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武汉外国语学校2018-2019年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4月25日下午14:00-15:30用时: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或黑色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Fe56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铁的腐蚀和食物腐败中均存在氧化还原反应B.二氧化硫可用来漂白毛和丝C.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D.最轻的金属锂是制造电池的理想物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液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3.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以产生NMR现象()A.18O、19O、24MgB.12C、31P、27AlC.第ⅤA族原子D.第3周期原子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B.同主族第四周期和第五周期原子序数都相差18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原子序数可能相差1、10、24D.元素周期表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和1个零族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丁乙丁丙丙A.若图中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当丁为一元强碱时,甲可能是NaAlO2B.若图中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当丁为一元强酸时,甲可能是NH3C.若图中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当丁为非金属单质时,丙可能是CO2D.若图中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当丁为金属单质时,丙可能是FeCl36.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苏打溶液与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Ca2++OH—+HCO3—=CaCO3↓+H2OB.少量S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OH—+SO2=HSO3—C.双氧水作脱氯剂,用于消除水中的氯气:Cl2+H2O2=2HCl+O2D.FeI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2Fe2++2I—+2Cl2=2Fe3++I2+4Cl—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B.W与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D.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8.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选项XYASO2H2SBCl2CO2CNH3CO2DSO2Cl2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第3页(共8页)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第4页(共8页)9.已知:25℃、101KPa下,固体白磷、固体红磷分别充分燃烧,放出热量如下:①P(s,白磷)+54O2(g)=14P4O10(s)放出755.2kJ的热②P(s,红磷)+54O2(g)=14P4O10(s)放出738.5kJ的热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白磷变红磷是吸热反应B.白磷、红磷都是磷的单质,相互可以自由转化,不吸热,也不放热C.等质量时,白磷比红磷具有的能量高D.等物质的量时,断开白磷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断开红磷分子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多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元素代号KLMQRTN原子半径/nm0.1830.1600.1430.1020.0890.0740.152主要化合价+1+2+3+6-2+2-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K、L、M三种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B.在RCl2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C.Q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电解质,其水溶液能够导电D.K在T单质中燃烧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11.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一节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12.0℃时,将0.1molN2O4置于1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g)。下列结论不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反应限度的是()①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②NO2的消耗速率与N2O4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⑤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⑥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⑦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A.②③⑥⑦B.①④⑧C.只有①④D.只有⑦⑧13.10mL浓度为1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量的是()A.K2SO4B.H2SO4C.CuSO4D.Na2CO314.Zn-ZnSO4-PbSO4-Pb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O2-4从右向左迁移B.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2++2e-===PbC.左边ZnSO4浓度增大,右边ZnSO4浓度不变D.若有6.5g锌溶解,有0.1molSO2-4通过离子交换膜15.2015年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放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内部用AlCl-4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铝为负极、石墨为正极B.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C.放电时的负极反应:Al-3e-+7AlCl-4===4Al2Cl-7D.充电时的阳极反应:Cn+AlCl-4-e-===CnAlCl416.铁、铜混合粉末18.0g加入到100mL5.0mol•L-1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剩余固体是铁、铜混合物B.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9.6gC.反应后溶液中n(Fe3+)=0.10molD.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75mol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第5页(共8页)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第6页(共8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17.(6分)(1)请用下列几种物质的序号.....填空:①MgCl2②Na2S③NH4NO3④K2O2⑤Ca(OH)2⑥Na2CO3⑦SiF4⑧H2O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2)X、Y是构成上述物质的元素中的两种,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1molXY2中共有38mol电子,若XY2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XY2的形成过程;若XY2为共价化合物时,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18.(9分)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种)。(3)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锌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实验溶液体积/mL溶液ABCDEF4mol·L-1H2SO4溶液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00.52.55V620H2OV7V8V9V10100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6=________,V9=________。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19.(9分)短周期的四种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四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8。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Y和Z两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W元素和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分别是各自电子层数的2倍,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1)写元素名称:X,Y,Z,W在周期表的位置是:。(2)(XZ4)2W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3)物质A是由X、Y、Z各一个原子形成的分子,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稳定结构,A分子中含的共价键类型为(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写出A分子的结构式。(4)一种绿色氧化剂B分子内含18个电子,X和Z也能形成18个电子的C分子,B能与C反应生成X的单质和一种常见氢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0.(8分)某同学取一定量的Al、Fe混合物,与2.0L极稀的HNO3充分反应,假设HNO3的还原产物全部为铵盐。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与产生的沉淀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回答问题:(1)DE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请写出Al与极稀的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D点对应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C点对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mL。(4)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mol·L-1。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第7页(共8页)高一下期中化学试题第8页(共8页)21.(8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1)将钠、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等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右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干燥管D的作用为。(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溶液的洗气瓶。22.(12分)(1)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设计一
本文标题: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PDF,无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25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