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南省某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1湖南省某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1.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C.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以能量利用率高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38.6kJ·mol-1C.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1D.1molH2完全燃烧放热142.9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ΔH=+285.8kJ·mol-13.25℃四种水溶液①HCl,②FeCl3,③KOH,④Na2CO3其PH值依次为4、4、10、10,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④=②>③=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②=④4.常温时,将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混合前:pH(CH3COOH)+pH(NaOH)=14B.混合后:c(Na+)=c(CH3COO-)+c(OH-)C.混合前:c(CH3COOH)c(NaOH)D.混合后:c(Na+)c(CH3COO-)c(OH-)c(H+)5.室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0.1mol·L-1氨水②0.1mol·L-1NH4Cl溶液③0.2mol·L-1盐酸与0.2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④0.2mol·L-1NaOH溶液与0.2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四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②③④①B.④①②③C.①④②③D.③②①④6.下列过程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500℃、30MPa2A.2N2O5(g)===4NO2(g)+O2(g)ΔH>0B.2H2(g)+O2(g)===2H2O(l)ΔH<0C.(NH4)2CO3(s)===NH4HCO3(s)+NH3(g)ΔH>0D.2CO(g)===2C(s)+O2(g)ΔH>07.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t℃时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时,AgBr的Ksp为4.9×10-13B.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C.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D.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变到b点8.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molNa2Mn5O10转移2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9.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地下钢管连接锌板B.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C.铁件镀铜D.金属护拦表面涂漆10.A、B、C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如下平衡:aA(g)+bB(g)xC(g),符合图1所示的关系(c%表示平衡混合气中产物C的百分含量,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t表示时间).在图2中,Y轴是指()A.反应物A的百分含量B.反应物B的平衡转化率C.平衡混合气的密度D.平衡混合气的总物质的量1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3A.新戊烷的结构简式:C5H12B.丙烷的比例模型: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乙烯的结构式:12.下列有机物实际存在且命名正确的是()A.2,2-二甲基丁烷B.2-甲基-5-乙基-1-己烷C.3-甲基-2-丁烯D.3,3-二甲基-2-戊烯13.能证明乙炔分子中含﹣C≡C﹣叁键的事实是()A.乙炔能使溴水褪色B.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乙炔可以跟HCl气体加成D.1mol乙炔可以和2molH2发生加成反应14.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有甲基、乙基两个支链的烷烃有()A.2种B.3种C.4种D.5种15.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但可用溴水鉴别的是()A.己烷苯B.己烯苯C.己烯甲苯D.己烷己烯16.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A.3-甲基-l,3-丁二烯和3-丁炔B.1,3-戊二烯和2-丁炔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D.2,3-二甲基-l,3-丁二烯和丙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417.近期发现,2HS是继NO、CO之后的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C.10.10molL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2)2HS与2CO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在610K时,将0.10mol2CO与0.40mol2HS充入2.5L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①2HS的平衡转化率1_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②在620K重复实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2HS的转化率21_____,该反应的_____0H。(填“”“”或“”)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2HS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填标号)。A.2HSB.2COC.COSD.2N1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1)丙烷通过脱氢反应可得丙烯。已知:①C3H8(g)→CH4(g)+C2H2(g)+H2(g)△H1=+156.6kJ/mol②C3H6(g)→CH4(g)+C2H2(g)△H2=+32.4kJ/mol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3H6(g)+H2(g)的△H=kJ/mol。(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KOH溶液。则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3)常温下,0.1mol/L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该溶液中c(H2CO3)c(CO32—)(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4)常温下,请写出0.1mol/LNa2CO3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式:;19.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5(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为。(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有关上述(2)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溶液中Na+向A极移动②若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L气体,则溶液中转移0.2mol电子③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④从A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3)该小组同学认为,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想用如图装置电解硫酸钾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钾。①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②制得的氢氧化钾溶液从出口(填写“A”、“B”、“C”、“D”)导出。20.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滴定终点的判断:溶液由。(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mL。(4)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6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平均耗用盐酸体积/mL第一次25.000.0026.15①V=__________第二次25.000.5630.30第三次25.000.2026.35②依据上表数据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计算结果取4位有效数)。21.金刚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通过下列途径制备:请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烷的分子式为,其分子中的CH2基团有个;(2)如图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其中,反应④的方程式,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3)已知烯烃能发生如下的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7
本文标题:湖南省某校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23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