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m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宋宣公临终前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后来的宋穆公〉。他曾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天下通义也。”后来宋穆公投桃报李,传位给宋宣公之子与夷,甚至说出传子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穗,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的话。这反映出A.家天下制度在宋国逐渐瓦解B.宗法血缘观念扩展至宋因C.传统王位继承规则受到冲击D.礼乐制的约束功能被削弱2.秦灭六国后,六国臣民则始终怀抱着“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故国之思。起自草莽的刘邦集团,对以朝廷制御天下颇有力不从心之感,不得不借重分封之法,用在f�国并行之制。这反映出A.大一统还未成为时代趋势B.汉初实行君H国并行市IJ有合理性C.中央集权制度不适应国情D.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3.汉代监察思想把监察与普通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解决突出社会矛盾作为重要任务。刺史以“六条问事”,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例,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汉代的这种做法A.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B.强化了君主专制c.促使了监察权的扩大D.解决了社会矛盾4.南朝梁武帝在建J;J�设立主要招收寒门学子的五经馆,并且免除他们的生活费,由当时最著名的五位儒家学者负责教授学生学习儒家经典,考试及格就授予官职。这一做法A.使寒门子弟占据官场主导B.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c.目的在于实现儒学的复兴D.适应了南朝佛学的发展5.唐太宗在位元年,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杜j屯,“以多识典故”而参预朝政。在当时“会预朝政”也被视为宰相的一种称号,之后又在相位中添入“同平章事”等称号,“参预朝政”不属于三省,却位同三品。唐太宗的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A.增加及相行政权B.纠正皇帝决策失误C.提高群臣办事效率D.加强君主专制高一历史第1页共8页6.元代行省市1J下行政、贝才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因署会议即行省官员集体参与的会议,圆议结果要以与议者1lfl署的形式成为某种定议。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力,调民族关系的需要B.分化基层政权控制力C.地方官员问权力制约D.提高行政权力的需要7.曾11王军机章京的赵舆说,乾隆在出巡途中,有时于马上降旨,军机大臣奉面谕后,即命司员歇马棋拟立就,飞驰前往,赶在皇帝至行宫前进呈,名曰“赶乌敦”。“乌敦”是满语,指皇帝中途小强之“尖营”。这反映出军机处的特点是A.具有高度机密性B.行政效率相当高c.机构设置简单D.是中枢核心机构8.梭伦在军事义务方面,规定第一、第二等级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他们自备军械和军装,但不需提供马匹。他们是构成雅典军队的主要成分。这一改革A.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B.推动雅典直接民主制的确立C.确立以财产多寡为基础的军事制度D.提高了公民大会的政治权力9.公元前3世纪后,万民法的原则移用到市民法中去,罗马非公民取得市民权后,与市民法在内容上逐渐接近、融合,查士丁尼民法典颁布后,两者最终统一起来。这反映出A.罗马法具有高度灵活性B.�I马法界限逐渐被打破C.罗马法随着时代而发展D.罗马法维护了平民利益10.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的初稿之中谴责奴隶贸易,但后来在正式发布时却删掉了。1787年宪法中也没提出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内容。这一结果直接反映了下列哪一对矛盾A.北美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B.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C.邦联政府与下层普通民众D.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政府11.当要求在宪法条文中明确写上“共和国”字样的议案数度被尚未完全抛弃复辟幻想的君主派议员否决后,温和共和派瓦隆巧妙地提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这一议案终于被议会承认。这一议案可能发生在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12.德意志帝国成立后,威廉一世通过宪法坚决执行容克资产阶级联盟的路线,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的措施。他的对内政策的核心是强化普鲁士容克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最终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迅速发展。材料表明A.德意志帝国宪法符合当H才国情B.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c.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实现了转型D.统一市场使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高一历史第7百4良苦T13.材料表明.19世纪前期,中国在对英国6ll0tl005000η。.白贝4臼华lfti纺织/,/,(([口“中4白菜.,二布!fl400000300000200”。。100000吁阿’’内向∞-叫阿11Nm国-nmlt-m国--ml-m拍-om--N∞-AMNt1MhN国-∞NlRS-hNi泻兰哩Nlt的问皿-的问-Z兰--NltmNZ-问叫1’叫时面-川川ta--NMW--mlB阿三CNO|AM--z『V-E-『回【回hz-1’F-∞-。A.C.7.学者陆勇指出:“知、叮鸣叫的背离、统治合法性危机的力ll深和社会动员乏力,使晚清政府尝试通过瞅强烈品品绪,来维护王朝权威。但是‘民心可恃’背后是政府权威的流失,由民族主义动员起来的基层社会的失控,对原有社会秩序构成巨大威胁。”材料中的“民族主义动员”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戊变法运动D.“东南互保”事件18.在近代社会转刑时期,中国社会的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交政策的选择缺乏主动性,仅仅依靠外交的“均势原则”(即所谓呗夷制夷”论〉不能够成为外交理芯和政策的最佳选择。由此可见A.改革政治制度模式刻不容缓B.促进近代社会转型迫在眉睫C.转变天朝上国观念日益迫切D.建立近代外交体制势在必行19.1902年,清政府财政困难,为增加税收,责令各省“因时制宜,量为变通,并准就地设法,另行筹措”,各省趁机增税加捐。下表为浙江省当年的增税情况:省别力日税项目l.粮捐(每两加钱300文〉2.