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云南省施甸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1云南省施甸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12月份考试高一化学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氯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氧化剂B.每生成1mol氯气,就要转移2mol电子C.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4Cl-MnCl2+2H2O+Cl2↑D.该方法是瑞典化学家舍勒最先发现的2.有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氢钠固体,向第一份中加入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将第二份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至原温度再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它们所耗用的盐酸的体积比为()A.2∶1B.1∶1C.1∶2D.4∶13.下列性质中体现了金属物理通性的是()A.铜能导电传热、有延展性B.铝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C.铁能够被磁铁磁化D.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4.某100mL溶液中含硫酸0.50mol,加入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A.0.50mol氢氧化钡B.100mL水C.0.50mol酒精D.0.50mol硫酸钠5.“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效应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⑥6.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装的是()①浓硫酸②NaOH溶液③H2O④饱和NaCl溶液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7.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2A.漂白粉是化合物B.水玻璃是纯净物C.盐酸是电解质D.纯碱不属于碱8.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CO2B.CO2→COC.CuO→CuD.H2SO4→BaSO49.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OH﹣等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B.洁净的食盐水C.含氮30%的硝酸铵(NH4NO3)D.冰、水混合物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01×105Pa时,同体积的O2和CO2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B.1mo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C.2mol任何气体体积都约为44.8L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同12.0.5LAlCl3溶液中含Cl﹣的个数为9.03×1023个,则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1B.1mol•L﹣1C.3mol•L﹣1D.1.5mol•L﹣1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剧烈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B.铁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C.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其表面出现红色的铁锈D.烤蓝是在铁制品表面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以防止铁生锈14.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错误的是()A.硝酸钾中含氯化钠杂质,除去氯化钠用降温结晶的方法B.氯化钠中含有硝酸钾杂质时用蒸发结晶的方法C.溶剂蒸发的速度越快,或浓缩后的溶液冷却得越快,析出的晶体颗粒就越小D.除去氢氧化钡试剂中的杂质碳酸钡,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315.实验室为了妥善保存硫酸亚铁溶液,常加入少量的()A.铁粉B.铜粉C.锌粉D.Fe2(SO4)316.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关于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A.有1个氧原子B.有2个氧原子C.有1个A原子D.有2个A原子17.石英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硅酸钠B.氧化铝C.二氧化硅D.单质硅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是36.5g·mol-1B.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磷酸的物质的量是0.25molC.amol水和amol二氧化碳所含分子数目相同D.2H既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又可以表示2mol氢原子19.将2.56g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铜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0.05molB.1molC.1.05molD.0.13mol20.有下列气体:①N2、②O2、③NO2、④NO、⑤CO2、⑥CO,其中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1.已知3.2g某气体中含有3.01×1022个分子,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A.16g·mol-1B.32g·mol-1C.64g·mol-1D.80g·mol-122.下面是合成氨的简要流程示意图:沿X路线回去的物质是()A.氮气和氢气B.催化剂C.氮气D.氢气23.在化学反应中铁原子容易失去2个或3个电子,因此铁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或+3价。化合物Fe3O4又写作Fe(FeO2)2,在化合物Fe(FeO2)2中,括号前和括号内铁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2、+2B.+3、+3C.+3、+2D.+2、+32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4A.金属铜B.碳酸钠晶体C.硝酸钠溶液D.熔融氯化钠25.如图所示,A处通入干燥的Cl2,关闭B阀时,C处湿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A.浓H2SO4B.NaOH溶液C.浓盐酸D.饱和NaCl溶液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27.关于次氯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属于弱酸,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氢气B.长时间放置的次氯酸溶液酸性减弱C.次氯酸见光易分解D.与氯化亚铁反应所得溶液遇硫氰化钾变红28.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单质都是固体B.金属单质都能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作还原剂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44分)29.氨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标准状况下,将500L氨气溶于水形成1L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工业上常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2)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合成硝酸的主要途径。合成的第一步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反应中的氨与氨氧化法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2NH3===2NaNH2+H2↑B.2NH3+3CuO===3Cu+N2+3H2OC.4NH3+6NO===5N2+6H2OD.HNO3+NH3===NH4NO3工业中的尾气(假设只有NO和NO2)用烧碱进行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H2O和NO+NO2+2OH﹣===□+H2O(配平该方程式)。(3)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HNO3500mL,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NO。固体完全溶解后,在所得溶液(金属阳离子只有Cu2+)中加入1L1mol·L-1的NaOH溶液使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质量为39.2g。①Cu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③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4)有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20mL,加入0.25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w(g)和Ba(OH)2溶液的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C点混合液呈中性)。则原混合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30.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得到的Cl2中会混有HCl,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根据甲同学的示意图,所需实验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装置②→。(2)装置②中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3)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为。6(4)装置③中Cu的作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设计仍然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此,乙同学提出气体通入装置①之前,要加装一个检验装置⑤,以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你认为装置⑤应放入。(6)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紫色石蕊试液,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31.如图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制备气体并进行某些物质的检验和性质实验的装置,A是制备气体的装置,C、D、E、F中盛装的液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试回答:(1)如果A中的固体物质是碳,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浓硫酸,试写出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若要检验生成的产物,则B、C、D、E、F中应分别加入的试剂为、、、、,E中试剂和C中相同,E中试剂所起的作用,B装置除可检出某产物外,还可起到作用。(2)若进行上述实验时在F中得到10.0g固体,则A中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个。32.(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A.铁B.铝C.铂D.玻璃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7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5)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①NO的体积为________L,NO2的体积为________L。②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33.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8答案1.C2.B3.A4.D5.C6.C7.D8.A9.B10.D11.A12.B13.D14.D15.A16.A17.C18.D19.D20.A21.C22.A23.D24.D25.B26.B27.B28.C29.(1)22.3SO2+2NH3•H2O===(NH4)2SO3+H2O[或SO2+2NH3+H2O===(NH4)2SO3](2)4N
本文标题:云南省施甸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09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