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仁寿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1月月考试题
1四川省仁寿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1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计7小题,每题4分,共计28分)1、如图(Ⅰ)表示反应:mA(g)+nB(g)pC(g)+qD(g);△H。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气体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的关系。图(Ⅱ)表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t时刻改变影响平衡的另一个条件,重新建立平衡的反应过程。由此可判断该反应中A.m+n>p+q,<0B.m+n>p+q,>0C.m+n<p+q,>0D.m+n<p+q,<02、500℃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下列说法正确的A.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浅B.平衡常数K增大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NO2的转化率变小3、在相同的条件下(500℃),有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充入1gO2和1gSO2,乙容器充入2gO2和2gSO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乙>甲B.平衡时O2的浓度:乙>甲C.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乙>甲D.化学反应速率:乙>甲4、常温下pH=11的X、Y两种碱溶液各5mL,分别稀释至5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稀释后X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Y溶液中水电离程度小B.若X为强碱,则a=9C.若X、Y都是弱碱,则a的值一定小于9D.完全中和X、Y两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稀硫酸的体积V(X)>V(Y)5、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0molA、0.10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乙图为1时刻后改变条件平衡体系中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且互不相同,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1=15s,则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mol/LB.4-t5阶段改变的条件一定为减小压强C.若该容器的容积为2L,则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molD.若5阶段,容器内A的物质的量减少了0.03mol,而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2C(g)+B(g)ΔH=+100akJ/mol6、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R(g)+2L,如图所示R%是R的体积分数,t是时间,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A.正反应吸热,L为气体B.正反应吸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C.正反应放热,L为气体D.正反应放热,L为固体或纯液体7、关于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Cl2↑+8H2O的说法正确的是A.MnCl2是氧化产物B.KMnO4在反应中被还原C.每生成22.4LCl2转移2mole-D.HCl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3二、填空题(本题共计5小题,每题16分,共计72分)8、锑(Sb)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还含有PbS、As2S3、CuO、SiO2等)为原料制备金属锑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浸出液中除含过量盐酸和SbCl5之外,还含有SbCl3、PbCl2、AsCl3、CuCl2等;②常温下:Ksp(CuS)=1.27×10-36,Ksp(PbS)=9.04×10-29;③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1)滤渣1中除了S之外,还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2)“浸出”时,Sb2S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还原”时,被Sb还原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常温下,“除铜、铅”时,Cu2+和Pb2+均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的c(S2-)不低于______;所加Na2S也不宜过多,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5)“除砷”时有H3PO3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6)“电解”时,被氧化的Sb元素与被还原的Sb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7)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由于密度的不同,在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不变。充电时,C1-向_____(填“上”或“下”)移动;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9、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下:ΔH=+88.6kJ·mol-1则M、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4(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分析,C(s)的燃烧热△H等于_____________(用△H1、△H2、△H3表示)C(s)+H2O(l)=CO(g)+H2(g);△H12CO(g)+O2(g)=2CO2(g);△H22H2(g)+O2(g)=2H2O(l);△H3(3)根据键能数据估算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________。化学键C—HC—FH—FF—F键能/(kJ·mol-1)414489565155CH4的结构如图所示(4)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石墨、铝粉和二氧化钛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煅烧,所得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4Al(s)+3TiO2(s)+3C(s)=2Al2O3(s)+3TiC(s)ΔH=-1176kJ·mol-1,则反应过程中,每转移1mol电子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10、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xA(g)+2B(s)yC(g)ΔH0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示可确定x∶y=________。