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延安观后感第1条:《延安时代》观察后观电视纪录片《延安时代》观后感“不曾忘记这红色传说,有一段岁月如诉如歌”看完《延安时代》,使我受益匪浅,感慨颇多,可真当我提笔想要表达内心的情感时,却发现任何华丽的辞藻都在十三年的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在生生不息的延安精神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走进那个红色的传说,看着那奔涌的黄河,一时间血脉膨胀感慨颇多。1935年10月19日共产党在经历了自成立以来最艰苦卓绝的挑战后,结束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到达陕北吴起。曾经沧海,盛世与乱世,交织成历史的梦影,笼罩着葱葱郁郁的山川,回首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令人感到无尽的苍凉和悲壮。兄弟相残骨肉至亲,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迫害,让我的内心阵阵作痛,久久不能平静。毛泽东说:“不是这块地方,我们下不了地”,他以其长远的眼光毅然决然的选择在延安这个食不果腹的地方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却辉煌的革命征程。选择延安作为革命根据地,刚开始的时候并不被所有人接受,这里条件艰苦,而且远离经济政治中心,表面上看这一决定似乎是在“逃离革命”。后来实践充分证明了毛主席对于时局判断的正确性,人们被他远大的目光深深的折服,正如斯诺说:毛泽东使人信服,是因为他目光远大!蒋介石任西北“剿匪”总司令时,声称两个月剿灭红军,然而共产党人始终把民族的危亡放在首位,在千辛万苦的长征路上,从民族大义出发,发出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号召,举起了抗日救国的旗帜。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这一事件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后有人提议处死蒋介石,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国家的安危,为了抗日的大局,不计前嫌选择了释放蒋介石,来维持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毛泽东的这一决定有效的缓解了当时国共两党的尖锐矛盾,体现了共产党为了坚决抗日的决心。对于毛主席选择释放蒋介石的这一决定不光是在当时,现在也有很多人觉得有些唐突,然而这就是主席的魄力,这就是伟人的眼界,事实证明主席的选择再一次对全国的抗日形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西安事变后共产党甚至将军队改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平型关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情绪,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赞许。1941年1月4日,驻在皖南泾县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的一支部队,共约九千余人,奉命北上到日寇后方开展游击战争,到达茂林一带时,突遭国民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因寡不敌众,除突围两千多人外,三千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其余被俘。蒋介石随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并下令向新四军其他部队进攻。这个严重事件,震惊中外,史称“皖南事变”。皖南事变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假抗日真内战的丑恶嘴脸,陈毅奋笔写下“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的诗篇。毛泽东带领中国红军来到了延安,找到了革命的方向,使得延安成为了红色中国的起点。白求恩、马海德等无数的中外有识之士来到延安为了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自由流血流汗,这就是延安精神!作为一个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孩子,毛泽东曾经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教师,用自己的力量教书育人。然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28岁时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就写下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诗篇。同样是二十多岁的我们,虽然没有经历先辈们奋斗过的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但是也不能在和平年代桀骜不驯狂妄自大,完全忘记了革命先辈们留下的革命精神,忘记了自身背负的历史使命。毛泽东让贺子珍给给他缝了个文具袋装上文房四宝,说用文房四宝打天下。无论革命形势多么严峻,条件多么艰苦,毛主席始终以乐观的革命精神和不懈的革命斗志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前进的。当时党内一部分领导人嘲笑毛主席说:“山沟沟里没有马列主义”,直到贵州遵义会议才纠正了王明等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党的生死攸关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李家窑完成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的著作,“两论”的发表,批判了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中国共产党,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原则奠基的不朽之作,是独立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经验的哲学总结。他们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成熟。没有“两论”,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正确结合,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很多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民忘记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丢失了中国革命时代的思想之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灵魂的思想者,都应该时刻缅怀延安精神,更应该认真的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著作。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实行了严格的封锁,根据地人民和军队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很难保证。然而党的领导人和延安人们群众一起开荒种田种菜,纺纱织布,建设工厂,自己动手生产通讯设备,生产武器弹药。那种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困境对于我们这一代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来说是很难有深刻体会的。不光是粮食,根据地的各种物资都很匮乏,平日里温文尔雅的周总理因为战士丢掉了铅笔头而发了脾气,然而现在的人们很多都有铺张浪费的行为,中国每年的餐桌浪费将近2000多亿元,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每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450亿双,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那些骄奢淫逸的国人啊,你们确实该醒醒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们用鲜血浇灌出来的,如果我们再这样浪费下去,留给我们子孙的恐怕只有灭亡了!诚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是我们依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国民党从来没有把共产党看做是真正的朋友,他们用枪炮打碎了人民和平的愿望。