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乡村好教师小故事第一部分:农村教师成长的故事炎热的夏天已过去,还没反应过来已送走了秋天,又迎来了苦寒的冬天,忽然发现,三个多月的教学实践已过,现在已期末了。时间过的很快,似乎我昨天还在学校的教室里,今天已成长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我知道,在这条路上,我将演绎自己教学生涯的最美风景。作为一名农村的语文教师,才发现在这儿的教师都那么伟大,那么可爱。因为这儿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大,尤其是语文老师,这些教师往往一身多职,既是班主任,又可能是音乐或美术老师,还是品德体育等综合学科的教师,还有的教师包班(教语文和数学)。在我看来,我们的教师像是一个班级的领导,又是一个班级的母亲,似乎还像个仆人,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这也经常使我们的老师身心疲惫。农村教师的生活环境差,待遇差,交通不便,工作量比城里的工作量大得多。教师工作虽累,但这里的老师也快乐着。在这里,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老师,也体会着这里的苦和乐。记得刚到这里时,一切都那么不适应,跟我以前接触过的一切都格格不入,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现在回想起来,幸好没有放弃,否则我将缺少一种锻炼的机会,也许我将永远体会不到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的苦与乐。农村的孩子似乎对一切都那么新奇,脑袋好像一张白纸,跟他们一起体会着单纯,纯朴带来的快乐。那一句句“老师好!”真的是对教师的尊重,喜爱。孩子象一只只小鸟经常围着老师问东问西,似乎对一切都那么好奇,我也会情不自禁地跟他们一起谈天论地,他们也会告诉我一些有关农村方面我不知道知识。他们的学习态度经常会感染我,使我也不断学习,以更好的教他们知识。每天早上我一来到学校,因为教室没有电灯,孩子们就在外面认真地读书,用小木棍在地上“画”生字,看到这些,经常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可能就是他们的“评判官”、“公证员”,时时有孩子跑来告诉我,哪个同学犯“错误”,哪个学生做了老师不允许的事情,他们的这种“状子”是家常便饭,有时还会出现在课堂上,真是让我啼笑皆非。经过长时间的教育,这种“好习惯”终于得以纠正。每当我晚上完不成任务想偷懒的时候,每当我没有按时批改作业的时候,每当我上课对他们没有耐心的时候,孩子们那期待的眼神,天真的笑脸,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无比惭愧。这种无声的力量促使我认真工作,让我在工作中体验一位农村教师特有的无穷乐趣。我在适应偏远农村学校的生活,仔细品味这里的点点滴滴,让我痛与快乐共享。篇二:乡村教师小故事乡村教师小故事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年,她的教风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她就是我校心中装着学生的赵雪梅老师。从早晨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赵老师的心中便装满了她的学生们。不经意间,你会看见教室里闪过她的身影。那是她在督促昨晚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和写得不规范的学生。她的话语不多,却在举手投足间写满了浓浓的爱。她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生的学习丝毫不松懈。作业本上,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要求,赵老师都会用红笔细心圈出,直到学生认真订正后才过关;下课了,你经常会看到她在教室里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学生;放学后,忙完一天教学任务的她仍端坐在电脑前查阅教育教学资料,有时带到办公室里给予培优补差。这样的爱生画面不胜枚举!因为,她的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由于她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对自己正在上高中的女儿照顾得很少。也许她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但她是一名称职的老师。她用教师无私的爱照亮了孩子的心灵。工作中,赵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如一地认真负责。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校园中,她总是会心的一笑,拉近了与老师间的距离;工作之余,细心的她主动和同年级同学科老师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疲惫的她不顾劳累,加班加点,精心策划每节课如何给学生讲授,只为给学生带来快乐,她,就是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学校工作,无怨无悔。用牺牲般的敬业精神来形容赵老师,丝毫不过分。她就像一支燃烧的蜡烛,给他人以光亮,给他人以温暖。篇三:一名乡村教师的成长故事一位乡村教师的成长路2001年8月,她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了xx乡师资比较薄弱的村小,担任一年级所有学科老师,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艰巨的生活条件,她却没有一句怨言。担任该班教学以来,她一门心思放在教学上,她深知自己初出茅庐,需要学的太多太多,她认真研读教材、大纲,并经常鼓励、辅导学生,嗓子本就不好的她一天下来便哑了,然而第二天又拖着沙哑的声音接着给孩子们上课,日复一日,她的声音越来越沙哑,而她却这样坚持了八年。天道酬勤,该班当年的成绩名列全乡第一,她以慈母般的爱心、责任心和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赞可、家长的信任和孩子们的依赖。2003年,她接到一个在其他老师心目中的“滥班”,该班孩子学习风气极差,并且还有一些孩子已养成了不讲卫生,爱撒谎,偷东西等坏习惯。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面对这样一个差乱班,她大刀阔斧地整顿班风,与孩子玩游戏、屈膝交流,放学家访,了解病根所在对症下药,短短半期,孩子们不仅在行为习惯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就连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提升。该班有个传XX(尊重本人的原则不写真名)的女同学,不爱说话,很孤僻,不讲卫生且十分好吃,连垃圾堆里别的同学扔剩下的东西她都常常捡来吃,学习成绩也居于班上倒数第几名,经常被同学们讥笑为“乞丐”。面对这样一个孩子,她常常拉着她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游戏,慢慢的,这个孩子爱笑了,愿意交流了,了解她的内心真实情况后,她再一次找到家长,指出了家长棍棒式教育的不可取,望家长配合采用鼓励式教育,每天她都把这个孩子表扬一番,并定时为她辅导功课。一来二去,这个孩子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衣服穿得干净了,再也不捡垃圾堆里的东西吃了,成绩也从原来的四十几分逐步提升到六十几分、七十几分,直到期末测试各科九十几分和综合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她就是这样用真诚的爱去付出,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站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奉献的。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所教学班级曾多次在该乡同年级成绩测评中名列前茅,2006-2008年,她连续三年被该乡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虽然有人认为勤学是一件令人叫苦的事,但是她说她却从来没有这样认为过。她说,人活一辈子,就应当学习一辈子,才不会落于时代之后,何况教育事业与别的事业不同,更应该付出自己的良心和爱,勤奋学习,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本文标题:乡村好教师小故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4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