(2)0~10min容器内压强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3)推测第10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第16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①减压②增大A的浓度③增大C的量④升温⑤降温⑥加催化剂(4)写出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平衡Ⅰ的平衡常数为K1,平衡Ⅱ平衡常数为K2,则K1________K2(填“>”、“=”或“<”)。11、水煤气(和)是重要燃料和化工原料,可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炭层制得: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将体系中的部分移走,平衡________(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下同)。达到平衡后,增加H2O(g)的浓度,平衡_____________3.下列事实能说明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填序号)。A.单位体积内每消耗的同时生成B.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生成的速率与消耗的速率相等D.、、的浓度相等4.某温度下,将和足量的炭充入2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则此温度下的转化率为________。12、按要求作答:(1)1.00g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放出55.6kJ的热量,计算CH4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_kJ/mol(2)4.0g硫粉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kJ热量,计算S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kJ/mol(3)已知下列反应: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H1=-870.3kJ/mol②C(s)+O2(g)=CO2(g)△H2=-393.5kJ/mol③H2(g)+1/2O2(g)=H2O(l)△H3=-285.8kJ/mol则反应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H=_____________kJ/mol化学(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D【解析】根据图1可知,在最高点之前是建立平衡的曲线,在最高点之后是平衡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可以看出,温度越高C的质量分数越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0,在图Ⅱ中,t时刻(温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都同时突然增大,所以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应该是增大压强,而此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平衡逆向移动,由此可确定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即m+n<p+q。故选D。点睛:学会分析图象。根据图1可知,在最高点之前是建立平衡的曲线,在最高点之后是平衡受温度影响的曲线,可以看出,温度越高C的质量分数越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说明该反应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图2中,t时刻(温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都同时突然增大,所以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应该是增大压强,而此时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说明平衡逆向移动,由此可确定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平衡后,向容器内再充入1molNO2,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A.容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最后比原来还要深,A错误;B.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不变,B错误;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变大,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名师点晴】关于压强对平衡状态的影响,需要明确:(1)由于压强的变化对非气态物质的浓度基本无影响,因此,当反应混合物中不存在气态物质时,压强的变化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2)气体减压或增压与溶液稀释或浓缩的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相似。(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的反应。(4)同等程度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应视为压强对平衡的影响。3、【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甲乙体积相同,可以认为乙是甲体积2倍后压缩得到。【详解】A、由于乙中的量是甲中的2倍,气体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所以乙中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正移,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增大,所以平衡后SO2的转化率:乙>甲,故A正确;B、由于乙中的量是甲中的2倍,所以反应后乙中剩余的氧气多,所以平衡后O2的浓度:乙>甲,故B正确;C、由于乙中的量是甲中的2倍,气体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所以乙中相当于增大了压强,平衡正移,所以平衡后的体积分数:甲>乙,故C错误;D、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开始时化学反应速率:乙>甲,故D正确。故选C。4、【答案】B【解析】【分析】pH=11的X、Y两种碱溶液稀释100倍后,pH都减小,碱性越强的碱,稀释后其pH变化越明显,Y减小的程度小于X,说明X的碱性大于Y,据此分析解答。【详解】pH=11的X、Y两种碱溶液稀释100倍后,pH都减小,碱性越强的碱,稀释后其pH变化越明显,由于Y减小的程度小于X,说明X的碱性大于Y。A.由图可知碱溶液稀释后溶液中c(OH-):YX,则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XY,碱溶液中的氢离子是由水电离产生,氢离子的浓度越大,说明水的电离程度就越大,因此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比Y溶液中水电离程度大,选项A错误;B.若X是强碱,碱溶液稀释100倍后,c(OH-)减小100倍,则溶液的pH减小2个单位,pH=9,选项B正确;C.若X、Y都是弱碱,由于在溶液中都存在弱碱的电离平衡,加水稀释时促进弱电解质电离,会使一部分弱碱分子再电离产生OH-,达到电离平衡时,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倍数少于100倍,所以a的值就大于9,选项C错误;D.pH相等的两种碱,Y的浓度大于X,所以等体积等pH的两种碱,消耗同浓度稀硫酸的体积V(X)<V(Y),选项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了碱稀释pH变化曲线应用的知识。明确强、弱电解质电离特点是解本题关键,
本文标题:四川省仁寿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1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29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