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28页)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出行少乘交通工具,多走路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2.“低碳生活”是指工作生活中所耗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多用一次性消费品C.购物自带环保布袋,不用塑料袋D.推广使用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3.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确定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其核心内容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下列有关减少气体的释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下列有关减少生活中碳的耗用量即“碳足迹”(如图所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家庭电路长期处于待机状态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得很低D.晚上习惯于把家庭所有的灯都打开4.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理论的是()第2页(共28页)A.垃圾分类回收B.使用一次性筷子C.污水随意排放D.雾霾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无关5.下列物质被俗称为干冰的是()A.固态的水B.固态的氧气C.固态的二氧化碳D.固态的氮气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见图),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B.C.D.7.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横杆向右倾斜B.第3页(共28页)液体浑浊、瓶略扁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D.液体变红色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B.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C.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第4页(共28页)D.将二氧化碳倒入一侧的“空”纸袋中9.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地壳中氢元素含量最高B.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能致人死亡,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C.食物的腐烂、煤炭燃烧都属于缓慢氧化D.石墨是黑色质软的固体,用于制作铅笔芯10.下列客观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品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为CO2溶于水生成酸C用墨绘制的字画能长久保存而不褪色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D在压强不变时,气体的体积热胀冷缩分子之间的间隔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A.AB.BC.CD.D11.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无色溶液后放入集气瓶中,小花变成红色,则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氨气D.甲烷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CO2体积分数达到10%,会导致人呼吸停止,因此,二氧化碳有毒性B.碳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木炭的吸附作用比活性炭强13.用CO2和NH3合成尿素[CO(NH2)2]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其反应第5页(共28页)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中有4个氢原子B.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如果有1个二氧化碳分子反应必然生成一个尿素分子D.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和水中的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14.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要吸热C.蜡烛一吹就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着火点D.鱼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冷开水中没有氧气15.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A.能够用CO2灭火利用了它没有可燃性也没有助燃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B.“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可进行人工降雨D.CO2过多会使人窒息死亡是因为CO2有毒16.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A.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B.大气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有利D.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光作用越强17.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A.二氧化碳B.单质碳C.碳元素D.所有含碳化合物18.关于CO2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O2会造成酸雨B.CO2由1个碳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C.汽水中部分CO2与水反应生成了H2CO3D.CO2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第6页(共28页)19.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A.O2B.N2C.COD.CO220.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衰竭,是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其中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A.CO2B.SO2C.NO2D.CO二.填空题(共10小题)21.一般说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自然界里,既有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也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请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1)消耗二氧化碳;(2)产生二氧化碳.22.“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类物质转化,CO2在转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图是这种作用的具体体现之一(1)如果A是葡萄糖(C6H12O6),它的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碳”是指(选填“单质”“元素”“原子”)(3)某有机物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A+3O22CO2+4H2O,则A的化学式是(4)碳酸钾是无机盐,写出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如图所示,向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体积的水,所观察到的现象是。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导致瓶内气压变小。24.取一个吹足气的小气球,放在烧杯或小塑料桶里,通入足够浓度的二氧化碳。第7页(共28页)一会儿,小气球就乖乖上浮,悬在烧杯中央(如图)。这是为什么?。25.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气体,小林组织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五个实验探究其性质.(1)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一段时间后,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3)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这利用了二氧化碳(填字母)的性质.A.密度比空气大B.不可燃C.不支持燃烧D.不供给呼吸(4)下列关于实验丁、戊说法正确的有.A.戊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B.戊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C.对比丁和戊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D.向丁中继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丁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26.炎炎夏日,打开一瓶汽水.倒入杯中,看到冒泡,喝上一口,清爽凉快.如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品名XX雪碧汽水(清爽柠檬味)配料碳酸水、白砂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保质期18个月注意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1)打开汽水瓶盖,观察到有气泡逸出.你认为该气体是.第8页(共28页)(2)证明汽水中含有该气体,下列做法合理的是.27.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从“物质性质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1)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因此可作(填用途).(2)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3)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填序号).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②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2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氧气②干冰③金刚石④石油,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2)可做燃料的是(3)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29.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①二氧化碳增多造成,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1)写出日常生活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从自然界碳循环的角度,你认为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是.(填序号)第9页(共28页)A.大量燃烧石油和煤B.大面积砍伐森林C.大量煅烧石灰石D.淡水不断减少(3)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许多市民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晚上熄灯一小时.下列说法与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不相符合的是A.节约能源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C.欣赏城市夜景D.关注全球气候.30.低碳生活能减少能源消耗,从而节约资源、减少CO2的排放.(1)下列做法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填字母).A.使用节能灯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C.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2)近年来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3)从火力发电厂的尾气中捕捉的CO2纯度很高,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还可用于;CO2还可以被封存在地下咸水层,最终转化为固态碳酸盐.(4)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O2与H2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H2O,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第10页(共28页)2017-2018学年鲁教新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第三节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有答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出行少乘交通工具,多走路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解答】解:A.出行少乘交通工具,多走路,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故符合这一理念;B.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空气,不符合这一理念;C.用废旧报纸制作铅笔杆节约了资源,减少了树木的砍伐,符合这一理念;D.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既能节约用水,又能节约能源,符合这一理念。故选:B。2.“低碳生活”是指工作生活中所耗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B.多用一次性消费品C.购物自带环保布袋,不用塑料袋D.推广使用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等【解答】解:A、多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也就减少了使用碳墨,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B、多用一次性消费品,属于浪费资源,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符合题意;C、购物自带环保布袋,不用塑料袋,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属于“低碳生活”第11页(共28页)方式,故不符合题意;D、将普通灯改为节能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属于节约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属于“低碳生活”方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确定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其核心内容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下列有关减少气体的释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下列有关减少生活中碳的耗用量即“碳足迹”(如图所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家庭电路长期处于待机状态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得很低D.晚上习惯于把家庭所有的灯都打开【解答】解;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减少碳的消耗,符合故A正确;B.家庭电路长期处于待机状态,造成能源浪费,不符合故B错误;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得很低,造成能源浪费,不符合故C错误;D.晚上习惯于把家庭所有的灯都打开,造成能源浪费,不符合故D错误;故选:A。4.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理论的是()A.垃圾分类回收B.使用一次性筷子C.污水随意排放D.雾霾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无关【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资源和能源,符合“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第12页(共28页)的做法,故A正确;B、一次性碗筷,浪费了资源,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故B错误;C、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不符合
本文标题: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章 燃烧与燃料 第三节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难度偏大尖子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48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