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测定下列哪一项,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A.有无酒精生成B.有无水生成C.有无有机物消耗D.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种类及其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有无酒精生成,只能判断小麦种子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A错误;有无水生成,只能判断小麦种子是否进行了有氧呼吸,B错误;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均消耗有机物,因此依据有无有机物的消耗不能判断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C错误;小麦种子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O2,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就会产生2molCO2,小麦种子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消耗1mol的葡萄糖就会消耗6molO2,同时产生6molCO2,因此测定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D正确。2.下列有关叶绿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可生成ATPB.经黑暗处理后叶肉细胞内淀粉等被输出消耗,此时叶绿体内不含糖类C.叶绿体中含有核糖体,叶绿体DNA分布在核糖体内D.叶绿体产生O2和线粒体产生H2O均在生物膜上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TP产生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反应必须有光才能-2-进行,因此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在黑暗中不能生成ATP,A错误;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DNA,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因此经黑暗处理后,叶肉细胞内淀粉等被输出消耗,此时叶绿体内仍然含有糖类,B错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rRNA和蛋白质,C错误;叶绿体产生O2是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线粒体产生H2O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类囊体薄膜与线粒体内膜均属于生物膜,D正确。3.下图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B.恩格尔曼实验需要用到好氧菌,以便于观察氧气的产生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D.萨克斯实验黑暗处理组为对照组【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能力。【详解】恩格尔曼在实验时,为了排除光和O2的干扰,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黑暗、无空气”的环境中,用好氧细菌是为了便于观察氧气的产生,萨克斯的实验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A错误,B正确;恩格尔曼的实验中,照光处理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与另一半遮光形成对照,C错误;萨克斯的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淀粉是否是因“光”而产生,所以黑暗处理组为实验组,曝光组为对照组,D错误。-3-4.下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的b→a段与丙图的b→a段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B.温度对丙植物a→b段的生理活动没有影响C.在a→b段,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细胞周期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四种细胞的细胞周期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b→a段表示分裂期。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尽管甲图的b→a段与丙图的b→a段在细胞周期中所占的比例不同,但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A正确;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周期,所以温度对丙植物a→b段的生理活动有影响,B错误;在a→b段,由于DNA的复制使核DNA数目增加一倍,C错误;由于植物丁的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最大,所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丁,D错误。【点睛】此类问题常以概念图或模式图为载体进行考查。解答时需抓住问题的实质:一个细胞周期是从分裂间期开始、结束于分裂期,且分裂间期经历时间要大于分裂期;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据此结合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图示分析即可准确判断各选项的正误。5.在无丝分裂时,先后完成的过程依次是A.核缢裂、细胞缢裂B.细胞缢裂、核缢裂C.纺锤丝消失、细胞缢裂D.染色体消失、核缢裂【答案】A【解析】无丝分裂时,核先缢裂,质后缢裂。-4-6.细胞的衰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效率下降C.细胞衰老的可能是由于大量自由基干扰了细胞的正常的代谢D.在新生的生物体中,同样存在着细胞衰老现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由于细胞代谢减弱所致,A错误;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效率下降,B正确;细胞衰老的可能是由于大量自由基干扰了细胞的正常的代谢,C正确;在新生的生物体中,同样存在着细胞衰老现象,D正确。考点:细胞衰老的特征。7.通过特定方法,科学家将小鼠和人已分化的体细胞成功地转变成了类胚胎干细胞。有关分化的体细胞和类胚胎干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类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B.分化的体细胞丢失了某些基因C.二者功能有差异,但形态没有差异D.二者基因组相同,且表达的基因相同【答案】A【解析】干细胞,指的是体内保持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命名为“类胚胎干细胞”,也就是也具有了分裂和分化能力,故A选项正确;细胞分化的过程遗传物质不变,故B错误;功能与结构是相适应的,功能有差异,其形态也有差异;分化,即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表达的基因也就不同,D选项错误。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B.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C.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5-D.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无限增殖【答案】B【解析】细胞分裂能力随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弱,A正确;衰老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而不是各种酶的活性显著降低,B错误;细胞凋亡有助于机体维持自身的稳定,C正确;癌细胞无接触抑制特征,因此在适宜条件下,其可无限增殖,D正确。9.癌细胞通常不具有的特征是()A.形态发生显著变化B.细胞周期变长C.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D.代谢活动旺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此时细胞周期变短,故B错误。形态会发生显著变化,故A正确。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易于扩散和转移,故C正确。因为无限增殖细胞代谢活动旺盛,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0.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是肝癌发生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实验组中细胞中的survivin基因有高表达。关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叙述错误的是()A.抑制表达,可促进癌细胞凋亡B.表达水平与癌变程度呈正相关C.表达水平高低可检测survivin蛋白质含量D.表达加强,细胞凋亡加强【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的凋亡及癌变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survivin)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凋亡,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促进癌细胞凋亡,A正确;实验组细胞实则为癌细胞,实验组细胞中的survivin基因有高表达,-6-说明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与癌变程度呈正相关,B正确;基因表达的产物是相应的蛋白质,因此检测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低,可通过检测survivin蛋白质的含量来体现,C正确;survivin基因表达加强,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加强,D错误。【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题意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即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survivin)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凋亡、survivin基因在癌细胞中有高表达,据此结合所学细胞的凋亡及癌变的相关知识展开联想,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1.白蛋白是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后,分泌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分布到全身各处。下列有关白蛋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低B.白蛋白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C.白蛋白的含量会影响血浆的理化性质D.白蛋白减少,会使尿液减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渗透压:(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A、白蛋白越多,血浆渗透压越高,A错误;B、白蛋白增多,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较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C、白蛋白含量会影响血浆渗透压,可见白蛋白含量影响血浆理化性质,C正确;D、白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增多,D错误.故选:C.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1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7-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3.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答案】A【解析】淋巴起源于组织液,最终汇入血浆,据此可判断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淋巴与组织液成分基本相同,血浆与二者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项正确,C项错误;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B项错误;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乙,D项错误。【点睛】本题易错选B选项。错因在于混淆了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中,而血浆蛋白位于血浆中。-8-14.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将:A.不会发生偏转B.发生一次偏转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答案】D【解析】1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答案】B【解析】体液调节不需要反射弧的参与,所有的稳态是相对的,高级神经调节中枢是在大脑中,所以B选项正确。16.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
本文标题: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5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