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第一章:班级文化建设我的班级文化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班级文化的重要价值,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使之内化、升华为信念和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我从这三个方面来谈谈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具体做法。一、优化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前提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1、细心布置营造,让墙壁会“说话”我们班教室左、右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了名言条幅“劝君惜取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持之以恒山能移,脚踏实地还让路”,从而营造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励同学们不断地拼搏、进取。在教室的左后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对文科班的学生有好处。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奖状区和学习园地区,努力成果一一展现,看到张贴的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大家热爱班级的情感,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班级的南墙上悬挂《班级日志》,不仅可以宣传集体的活动,还让学生在其中写出自己的感受或心语,以此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营造坦诚、轻松的交往环境。2、利用门贴桌贴,让文字来改造人开学之初,有些学生进出教室关门的声音比较大,影响了学习质量,为了改变这个现象,我们设计门贴,外面是:请进!请静!!门内是:轻声关门!发现贴了门标语后,那些老是忘记而关门很重的人,现在轻声关门了。记得有一个故事讲到一家外国商品的促销很成功,但他没有花费巨资,而仅仅是利用了桌子文化,在人们吃饭的时候,自然地看到张贴在桌上的商品信息,从而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对于学生也一样,可以写一些鼓励自己的简短语言去勉励自己。当然了,不是刻在桌上,而是用一些小的便利贴,这样也可以根据情形的不同而变换这些目标或语言。3、充分享用资源,让板报来培育人好的黑板报能够起到很大的促动作用,因此每期黑板报的设计我们也是煞费苦心,全体学生出主意,班干部们再综合,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开学之初,在我的建议下,买了一块白板,每天登记常规考评的情况,以及班级里学生的生日祝福语。考虑到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利用这块板,让学生写“一日寄语”等,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相互的沟通。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让学生倍感温暖。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比较稳定。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二、创建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环境--保障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1、要建立一个好的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行”,才能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班风。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并辅之以品德考核暨纪律量化标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2、要大胆实行新的班级管理体制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学生的自我约束力,班干部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一种“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错误观念,及时制定了“值日班长责任制度”(每天设班长一人,具体负责当天的行为规范等常规事务),为使班级工作良性运转,配套推行了“班委轮换制”(班干、组长、科代表每学期调整一次,可民主选举,也可毛遂自荐),并建立了相关的自律小组负责制度,做到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月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建设,而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氛围,在活动中互助互爱。三、营造班级精神文化环境--灵魂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古人云:蓬生府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班级建设和学生个性的社会化都有重要的影响。为此,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创建班级文化的重要价值,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级文化建设就是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从而将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高雅、生动、形象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保障;良好的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一、优化班级的物质文化环境--前提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主要是指教室的自然环境,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同时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1、精心设计班级标语(班训)班训是班级整体精神、目标的体现,主要是对学生的要求、训导、告诫或防范。着重抓青少年的文化人格和非智力因素的养育和训导。开学半个月之后,我让全班共同开动脑筋,针对班级目标和自身目标每人写出一两句言简意赅的班训,经过班委的精心选择之后,选择了求真、务实、创新这一条,把它做成深红色隶书字体贴在教室后方黑板报上方作为班训,这几个字提示同学们为人要真诚,做事要有城信、务实,同时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都应该在这个集体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不断创新并实现自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班级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结成一个集合体,形成一种理想的人格,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的。2、细心布置班级墙壁,力求让墙壁会说话在教室左、右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四幅名言条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名言名句,从而营造学习的氛围,以此来激励同学们不断地拼搏、进取。在教室的左面墙壁的空白处悬挂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地理知识。教室后面的墙壁上则是奖状区和学习园地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班级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歌咏比赛三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每周班级流动红旗等),看到奖状可以增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大家热爱班级的情感,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即有强烈的表现欲,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让学生自编读书手抄报或写一日寄语等,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相互的沟通。教室卫生工具整齐地排放,黑板报期期做到图文并茂,在班级的墙上布置《班级记事》,不仅可以宣传集体的活动,还让学生在其中写出自己的感受或心语,以此来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营造坦诚、轻松的交往环境。由于美化了教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蔚然成风,在班级常规管理评比始终名列前茅。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二、创建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环境--保障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而且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1、要建立一个好的班规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班风的形成离不开教育,同样也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以严导其行,才能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班风。心理测试表明,共同参与制定的决策、制度,最易于为参与者所执行。我让学生自己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校规等规章制度,并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最后制定了《班级公约》,并辅之以品德考核暨纪律量化标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规范化、具体化和制度化。这样产生的班级公约,由于符合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条文不多,内容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所以学生也乐于执行和遵守,有了制度作保障,从而使班级的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步。2、大胆实行新的班级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班干部缺乏主动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一种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错误观念,及时制定了值日班长责任制度(每天设班长一人,具体负责当天的行为规范等常规事务),为使班级工作良性运转,配套推行了班委轮换制(班干、组长、科代表每学期调整一次,可民主选举,也可毛遂自荐),并建立了相关的自律小组负责制度,做到大家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人,每月进行班级个人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做出定期的考核,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意识才能加强,班级才能迅速走上正常化轨道,从而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建设,而这种良好的班风会产生一种内在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自尊自强,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氛围,在活动中互助互爱。通过新型班级管理体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型育人观,它能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管理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人人都参与管理,让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
本文标题: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03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