盐(每斤加钱4文)浙江3.房捐(值百抽十〉4.膏捐(售银一两收钱20文)’5.酒捐(制酒50缸缴洋文10元,每100斤售本地收捐二角,售外地加收二角该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辛丑条约》造成了清政府财政困难B.增税加捐加速了人民群众生活的贫困化c.增税力日捐极大地阻碍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D.《辛丑条约》进一步加剧了晚清社会危机20.《消室优待条例》规定:清帝称号不变,每年由民国政府给予400万,清帝仍居皇宫,以后移居颐和园,原有私产由民国政府保护等,革命派认为这一做法难以接受,汪精卫等人则认为保留的不过是“虚名”’“共和目的已达,其他枝节可以从宽”。1912年2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该条例。《消室优待条例》的通过A.体现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B.客观上促成了清帝的退位C.导致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废D.顺应了民众君主立宪要求21.1926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二大,通过了《规定最高租额及最低谷价》的决议,对地租做了一定的限制。同年10月举行的国民党中央与各省区代表联席会议,又通过了国民党政纲决议案,以‘减轻{回农{田租百分之二十五”为本党政纲。这些决议A.从根本上改变了封建土地制度B.有利于国民革命的蓬勃发展C.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D.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高一历史第4页共8页23.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院回画幅』@咽'1:?(·.-汉文帝为了反思“过失”,“及知见之所不及”,于前元二年(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高一历义第5页共8页正能直言极谏者”。十五年,又“诏诸侯王公卿君I【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土亲策之,傅纳以言”。根据《汉书.;J�错传》记载,这道诏书还明确妥求举“能直言极诛者’P等“各有人数”,说明这次举荐不仅落实,而且有具体人数要求。一-I、宪群《乡论与秩序:先秦至汉魏乡里舆论与国家关系的历史考察》材料二隋唐时期,科举考试虽有策论这一项目,但是相较于诗赋和经义而言,实在难以匹敌,故“店有诗赋设科”之称。但是,这种情彤在宋代发生重大变化,先后有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仁宗天圣年间兼以策论升降天下士:第二次是仁宗庆历年间的进士重来论和诸科大义;第三次是神宗熙宁年间的芸诗赋、贴经、墨义,专考策论和大义。可见,隋唐时期所注重的诗赋、贴经和墨义三题,在北宋时期逐渐为策论和大义所取代。尤其是策论,从“兼”到“重”再到“专”,变化最为显著,位次也逐渐才是升。一一张宇《两宋科举变革助推论史之风》材料三因此,“状元”不只意味着考试成绩最好而且还意味着己受皇帝“钦点”,在“举业”上最成功,因而政治前途最远大(相对于同科进士而言),也最为风俗所艳羡〈就科举而言)......这些,便是他们作为“状元策”作者的特殊身份与背景。一一陈选公《“状元策”论咯一一“官人文学”研究之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举荐”制度具体指的是什么,这种举荐制度选拔标准是什么。(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科举相对于唐代的变化。(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对古代社会所起的作用。(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边疆地区的发展是统一的多氏族的中国发展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东北到西南,陆地边疆地区面积超过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有十分辽阔的海疆。中国边疆问题与中国民族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国边疆地区是各少数民族主妥的聚居池,而且各民族在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发展是构成统一的多民族中国边疆的基石。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中国各边疆地区在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方面往往存在有巨大的差异,多重矛盾的叠加增加了边疆地区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历代统治者通过制定和实施治理边碌的政策,来对边碰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认真研究古代边疆政策的成败得失,对维护国家统一、氏族团结、边疆安定都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一一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氏因时期巾央政府始终权威不足,使得这一时期的国家治理缺乏足够的时空保障,也缺少足够的资条支撑,而且其相关政策往往在内外部纷争中走样变形,效能大打折扣。在这种环境下,作为国家治理一部分的氏国边疆治理,自然受到的关注和支持就更小,也缺乏必妥的资源和人员来推进具体的边疆治理,被动因循成例者多,主动调整改革者少。--摘编自袁剑《断裂政治下的边疆治理一一民国时期边疆政策实践的语境与维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边疆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边疆治理所蕴含的政治智慧。(12分〉高一历安第6页-:!SA百28.漫画是最鲜活的历史。下列四l�[lj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任选两幅,指出漫画的寓意,并分析其意义。(18分〉漫画一这两只狼齐说:孩子不要迫,我们去把疯狗口里的肉抢回来吧漫画二创作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高一历史第7页共8页1948米谷漫画·《伪金困券:这难道是我昨晚脱下的鞋子吗?》iii·‘BTA“飞$4,、、‘,,,、a董,.“可..,1··,..,漫画四1948·张汀《关起门未打死狗》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高一历史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宣公将王位传给了他的弟弟宋穆公,宋穆公将王位传给了宋宣公的儿子,二者均没有遵循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的传统规则,这反映出传统王位继承规则受到冲击,故选C项。材料仍然体现家天下观念,故A项错误。宗法血缘观念在宋宣公之前就已存在,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2.【答案】B【解析】材料显示,秦汉早期,贵族分封制仍有强大的惯性,说明刘邦
本文标题: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4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