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25页)2017-2018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一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9小题)1.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3gC和8gO2生成11gCO2B.2gC和4gO2生成6gCO2C.4gC和5gO2生成9gCO2D.5gC和9gO2生成14gCO2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1812240反应后质量(g)未测42215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物质Y一定是单质C.反应中Q、Y的质量比为5:6D.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3g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则该有机物中()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只含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4.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B.淀粉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等于生成的氧气质量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多越好第2页(共25页)5.煤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还会同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由此得到的关于煤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O、S元素B.一定含有C、S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S元素D.一定含有C、H、S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加热一段时间过程中,开口向上的试管中各物质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一定有气体产生B.在该反应中,乙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2KClO32KCl+3O2↑D.在反应时间为t1时反应停止7.截至2017年9月29日,我国已进行了266次航天发射。发射火箭常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B.CO2C.CH2OD.CH48.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第3页(共25页)A.充分反应后,乙的质量+丙的质量=甲的质量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的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反映了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9.在试管中装入ag高猛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为bg,再往试管中加入cg氯酸钾,继续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d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c﹣d)gB.(a+c﹣b﹣d)gC.(a﹣d)gD.(b﹣d)g10.加热15.8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6%,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3.2gB.1.6gC.2.4gD.0.8g11.一定条件下,4.8克甲烷(CH4))与16.0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克水,4.4克二氧化碳和物质X,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可能含有氢元素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的质量为6.4克D.X含碳、氧元素1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种类.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⑤13.2.3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2gC.该物质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0.3gD.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第4页(共25页)14.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7.819.2000反应后质量/g0013.25.4m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表中m的值为8.4B.生产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C.物质X由碳、氧元素组成D.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15.在化学反应2H2O2H2↑+O2↑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元素化合价B.物质的质量总和C.元素种类D.各种原子的数目16.密闭容器内有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2205反应后质量/ga12815A.反应后a值为3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2:3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17.某有机物9.2g完全燃烧,要耗氧气19.2g,生成二氧化碳17.6g,水10.8g试判断该有机物组成()A.只含有C、H元素B.含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D.一定含O元素,可能含有C、H元素第5页(共25页)18.现有16g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一定是氧化物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9.神州十一号飞船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物质X和双氧水,当它们混合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强大推动力,有关的化学反应为:X+2H2O2=N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N2H4B.N2O4C.NH3D.NO2二.多选题(共1小题)20.对于“1+1是否一定等于2”的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1mL的水与1mL的酒精混合,所得体积等于2mLB.将lkg的铜粉和lkg的铁粉混合,所得质量等于2kg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所形成的液体的质量等于2g三.解答题(共10小题)2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如图为硼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的质子数为;(2)硼酸有消炎作用,已知硼酸根离子符号为BO33﹣,则硼酸的化学式为。(3)硼和水在高温下的反应为:2B+6H2O2B(OH)3+3X,推算X的化学式为。22.水的净化、使用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空白。(1)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可用的操作方法,若得到的水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写一条即可)第6页(共25页)(2)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使用软水,常用加入来区分硬水还是软水,如果是硬水可通过降低自来水的硬度。(3)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23.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镁在氮气中燃烧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组成这种固体的元素是.(2)工业制硫酸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化学变化:4FeS2+11O22Fe2O3+8X,则X的化学式为.(3)在化学反应Fe+CuSO4=Cu+FeSO4中,每个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变成亚铁离子,每个铜离子2个电子,变成铜原子(4)将35g氯酸钾与5g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0g,则生成氧气质量为.24.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或动手,会启迪你的智慧.以下几个实验是老师,或是你亲自做过的,请你按要求填写合理解释或现象.(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指向(填“a方向”、“b方向”或“O”),其原因是:(2)已知m1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2g氧化镁(不考虑其他反应),m1m2.(用“>”、“<”、“=”填写)小西在实验室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m1>m2.原因是(3)实验室经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少量氢气,你触摸试管底部,感觉,反应结束后试管中剩余锌粒呈颜色.第7页(共25页)2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现象: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粉的质量增大.26.某些所谓的“气功大师”说,他发功后可以“点铝成金”,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违反科学之处.27.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为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称物品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①调游码②放称量纸③称量物放左盘④调零点⑤加质量大的砝码⑥加质量小的砝码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②③⑤⑥①C.④⑤⑥①②③(2)在小烧杯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加入铁钉,称量总质量为m1,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m2(填“=”“>”“<”).(3)如图2装置中,称量小烧杯中所有物质的质量m1,然后将小烧杯中的碳酸钠与盐酸完全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发生了一段时间后,再称量小烧杯及烧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m2,则m1m2(填“=”“>”“<”).其原因为.(4)在4A+5B=4C+6D的反应中,C、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5:9,若有1.7gA与B完全反应生成3gC,则B和C的质量比为.28.(1)点燃蜡烛后,电子秤示数逐渐減小.蜡烛减小的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最终杯中液面(填“高于”“等于”或“低于”)碗中液面.第8页(共25页)29.前几年,某些杂志上曾报道过“水变成油”的新闻,后来经证实,这不过只是一场闹剧而已(油主要是有一些含碳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混合而成的),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说明一下水为什么不能变成油?30.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2Mg+O22MgO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如图1表示,则m2与m1之差表示的质量.(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第9页(共25页)2017-2018学年北京课改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第一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9小题)1.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3gC和8gO2生成11gCO2B.2gC和4gO2生成6gCO2C.4gC和5gO2生成9gCO2D.5gC和9gO2生成14gCO2【解答】解:由化学方程式C+O2CO2能够可知:每有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化合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即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之比=3:8:11;A、由3gC和8gO2恰好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11gCO2,故A正确;B、由于2g碳与4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只有1.5g碳参加了反应,所以生成5.5g二氧化碳,故B错误;C、由于4g碳与5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C错误;D、由于5g碳与9g氧气反应时,碳过量,所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不能直接相加,故D错误。故选:A。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1812240反应后质量(g)未测42215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物质Y一定是单质第10页(共25页)C.反应中Q、Y的质量比为5:6D.反应后物质X的质量为13g【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未测值为m,则可列式:18+12+2+40=m+42+2+15,解得m=13;A、物质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章 第一节 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48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