人民刚刚从抗日战争的水深火热中走出来,却又被拉入了内战的泥潭。国民党虽然有美国提供的最先进的武器,但是他们没有人民的信任。内部矛盾激化,贪污腐败严重。正如毛主席所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而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拥有顽强的意志,他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他们大多来自于普通的老百姓,深知最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得民心者得天下,拥有像红军这样一支革命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革命胜利!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一说起延安,人们都会感到分外亲切,油然而生敬意。这不仅是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还因为,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这一集总结了延安精神的内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时期,形成了良好的党风、军风、学风和民风。延安精神,既是一种对革命经验的理论总结,更是一种实践精神。不管社会多么发展,科技多么进步,经济多么强大,延安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它集中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传家宝。不曾忘记这红色传说,有一段岁月如诉如歌......随着片尾曲的响起把我从深深的思考中拉了回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句话成为了几代人的座右铭。虽然我们不能清楚的知道那名在冲锋路上倒下的战士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他是一名共产党领导的部队里的一名军人,他的牺牲是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他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历史不能倒退,新时期的我们要牢记“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充满斗志,充满激情,充满责任感,拿出革命者的勇气完成历史使命!背负起民族的希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篇二:《延安时代》读后感2108100204《延安时代》观后感这个学期我们统一观看了红色纪录片《延安时代》。本系列视频主要由《时代之声》、《思想之源》、《奋斗之路》、《力量之源》、《圣地之歌》五部分组成,主要由当时的一些革命前辈回忆或者后人口述而成的一步革命颂歌,讲述了延安精神怎样在延安这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提到延安作风,有些同志往往只把它理解为艰苦奋斗,只想到一个“苦”字。这样理解是很不全面的。党中央到延安最初的那几年,是苦一些的,但后来就丰衣足食了,生活得很好。光讲“苦”,是不正确的。看完这一系列的视频,我体会到,时下的社会氛围需要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延安时代》内容回顾第一集《时代之声》是整个系列的“片头曲”。抗日战争的伤口还在作痛,而中国上下却是一幕幕的饥饿与死亡,绝望与无助,痛苦与磨难??就在这万分艰难的时刻,毛泽东睿智的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以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条件虽然艰苦,但人民群众的决心就是党和国家的不竭动力。而将根据地建立在延安,也是毛泽东长远打算的第一步。有志之士为什么都选择去延安;白求恩,柯棣华为什么去延安!时代的声音在召唤,人民的祈愿在召唤,延安的精神在召唤,真理在召唤,伟大的中华名族在召唤!第二集《思想之魂》主要讲的是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初期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也讲述了毛泽东同志的不凡之处。他在井冈山说:站得高,看得远,不仅要看到长沙,福建,更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他让贺子珍给他缝了个文具袋,说用文房四宝打天下,他就是以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懈斗志指导中国革命不断前进的.贵州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毛泽东夜以继日地工作,1937年他在延安李家窑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他提出的人民群众观,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民主思想和矛盾观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中国革命时代的思想之魂在哪里,看看延安的革命先辈,看看毛泽东思想的论著,我们将会得到答案!思想之灵魂就此孕育而出,一代伟人的成长书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妙序曲。第三集《奋斗之路》本集主演讲述了党的领导人和延安人们一起纺纱,种菜,开垦荒田,南泥湾也由一片荒凉之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一切都如奇迹般撼动人心。要知道在这之前,延安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红军过着怎样的生活:刘伯承元帅只穿一件薄的棉衣过冬,红军和延安人民与饥饿和寒冷作斗争,缺衣少食的艰苦对于我们这些80,90后的人来说恐怕是难以想象的了。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我们更应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明白奋斗的重要性,时代变了,任务也变了,但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安娜.路易.斯特朗曾在参观延安后说,在没有衣服穿没有事物吃的条件下却生活着具有世界眼光的人!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不去努力呢?第四集《力量之源》内战的枪声打响了,这一集是中国共产党的翻身战,一个漂亮的反击,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统领地位。中华人名的力量一位国民党人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国民党的举动打碎了人民和平的愿望,抗日结束内战又随之而来,人民又一次陷入内战的水深火热之中。毛泽东的名言:“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一边!”它道出了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道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就如毛泽东说的那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红军攻打总统府时,随着一声炮响,庞大的建筑在瞬间坍塌,就连蒋介石也对此感到十分震惊!这就是命运,以一种不可知的方式送人们到自己的运行轨道,谁能与之抗衡谁掌握了人民的力量,谁就掌握了胜利!在中国,是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掌握了人民,掌握了革命胜利的方向!第五集《圣地之歌》这一集是整个《延安时代》的最终把握,将延安精神的内涵最后升华:(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看完了影片,内心颇不宁静,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不为困难所折腰,反而愈挫愈强,延安作风真的是精神的食粮。在反思中沉默,延安时代——这是一个红色的传说!从这个传说,我想到,一个人,无论身陷怎样的绝境都要坚信:这个世界,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总有生生不灭的希望,所以一定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并为之奋斗!《延安时代》,回顾的不仅是当年
本文标题:延安观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34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