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1-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B.石油裂解C.石油分馏D.煤的气化【答案】C【解析】A、煤的干馏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给煤加强热使之分解,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油的裂解是深度裂化,是把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过程,是化学变化,B错误;C、石油的分馏是根据各馏分的沸点的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是物理变化,C正确;D、煤的气化是高温下煤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CO的过程,是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C。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其电子层数的3倍还多。下列关于表中六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单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B.X、Y、Z三种元素中Y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半径最大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A元素D.A单质通入NaZ溶液中,根据反应现象可证明A、Z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答案】B【解析】【分析】由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为第二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其电子层数的3倍还多,A的电子层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7,A应为F元素,则X为O元素,M为Ne元素,Y为S元素,Z为Cl元素,N为Ar元素,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A为F,M为Ne,Y为S,Z为Cl,N为Ar,则-2-A.氧元素的单质不能燃烧,为助燃剂,A错误;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X、Y、Z三种元素中S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半径最大,B正确;C.O、F无正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Cl元素,C错误;D.氟气通入NaCl溶液中,F2与水反应生成HF与O2,不能置换出氯,不能证明F、Cl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3.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A.-44.2kJ·mol-1B.+44.2kJ·mlo-1C.-330kJ·mol-1D.+330kJ·mlo-1【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条件可知如下反应:H2(g)+12O2(g)H2O(l);ΔH=-285.8kJ·mol-1①C2H4(g)+3O2(g)2CO2(g)+2H2O(l);ΔH=-1411.0kJ·mol-1②C2H5OH(l)+3O2(g)2CO2(g)+3H2O(l);ΔH=-1366.8kJ·mol-1③根据盖斯定律则②-③可得:C2H4(g)+H2O(l)C2H5OH(l);ΔH=-44.2kJ·mol-1。答案选A。4.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3-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答案】B【解析】【详解】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为-57.3kJ·mol-1,H2SO4和Ca(OH)2得到的CaSO4微溶,会产生额外的热,故A错误;B.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CO(g)+1/2O2(g)=CO2(g)ΔH=-283.0kJ/mol,再利用盖斯定律,得:2CO2(g)=2CO(g)+O2(g)H=+2×283.0kJ/mol,故B正确;C.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如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故C错误;D.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D错误。答案选B。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HCl的电子式B.CO2的电子式C.Cl-的结构示意图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1737Cl【答案】C【解析】【详解】A.HCl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中没有阴阳离子和电荷,HCl的电子式为应故A不选;B.CO2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共用两对电子,才能使碳和氧都达到稳定结构,CO2的电子式应为,故B不选;C.Cl-是氯原子得到了一个电子后形成的,其结构示意图为,故C选;D.原子符号中,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质量数,左下角的数字代表质子数,所以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的符号为3717Cl,故D不选。故选C。-4-【点睛】书写电子式时,首先要判断该物质是由离子键形成的还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如果由离子键形成,需要写出阴阳离子的符号,即有电荷和中括号,如果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则没有电荷和中括号。6.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答案】D【解析】【详解】A.生成NO的同时必然消耗NH3,如果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应为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生成xmolNH3,或单位时间内消耗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故A不选;B.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所以应为3v正(NH3)=2v逆(H2O),故B不选;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会导致各种物质浓度都降低,所以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C不选;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以用氧气和NO表示为4v正(O2)=5v逆(NO),故D选。故选D。【点睛】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一定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以用关系式表示,如4v正(O2)=5v逆(NO),但要注意的是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也可以用语言描述,需要注意的是描述的是正逆两个方向的速率,不能只有一个方向。7.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Y(gZ(g)+W(s)△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该反应的△H增大-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W在反应中是固体,固体量的增减不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和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错误;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压强不变说明到达平衡,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反应热△H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变,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不变,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8.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Y、Z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Y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M>X>Y>ZB.对应氢化物的沸点:M>Z>Y>XC.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Z>X>Y>MD.XY2与MY2溶于水都能得到对应的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给信息知,Y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则Y为氧元素;X、Y、Z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则X为氮元素,Z为氟元素;M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M为硅元素。A、根据原子半径比较原则判断,原子半径:Si>N>O>F,即M>X>Y>Z,A正确;B、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常温下为液体,沸点最高,其余氢化物均为气体,B错误;C、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元素周期律判断,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HF>H2O>NH3>SiH4,即Z>Y>X>M,C错误;D、SiO2不溶于水不能直接得到硅酸,D错误,答案选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名师点晴】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本题的易错选项是C,注意-6-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需要明确的是氢键不是化学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一般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熔沸点等。只有非金属很强的元素才能形成氢键,例如F、O、N,即HF、H2O、NH3等均能形成氢键。9.100.0mL6.0mol/LH2SO4溶液跟足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溶液B.NaHSO4(s)C.CuSO4(aq)D.水【答案】D【解析】【分析】锌是足量的,生成氢气的量取决于硫酸。反应速率和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详解】A.Na2CO3会消耗硫酸,使产生的氢气量减少,故A不选;B.NaHSO4能提供H+,不但会使产生的氢气增多,也会增大H+浓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B不选;C.加入CuSO4溶液,锌会和CuSO4反应,生成的铜附着在锌上,形成无数微小的铜锌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选;D.加水可以稀释硫酸,使H+浓度降低,使反应速率减慢,同时没有改变H+的物质的量,所以不会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D选。故选D。10.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若改变下列条件,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增大反应物浓度【答案】A【解析】【详解】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降低温度降低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只增大活化分子的浓度,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答案选A。【点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我们可以将其进-7-行归纳:。11.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1.12L的H2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答案】C【解析】【详解】A.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氢气的电极是负极,则a是负极,通入氧化剂的电极b是正极,电子从负极a沿导线流向正极b,A错误;B.b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B错误;C.温度和压强未知,导致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所以无法计算氢气体积,C错误;D.放电时,a是负极、b是正极,阳离子氢离子从负极a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D正确,答案选选D。-8-12.某容器中加入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N2+3H22NH3,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浓度分别是3mol•L-l、4mol•L-1、4mol•L-1,则反应幵始时H2的浓度是()A.5mol•L-1B.8mol•L-1C.10mol•L-1D.6.7mol•L-1【答案】C【解析】【详解】平衡时NH3的
本文标题: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675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