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寺院居士管理制度第一条:中国佛教的礼仪制度中国佛教的仪规制度中国佛教的仪规制度源远流长,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传承中华文明贡献了力量。曾经有位士大夫感叹世上礼乐崩坏,当他参加佛寺的一个法会,看到了庄严肃穆的宗教仪式时,无限佩服地说:“三代礼乐尽在释教。”意思是说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被佛门继承下来了。中国佛教仪规制度建立者是东晋时期的道安法师,他结合印度佛教和中国的人文风俗特点,制定了《僧尼规范》,从三方面对僧人的日常生活做了具体的规定:一、僧人行香、定座、讲经的仪规(讲经仪);二、僧人每天六时行道、饮食、唱导的仪规(即课诵斋粥仪);三、僧人在戒律方面布萨、诵戒、差使和悔过的仪规(即道场忏法仪)。后来唐代百丈怀海禅师根据禅宗寺院的特点,又制定了《百丈清规》。这套清规在元代经过朝廷主持重修颁敕,成为所有寺院共同遵守的仪规制度,一直流传到现在。不过各个寺院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在每个寺院都能看到的《共住规约》等。一般地说,中国佛教是戒律和清规制度并行的,而实际日常生活中清规制度应用的时候比较多。佛门仪规有很多如受戒仪规、放生仪规、念诵仪规及各种法会仪规。当然,我们在这里着重介绍的是汉传佛教,南传和藏传佛教不作为重点。下面从僧人的称谓和衣食住行说起。一、姓名僧人割亲弃爱,离俗出家,姓名也和在家时不同,有自己的特点:姓氏,在中国古代,“姓”和“氏”本来不是一回事,到汉代二者混同在一起,统称为“姓”或“姓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你贵姓?”的“姓”了。世俗之人姓氏各个不同,有百家姓、千家姓之说,而汉传佛教的出家人却只有一个共同的姓,即“释”。其实在佛教刚传来中国的时候,僧人并非姓“释”,还是以俗姓为姓,如严佛调、朱士行。后来,中国人拜从天竺和西域来华的高僧出家为僧,就以师姓为姓了,如支道林、竺法潜、康法畅、帛法祖等。僧人姓“释’是道安法师提倡的。道安法师看到僧人都是依师为姓,姓氏各不相同,认为释迦牟尼是我们僧人共同的根本大师,大家应该以释迦牟尼佛的姓氏为姓,于是就提倡以“释”为姓,即释迦牟尼佛的“释迦”的简称。古代印度和中国不同,有独特的种姓制度,该制度规定把人分成四种:一、婆罗门,从事祭祀活动,掌握神权;二、刹帝利是王公贵族,掌握世俗权利;三、吠舍是从事商品交易活动的商人;四、首陀罗是贱民,从事所有繁重的体力劳动侍奉前三种人。佛陀的种姓是刹帝利,因为佛陀累劫修行,根据不同时候的应化因缘,他还有五种别姓:一、瞿昙,又译作瞿答摩、瞿昙弥、乔答摩、乔达摩。佛陀没有出家前的名字就叫做“乔答摩·悉达多”,这是佛陀的根本姓名;二是甘蔗:三是日种;四是舍夷;五是释迦,释迦应该是佛陀的族姓,他成佛以后,家族的人以他为荣,称他为“释迦牟尼佛”,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陀的出家弟子也称沙门释子,所以道安法师提倡僧人姓“释”,逐渐为后人遵从,直到现在,海内外的华人僧侣都是以“释”为姓的。法名,出家僧人的法名由剃度师父所赐,在家居士的法名由证授皈依师父所赐。《广弘明集》二十八曰:“菩萨戒弟子法名慧炬。”《观经灵芝疏》载阿弥陀佛无量劫前为王子时弃国出家,法名法藏,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唐高僧传·僧迁传》载:“等观即梁明帝之法名也”,梁明帝皈依佛教后的法名是等观。中国佛教出家僧侣的法名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规律的,后来应该是模仿世俗的谱牒传统,佛教天台、华严、律宗、禅宗形成了自己的“宗派源流诀”,即法名都是两个字,第一个字是按照“歌诀”上起的,同一个师父的弟子第一个字都相同,第二个字各自不同,以示同而有别。世俗有“家谱”,佛门有“宗谱’。最典型的是禅宗,五家法脉都有各自的“宗派源流诀”。出家人相见,互问法名和宗派,往往就知道彼此的辈分了。清朝末年以来宗派分布情况有“临半边,曹一角,毗卢派没地方找”之说,指的是天下寺院临济宗独盛,曹洞宗次之,毗卢派再次之,而沩仰、云门和法眼则久已失传。近代虚云禅师一肩担五家法脉,后三家方得延续,传灯无尽,功德无量,实为古今禅林之盛事。临济宗自义玄禅师在临济寺开宗立派以来流传最广,祖师辈出,流派也很多,许多知名的大师都制定自己的“宗派源流诀”,现在临济宗流传最多的是这样的四十八字诀:智慧清净,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唯传法印,证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继祖宗。