成NH3·H2O,NH3·H2O电离,属于电解质,而NH3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2-D.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D项正确;本题答案选D。3.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NO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产生NO2,气体颜色加深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冷却NO2气体,NO2部分转化为N2O4,气体颜色变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错误;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SO3会变为液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物质颜色不变;加热氯化铵晶体,物质分解产生HCl和NH3,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明显颜色变化,错误;C.木炭吸附NO2气体,发生的是物理作用,物质颜色变浅;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正确;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品红被氧化产生无色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发生反应,溶液变为血红色,错误。考点:考查物质变化与现象的判断的知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B.BaSO4难溶于水,其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极弱,所以BaSO4是弱电解质C.液溴不导电,所以溴是非电解质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CO2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A错误;B、BaSO4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所以BaSO4是强电解质,B错误;C、液溴是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D、溶液的导电性只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3-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正确。答案选D考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以及溶液导电能力的判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10gCaCO3粉末加入1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为lmol·L-1B.将100mL2mol·L-1盐酸加热蒸发至50mL,所得溶液的浓度为4mol·L-1C.将l0mLl.0mol·L-1NaCl溶液与90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浓度为0.1mol·L-1D.将10gCaO加入100mL饱和石灰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的浓度不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钙难溶于水,因此将10gCaCO3粉末加入100mL水中,所得溶液的浓度不是lmol·L-1,A错误;B、浓盐酸易挥发,因此将100mL2mol·L-1盐酸加热蒸发至50mL,所得溶液的浓度小于4mol·L-1,B错误;C、将l0mnLl.0mol·L-1NaCl溶液与90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00mL,因此溶液的浓度不是0.1mol·L-1,C错误;D、将10gCaO加入100mL饱和石灰水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由于溶液是饱和溶液,因此充分搅拌、静置并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的浓度不变,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与判断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1L1mol/L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ANB.常温常压下,8gO2含有的电子数是4NAC.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D.25℃时,1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AN【答案】B【解析】【详解】A.CO32-为弱酸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会水解,数目会减少,A项错误;B.8gO2的物质的量为8g÷32g·mol-1=0.25mol,每个O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则含有电子的-4-物质的量为0.25mol×2×8=4mol,电子数为4NA,B项正确;C.在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不能用22.4L·mol-1来计算物质的量,其物质的量不是0.1mol,C项错误;D.pH=13的Ba(OH)2溶液,OH-的浓度为0.1mol·L-1,体积为1L,则OH-的物质的量=0.1mol·L-1×1L=0.1mol,其数目为0.1NA,D项错误;本题答案选B。7.某溶液中有①NH4+、②Mg2+、③Fe2+、④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并加热时,反应生成的氨气逸出,并同时生成Mg(OH)2、Fe(OH)2沉淀和NaAlO2。Fe(OH)2沉淀在空气中不稳定,迅速氧化生成Fe(OH)3。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盐酸,则Mg(OH)2、Fe(OH)3和NaAlO2与过量酸作用分别生成MgCl2、AlCl3、FeCl3,则减少的离子主要有:NH4+和Fe2+,答案选A。考点:考查离子反应的有关判断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Ba2+、NO3-、Cl-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NH4+、C1-、SO42-C.c(Al3+)=0.1mol/L的溶液中:K+、Mg2+、SO42-、AlO2-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的溶液中:K+、Na+、CH3COO-、NO3-【答案】A【解析】Fe3+、Ba2+、NO3-、Cl-四种离子互相之间都不反应,所以可以大量共存,选项A正确。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应该显碱性,不能存在大量的铵根离子,选项B错误。铝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会发生双水解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3mol/L,说明水的电离被抑制了,而CH3COO-对于水的电离应该起到促进作用,所以选项D错误。-5-点睛:判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应该考虑如下的情况下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发生复分解反应。(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Ag+与Cl-等不能大量共存。(2)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H+与CO32-、HCO3-、S2-、HS-等不能大量共存。(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CH3COO-等因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与NH4+因生成的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ClO-、MnO4-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3、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共存:如Al3+、Fe3+与CO32-、HCO3-、S2-、HS-等。4、络合反应:如Fe3+和SCN-。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B.往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a2++CO2+H2O=CaCO3↓+2H+C.碘化亚铁溶液与足量氯气反应:2I-+Cl2=I2+2Cl-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的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答案】D【解析】【分析】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为检查反应能否发生,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详解】A项、FeO与足量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3Fe3++NO↑+5H2O,故A错误;B项、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CaCl2溶液与CO2不反应,故B错误;C项、氯气过量,溶液中亚铁离子和碘离子完全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和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I-+3Cl2=2Fe3++2I2+6Cl-,故C错误;D项、澄清石灰水与少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H2O,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涉及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6-10.某溶液中大量存在如下五种离子:NO3-、SO42-、Fe3+、H+、M,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依次为c(NO3-)︰c(SO42-)︰c(Fe3+)︰c(H+)︰c(M)=2︰3︰1︰3︰1,则M可能是()A.Cl-B.Fe2+C.Mg2+D.Ba2+【答案】C【解析】【详解】溶液为电中性,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相同,已知物质的量之比为c(NO3-)︰c(SO42-)︰c(Fe3+)︰c(H+)︰c(M)=2︰3︰1︰3︰1,相同体积的情况下,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设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3mol、1mol、3mol、1mol;则阴离子所带电荷n(NO3-)+2×n(SO42-)=2mol+2×3mol=8mol,阳离子所带电荷3×n(Fe3+)+n(H+)=3×1mol+3mol=6mol,阴离子所带电荷大于阳离子所带电荷,则M一定为阳离子,因M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电荷守恒,则离子应带2个正电荷,因Fe2+与NO3-、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又因Ba2+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则Mg2+符合要求;本题答案选C。【点睛】本题不仅考察了电荷守恒,还考察了离子共存,需要学生仔细。11.100mL0.3mol·L-1Na2SO4溶液和50mL0.2mol·L-1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20mol·L-1B.0.25mol·L-1C.0.40mol·L-1D.0.50mol·L-1【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n=cV计算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各自含有SO42-离子物质的量,两溶质含有的SO4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混合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公式c=nV来计算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详解】100mL0.3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SO42-的物质的量为:0.3mol/L×0.1L=0
本文标题: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11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