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单元 单元闯关检测(含解析)鲁教版
1单元闯关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显示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答案B图中显示,该省人口出生率明显降低,但仍然高于人口死亡率,因此人口总量仍呈增长态势。增长模式由原来的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2.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D.2004年以后答案B该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990年尚低于7%,2000年已经超过7%,说明在1990—2000年之间,该省进入老龄化社会。2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3.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A.丁国B.丙国C.乙国D.甲国答案D由材料分析可知,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因此年龄中位数能够反映该国的平均年龄,图中甲国在2015—2050年人口中位数增长较快,而且中位数较大,说明甲国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较大,老龄化程度最显著。4.以上四国中()A.丁国现阶段人口增长速度缓慢B.计划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C.乙国可接纳海外移民,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D.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答案A读图分析可知,2015年丁国的人口中位数为40岁左右,而且之后人口的中位数还在逐渐增加,说明该国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少年儿童的人口比重逐渐减小,人口的出生率逐渐降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5.近年来,我国人口中位年龄日益变大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年轻化B.城市化率低C.生育意愿弱D.婚育年龄小答案C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导致生育意愿弱,人口的出生率逐渐降低,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大。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完成下面两题。36.(2019江西新余模拟)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之和,图示③时期二者之和最大。7.(2019江西新余模拟)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答案B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即经济收入和就业。图示③—④时期,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可能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迁入率下降,可能是该城市进行产业升级,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其他地区,该地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为1980—2016年广东和长三角地区的GDP、20—39岁常住人口及该年龄段户籍人口占全国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8.1980—2016年,与广东相比,长三角地区()A.GDP所占比例始终较低B.20—39岁常住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幅度更小C.20—39岁户籍人口总量减少D.经济总量增长慢且经济竞争力减弱答案B根据图中数值,1980—2016年,与广东相比,长三角地区GDP所占比重始终较高,A错。20—39岁常住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更小,但所占比重比广东大,B对。20—39岁户籍4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不表示总量减少,C错。20—39岁年龄段劳动力数量和比重的变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长三角经济竞争力稳定,有增长,D错。9.为应对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长三角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是()A.限制城郊农业发展B.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C.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作答案D为应对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长三角地区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协作,D对。城郊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兴起的,限制城郊农业发展,会导致城市供应不足,A错。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产业升级,B错。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不利于城市环境改善,C错。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下面两题。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14亿~15亿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16.6亿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10.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A.15亿~16亿B.15.1亿~16.6亿C.8亿~9亿D.14亿~15亿答案C人口合理容量即该地区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据表可知,我国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为8亿~9亿,即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11.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5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答案D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歉程度、地区开放程度、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等,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无关。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下面两题。12.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②政府政策扶持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农民工在原就业地大多从事体力劳动,收入较低,生活压力较大;同时由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拥有很多优惠条件,吸引农民工回乡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13.“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减缓城市化速度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C.提高环境承载力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答案B“归雁经济”兴起将加快城市化速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环境承载力,导致地价大幅上升。二、综合题(共24分)14.(2018福建福州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12分)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6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化。(3分)(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3分)(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3分)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减少,其中A1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2)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轻,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龄型人口。(3)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4)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任答三点即可)解析(1)直接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注意要体现“变化”。(2)图示苏中老龄化最严重,说明老年人口多,则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原因。注意“世界7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3)首先明确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则必然省内存在人口迁移现象。再结合三地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即可。(4)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分析。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2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6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比重(%)年份地区20052010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6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3分)(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5分)(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原因主要有哪些?(4分)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任答两点)8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3)增多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及占全国人口比重的变化。第(2)题,南部沿海地区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量大,吸收流动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进程方面;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环境压力和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第(3)题,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原因主要包括: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等。
本文标题:(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单元 单元闯关检测(含解析)鲁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4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