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一历史(月考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本卷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于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2.“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两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商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联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C.家国同构局面确立D.贵族等级秩序森严3.《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世袭制C.礼乐制D.宗法制4.始皇廿八年的“峄山刻石辞”中载:“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今乃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兵不复起”主要是由于秦朝推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行省制D.皇帝制5.《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6.西汉初年,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地区被划分成15个郡,实行郡县制;对燕、赵、齐、魏、楚等地,则分封同姓子弟,实行分封制。刘邦意在()A.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政权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让郡县与王国之间相互牵制D.推动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汉武帝实行中外朝制度,任用身边侍从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官职。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A.地方势力的削弱B.三公九卿制的废除C.决策中枢的转移D.外戚和宦官的专权8.唐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经唐太宗签署下发到门下省,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可。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A.唐初皇权与相权形成权力制衡B.尚书省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C.中书省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构D.门下省具有使决策合理化的功能9.“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这说明()A.秦汉时相权范围进一步明确B.唐朝宰相的职权更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宋代分割相权导致了官僚体系的混乱D.元朝的宰相没有实权10.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B.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C.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D.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11.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官员的任用主要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12.在科举制度下,考中进士或举人,就有机会进入宫廷或地方衙门为官作吏;考中秀才,也可在乡村里当教书先生,当一名乡绅。这反映出科举制()A.造成了官员队伍的分化B.有利于社会阶层合理流动C.进一步固化了社会等级D.使儒学统治地位得到巩固13.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4.元代某学者曾这样评论行省制度:“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以下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评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元朝的行省制度具有宗法制的特点B.行省设立于京城之外的区域C.今河北、山东等地都曾经设立了行省D.行省制度有利于防止割据维护统一15.有学者认为,元朝皇帝的职责在于“慎择宰相,委任责成”,“如欲赏一人,则当询诸省台……如欲罚一人,亦当询诸省台”。此举折射出元朝()A.皇帝无为而治B.行中书省事务繁多C.相权高于君权D.中书省的权力过大16.明代嘉靖皇帝对内阁首辅的特殊地位公开表示认可,他认为“内阁掌机务辅导群臣”。高一历史·月考高一历史·月考12他在教谕内阁辅臣夏言时云:“朕之简任倚信,在卿独重,况职居辅首。”这表明明代内阁()A.作用日益重要B.有效制约了皇权C.权位高于六部D.获得了法定地位17.有学者讲明代内阁制度时说:“内外一应章奏,先由大学士看过,拿一张小签条,写出意见,送进宫里,再由皇帝细阅决定……又称‘票拟’……待皇帝自己看过,亲用红笔批下,名为‘批红’。批好拿出去,这便是正式的谕旨。”据此可知,明代()A.皇帝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内阁制度利于皇权专制加强C.中枢机构职责不断健全D.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18.史料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由此可见,清朝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涉及广泛C.机构完备,人员精干D.架空内阁,威胁皇权19.清初,以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军国大事,内阁只是作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执行机构。康熙时设立南书房,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体现了()A.军机处成为统率六部的最高机构B.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满清旧贵族被排除于国家政治之外20.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作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B.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是御史台C.明代形成的土司制度发展到清代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D.清代设置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辖21.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对华采取“敲门”“推门”和“砸门”的步骤。下列对“敲门”“推门”和“砸门”的理解正确的是()A.商品、鸦片、炮舰B.鸦片、炮舰、商品C.商品、炮舰、鸦片D.炮舰、商品、鸦片22.近代史上某次侵略战争中,外国政府对自己的谈判代表提出要“废除垄断性的广州贸易制度”。列强提出这一要求的目的是()A.增加对华商品输出的集散地B.扩大鸦片贸易掠夺更多财富C.以上海代替广州的贸易地位D.加强对清朝中央政府的控制2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24.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双方都谨慎地避免提及鸦片之未来地位问题。”下列规定属于该“条约”内容的是(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美国获得领事裁判权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25.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B.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C.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D.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26.晚清载泽说:“道光以前,财权操自户部,各省不得滥请丝毫。咸丰以后,各省用兵,大吏率多自筹,从未仰给京部。”这反映了晚清()A.民族危机加剧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C.土地兼并严重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27.1864年,京师同文馆聘请的英文教习丁韪良翻译出版了惠顿的国际法著作。当时正值普丹战争,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清政府按照惠顿著作中提到的关于领海的规则,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出清政府()A.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B.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C.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D.推动政治体制的变革28.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A.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B.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C.战前动员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D.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29.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A.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B.中日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C.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D.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富强民主30.中国是一个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的国家。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搭配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B.鸦片战争——义和团反帝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黄海海战D.《辛丑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31.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高一历史·月考高一历史·月考34高一历史·月考高一历史·月考56度。1898年,英国议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这表明英国()A.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B.维护其在华权益C.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D.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32.19世纪晚期,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道:“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要求“门户开放、机会均等”33.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A.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的态度B.表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C.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D.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34.1861年,清政府应列强要求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1901年,《辛丑条约》又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列强这样做的意图是()A.加快其瓜分中国的进程B.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C.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D.便利其对清政府的控制35.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的历史事件是()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太平天国D.中日甲午战争36.“义和团运动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了更多的反侵略勇气,但破产小农和手工业者归复自然经济的强烈愿望又使他们的眼界无法越出所处的时代。”这句话表明义和团运动的双重特征是()A.“灭洋”与“扶清”B.爱国与保守C.反帝与反封建D.正义与非正义37.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采取的态度经历了从“反蒋”到“逼蒋”再到“联蒋”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国民党反共政策
本文标题: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PDF)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5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