太虚法师法名唯心,在临济门下出家,师父士达,法名弘量(弘和宏在禅宗法派歌诀中往往通用)。太虚是字,大师以表字行世。其剃度弟子大慈法名传心、大觉法名传佛,这种起名方法是依照“唯传法印”这句歌诀1。又如南华禅寺已故方丈唯因法师,他的弟子是“传”字辈,再传弟子是“法”字辈,第四代就应该是“印”字辈。曹洞宗虽没有临济宗势大,但也流传甚广,历史上云居道膺、万松行秀对曹洞宗的弘传都居功至伟,云居山、少林寺都是曹洞宗有名的祖庭。圆瑛法师也是以表字行世,他在曹洞门下出家,法名今悟2。是依曹洞法派偈子:“慧元道大兴,法界一鼎新。通天并彻地,耀古复腾今”。今悟之今,即第二十字。今字下又续二十字“今日禅宗振,宏开洞上传。正中妙挟旨,虚融照独圆”。圆瑛法师剃度弟子即按“日”起法名,再传弟子是“禅”字,依此类推,代代相传。另外,嗣法时法主和尚要按法派给嗣法者起一个法名,密教真宗受戒时要给受戒者起一个“戒名”。僧人起名多用“慈,悲、禅、定、玄、妙、空、常、智、慧、无、觉、悟、性、相、道、德、宗、法、中、圆”等字眼,所以,一望可知。出家僧侣的姓名是:释十法名:在家居士姓氏不变,姓名(一般只在佛门内相称)是:俗姓+法名。二、称谓佛教徒包括出家信徒和在家信徒,他们有一些不同于社会上普通人的独特称呼,这里介绍一下。沙门,梵语音译,又译作桑门,最初是印度对婆罗门之外那些舍弃恩爱离家修道出家人的一种称呼,汉语的意思是勤息,即勤修善晶,息灭诸恶,也有勤修善法趣向涅的意思。古印度婆罗门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后来出现了向婆罗门教特权提出挑战的思想潮流,称为沙门思潮。佛教也是沙门思潮的一种,佛弟子也称沙门释子。在中国则专指佛教出家人为沙门,《瑜伽师地论》说有四种沙门:一是胜道沙门,这种沙门与佛相等,佛陀也被人们尊称为大沙门;二是说道沙门,即演说佛教正法的沙门;三是活道沙门,依佛门为生,修行善法;四是污道沙门,指那些在佛门修不善法、行邪道的僧人。比丘,梵语音译,也有译为宓刍,意思是乞士,除馑男,是出家后受具足戒的年满二十岁男性出家人的通称,不过中国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在受具足戒的时候年龄都不满二十岁。比丘含有三义,即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会群众乞化饮食,以资维持色身,一面又向十方诸佛乞求佛法,以资长养法身慧命。二、破恶,此恶是指心中的种种烦恼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学,扑灭贪嗔痴等烦恼,以便达到了生脱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众生皆为魔子魔孙,永远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却在跳出三界,以解脱为期,大家都很认真修行,不为天魔外道所扰乱,于是魔宫震动,魔王怖畏起来,故谓之怖魔。有四种比丘:一是毕竟道比丘,即阿罗汉,佛陀也被尊称为大阿罗汉;二施示道比丘,指三果罗汉;三是受道比丘,指初果罗汉;四是污道比丘,指那些破戒比丘。现在指佛教出家后受具足戒的男众,比丘尼,女子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又译作宓刍尼。梵语尼者,显女性之声也。因之比丘为男僧,比丘尼为女僧。《慧琳音义》二曰:“宓刍尼义说同上,出家女之总名,尼例声明即女声也。”以阿难恳请初度佛之姨母大爱道为僧,是为比丘尼之始,西晋洛阳竹林寺净检是中国比丘尼之始。比丘尼的出现较比丘晚些,但也有很多同比丘一样证得罗汉果。除受持的具足戒外,佛陀根据女性的特点和僧团的情况,又为她们制定了对比丘尊敬的“八敬法”。沙弥,旧译息慈、息恶、行慈、求寂,即息恶和行慈的意思,又译作勤策,即为比丘勤加策励的对象,要与比丘住在一起。指那些刚进入佛门剃度后还没有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受持沙弥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酒、不著香花鬟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不非时食、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按年龄划分沙弥有三类:七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谓其只能驱逐乌鸟。十四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的地位。二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谓在此年龄内,本来应居比丘位,但以缘未及,故尚称沙弥的名字。