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移民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移民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Mg-24Fe-56Cu-64S—32I—127第Ⅰ卷(共计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78g过氧化钠晶体中,含2NA个阴离子B.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含有NA个氦原子C.在O2参与的反应中,1mol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一定是4NAD.常温下16g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NA【答案】D【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的阴离子是O22-,78g过氧化钠是1mol,其晶体中含NA个阴离子,A错误;B.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不是1mol,B错误;C.在O2参与的反应中,1molO2作氧化剂时得到的电子数不一定一定是4NA,例如氧气和钠反应生成过氧化钠,C错误;D.常温下16g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是16g=1mol16g/mol,其中氧原子数为NA,D正确。答案选D。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带电,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D.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答案】D2【解析】【详解】A、溶液、胶体粒子均能透过滤纸,故A错误;B、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胶体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nm之间,而溶液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故B错误;C、胶体是电中性的,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证明胶体中的胶粒是带电的,故C错误;D、用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溶液能通过半透膜,而胶体不能,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故D正确;故选D。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D.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ClO-、SO42-、SCN-【答案】C【解析】【详解】A、pH=1的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溶液中会将Fe2+氧化,即H+、NO3-、Fe2+不能共存,A不符合题意;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无论是在酸性溶液中,还是碱性溶液中,HCO3-都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题意;C、c(H+)/c(OH-)=1012,Kw=c(H+)·c(OH-)=10-14(常温下),则c(H+)=0.1mol·L-1,溶液呈酸性,该组离子可以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D、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含有Fe3+,Fe3+可以和SCN-发生络合反应,二者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比如1mol·L-1的HCl溶液中,c(H+)=1mol·L-1,则c(OH-)=1×10-14mol·L-1,由于溶液中OH-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故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又比如1mol·L-1的NaOH溶液中,H+全部来自于水的电离,则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4.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3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右图所示【答案】D【解析】【详解】A.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选项A不正确;B.石灰石属盐、生石灰属碱性氧化物,选项B不正确;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多属于复分解反应,也有特殊的如:硝酸溶解Fe(OH)2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正确;D.分散系属混合物,胶体是分散系里的一种。选项D正确。5.2011年9月29日,“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上太空,火箭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H3-NH-NH-CH3)和四氧化二氮(N2O4)。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CH3-NH-NH-CH3+2N2O4→2CO2+3N2+4H2O提供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燃料绿色环保,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B.该反应中N2O4是氧化剂,偏二甲肼是还原剂C.CO2是氧化产物,N2是还原产物D.每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答案】B【解析】【分析】反应中,偏二甲肼中碳和氮的化合价都升高,四氧化二氮中氮的化合价降低。【详解】A.该燃料燃烧产物是CO2、N2绿色环保,但是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及氧化剂N2O4外溢都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在该反应中N2O4中的N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偏二甲肼中的N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是还原剂,正确;C.CO2是氧化产物,N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错误;4D.每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3.2NA,错误。6.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答案】A【解析】【详解】综合分析工艺流程图可知,试剂X只能是氢氧化钠溶液,Al2O3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NaAlO2溶液,Fe2O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乙为NaAlO2溶液,沉淀为Fe2O3;Y为CO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电解熔融Al2O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综上分析正确答案为A。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L水中溶解了58.5gNaCl,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B.从1L2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L,该溶液的浓度为1mol/LC.配制500mL0.1mol·L-1的CuSO4溶液,需8.0g无水CuSO4D.中和100mL1mol/L的H2SO4溶液,需NaOH为4.0g【答案】C【解析】【详解】A,1L水为溶剂的体积而不是溶液的体积,错误;B,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错误;C,500mL0.1mol·L-1的CuS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160g/mol=8.0g,正确;D,中和100mL1mol/L的H2SO4(0.1mol)溶液,需NaOH0.2mol,质量为8.0g,错误;故选C。8.0.6mol·L-1Fe2(SO4)3和1.2mol·L-1CuSO4的混合溶液200mL,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5测得溶液中Fe2+与Cu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为()A.0.30molB.0.22molC.0.16molD.0.48mol【答案】C【解析】【详解】溶液中铁离子和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都是0.24mol。由于铜离子的氧化性弱于铁离子的,所以首先是铁离子氧化单质铁,方程式为2Fe3++Fe=3Fe2+,如果铁离子完全反应,则生成亚铁离子是0.36mol,此时溶液中Fe2+与Cu2+物质的量之比为3︰2,这说明溶液中单质铁也和铜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Cu2+=Fe2++Cu。设和铜离子反应的单质铁是x,则消耗铜离子是x,生成亚铁离子是x,所以有0x.02.34m6molol-x+=2,解得x=0.04mol,所以加入的铁粉是0.12mol+0.04mol=0.16mol,答案选C。9.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结论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B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原溶液中有I-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D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A.AB.BC.CD.D【答案】B【解析】6【详解】A.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也可能含有CO32-、SO32-、Ag+等,故A错误;B.滴加氯水和CCl4,下层溶液显紫红色说明产生了碘单质,氯水为强氧化性溶液,则溶液中存在强还原性的I-,氯气置换出了碘单质,故B正确;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有Na+,但并不能说明溶液中无K+,因为检验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故C错误;D.NH3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4+,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检验NH4+的正确操作:向原溶液中滴加几滴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存在NH4+,故D错误;故答案为B。10.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B.该物质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7个峰C.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1mol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答案】B【解析】【详解】A.该物质含有羧基、酚羟基,因此能发生缩聚反应,A正确;B.该物质分子中含有8种不同的H原子,因此其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8个峰,B错误;C.该物质含有酚羟基,遇FeCl3溶液显色,由于酚羟基是邻对位定位基,所以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1molBr2的溴水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D.羧基、酚羟基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羧基、酚羟基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NaHCO3只能与羧基发生反应。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D正确。答案选B。11.有一真空储气瓶,净重500g。在相同条件下,装满氧气后重508g,装满另一种气体X时重511g,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44B.48C.64D.71【答案】A7【解析】【详解】储气瓶净重500g.在相同条件,装满氧气后重508g,则氧气的质量为508g-500g=8g,装满某一种气体X时重511g,则X的质量为511g-500g=11g,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相等,则由n=mVV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有:832/ggmol=11/gxgmol,x=44,故选A。12.甲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中,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那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0%B.15%C.20%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详解】三种酯均符合通式CnH2nO2,即C∶H=1∶2,若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0%,则C、H两元素的质量分数之和为70%,故H的质量分数为70%×17=10%。13.由两分子乙炔聚合得到CH2=CH—C≡CH,继续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H2=CH—CCl=CH2,所得产物加成聚合后得到354g[CH2CH=CClCH2]n,则所需乙炔的质量为()A.624gB.416gC.312gD.208g【答案】D【解析】【详解】链节CH2CH=CClCH2的分子量为88.5,则n=354g88.5g=4mol,根据CH2=CH-C≡CH的结构可知,需要8mol乙炔分子,则所需乙炔的质量为8mol×26g/mol=208g,故选D。1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醋酸钠的水解反应-3CHCOO+H3O+=CH3COOH+H2O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3HCO+2-OH=CaCO3↓+2H2O+2-3COC.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CO2+H2O=C6H5OH
本文标题: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移民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56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