这是古代的说法了,现在一般十八岁成年以后才能允许出家为沙弥。沙弥尼,女性之沙弥也,意思为勤策女,是比丘尼勤加策励的对象,要与比丘尼住在一起。也受持沙弥十戒,地位与沙弥相当。式叉摩那尼,也作式叉摩那、式叉、式叉摩尼,旧译学法女,新译正学女。是出家女众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在出家众中位置处在比丘尼之下沙弥尼之上。沙弥尼想受具足戒者,应该在两年之间修学和接受观察,为受比丘尼戒作准备,也看她们是否有孕在身,这就是式叉摩那。在这两年之间,除了严持沙弥十戒之外,还要遵守六法:不与染污心男子身相触,不能盗窃四钱以下乃至一草一木,不能故意杀生害命:小妄语也不能犯;不能非时食,不能饮酒。如果这些都合格了,两年以后就可以受具足戒了。以上就是佛教的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也可称为出家男女二众。优婆塞,旧称伊蒲塞,也音译为邬波索迦、优波娑迦、优婆娑柯、邬波塞迦、邬波素迦等。译曰清信士、近事男或善宿男等,亲近奉事佛法僧三宝的意思。总称受持三皈五戒的男子为优婆塞。《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邬波索迦,亦云优婆娑柯,受三归住五戒者。优婆,此云受。娑柯,此云男。”《希麟音义》五日:“邬波塞迦,旧云优婆塞,新云邬波索迦。邬波,此云近。迦,此云事。索,即男声也。即近事男也。谓亲近承事三宝者故云。”《涅经》八日:“归依于佛者,真名优婆塞。”优婆夷,旧称优波夷,优婆斯。也音译为邬婆斯迦,邬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女,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事三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女子。《净名疏》曰:“优婆夷,此云清净女。”《玄应音义》二十一日:“邬波斯迦,或言优波赐迦,此云近善女。”《慧琳音义》十三日:“邬波斯迦,唐言近善女,或言近事女。”《华严疏》六十二曰:“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在俗之信女也)。”以上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合称佛教七众弟子,也称出家在家男女四众弟子。另外,对出家人的称呼还有: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思是和合众,四人以上为众。广义上包括在家男女居士二众和出家五众,现在一般指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和沙弥尼。出家人都是来自不同家庭,必须遵循和合的原则,即僧伽的本意。本意包括两重意思:一理合,即遵循佛教教义,以涅檠解脱为目的,二事合,有六个方面: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义和同悦、利和同均。与僧人称呼相关者有僧徒、僧侣、僧众、僧衲、僧家、贫僧。可见僧已成为佛教出家人统称,虽然原则上四名以上出家人方可称为僧,现在个别的僧人也称为僧。有时为了与女性出家人相区别,俗称比丘为僧或大僧,称比丘尼为尼或二僧。行者,行者有二意:一、《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今详。若此方行者也。”指的是那些想出家,但还没剃度,在寺院中修行的人,二、在佛经中多呼修行佛法的人为行者,行是所修二种行:者即五蕴假者是能修行之人。凡十六岁以上修行佛法的人,就可以呼其为行者。意思是男子长到八岁牙齿就换齐了,到十六岁的时候,身体和精神都比较健全了,因为他愿意信奉佛法,忍辱精进,修习清净梵行就是一个行者了。行者在东晋的时候已经有了,如庐山东林寺慧远大师座下就有一位辟蛇行者。不过,行者作为出家人一个阶段的名称,得到广泛应用,还是在宋代以后。宋代把出家(童行)和得度(沙弥)区分开来,俗人想要出家为僧,在允许进寺以后,必须先成为童行。寺内还专门辟有童行堂(或行堂),童行要接受成为一个沙弥所必要的诵经和践行诸法仪式的训练,同时还要做寺内的杂役,分别被叫做方丈行者、客堂行者、堂司行者、监作行者等3。在经过考验合格以后,才能剃度为沙弥。行者这种称呼,像式叉摩那尼一样,已经不为所见了。现在出家为僧,一般人寺以后,有个“发心”阶段,发心阶段如果合格,那么就可以剃度为僧了,但是,发心的
本文标题:寺院居士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75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