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是①制造人工种子②培育高产植物③培育抗病毒烟草④培育单倍体⑤生产脱毒植株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叫做人工种子,故①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容易发生基因突变,通过筛选可获得高产植物,属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②正确;培育抗病毒烟草属于基因工程的应用,③错误;用花粉离体培养技术可培育单倍体幼苗,故④正确;利用分生区(如茎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形成脱毒苗,⑤正确。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2.下列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和筛选的是()A.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B.对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萝卜一甘蓝”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性状的新植株【答案】B【解析】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经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融合,需要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得出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错误;对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B正确;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甘蓝”时,需要筛选出白菜—甘蓝杂种细胞进行培养,C错误;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时,需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错误。3.试管婴儿、试管苗和克隆羊这三者可以说是现代生物科技的杰出成果,下列对其生物学原理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2-A.都属于无性生殖B.都应用到细胞工程的技术C.都一定不会发生基因突变D.都体现了已分化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试管婴儿是采用体外受精、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但可能发生变异,也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试管苗是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形成的,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性状,充分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但可能发生变异;克隆羊是采用核移植、胚胎移植等技术形成的,属于无性生殖,体现了动物体细胞核的全能性,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但可能发生变异。【详解】A.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后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但试管苗和克隆羊属于无性生殖,A错误;B.试管婴儿和克隆羊都利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试管苗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因此三者都应用到了细胞工程技术,B正确;C.试管婴儿是有性生殖形成的,但试管苗和克隆羊属于无性生殖,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D.克隆羊是体细胞核移植后形成的,体现了体细胞细胞核的全能性,D错误。4.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B.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C.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无性繁殖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答案】D【解析】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前者由于细胞的全能性较高而难度低于后者,A项正确;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B项正确;体细胞核移植是将供体细胞植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经培养获得克隆动物,该过程没有经历受精作用,属于无性繁殖,C项正确;由于去核卵母细胞含有细胞质基因,所以克隆动物并不是对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D项错误。-3-5.以下是制定并研究设计的“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其中正确的顺序应是①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②精子的采集和获能③受精卵培养④体外受精⑤胚胎的早期培养A.①②⑧④⑤B.①②④⑤③C.①②④③⑤D.①②⑤④③【答案】C【解析】【分析】试管动物的培育主要采用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及胚胎移植技术,其中体外受精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体外受精,据此分析。【详解】“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的顺序为: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受精→受精卵培养→胚胎的早期培养,正确顺序为①②④③⑤,C正确。6.下列哪些活动可防止多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①精子变形,细胞核物质集中在精子头部②精子获能③顶体反应④透明带反应⑤卵黄膜封闭作用A.①②B.①③C.③⑤D.④⑤【答案】D【解析】【分析】受精过程的三大反应:顶体反应、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详解】防止精子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即卵黄膜的封闭作用。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7.下列属于克隆的过程是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并在受体细胞中进行扩增②由一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细胞群③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将离体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④固体培养基上的一个细菌繁殖形成一个菌落-4-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①将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并在受体细胞中进行扩增,原理是DNA复制,亲代和子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属于分子水平的克隆;故①正确;②由一个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细胞群,子代细胞的遗传物质和亲代一致,属于细胞水平的克隆;故②正确;③植物组织培养将离体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属于个体水平的克隆;故③正确;④固体培养基上的一个细菌繁殖形成一个菌落,属于细胞水平分克隆;故④正确。考点:克隆技术点睛:广义上的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遗传物质均一的生物群,包含三个层次,即分子水平的克隆、细胞水平的克隆和个体水平的克隆。分子水平的克隆通常是指生物大分子核酸的克隆,又称为基因克隆;细胞水平的克隆是细胞的培养;个体水平的克隆,是指动物的克隆和植物的克隆。8.胚胎移植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排出正确顺序()①配种或进行人工授精②检查③对胚胎进行移植④移植后的检查⑤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⑥对胚胎的收集⑦培养或保存A.⑤①⑥②⑦③④B.①⑤⑥②⑦③④C.⑤①⑥⑦②③④D.①⑤⑥⑦②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体内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详解】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第一步: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第二步:配种或进行人工受精,第三步:胚胎的收集,冲卵,第四步:冲卵后,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第五步:将收集的胚胎直接向受体移植或放入液氮中保存。第六步:胚胎移植。第七步:对受体母牛进行是否妊娠的检查。根据程序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错误。9.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5-A.从输卵管中冲取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采集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B.早期胚胎必须移植到与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C.奶牛的胚胎移植常需要对所移植的囊胚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D.胚胎工程属于胚胎移植的范畴【答案】C【解析】【分析】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详解】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A错误。早期胚胎必须移植到与供体生理状态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B错误。胚胎移植时进行性别鉴定可以取样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性别鉴定,C正确。胚胎工程包括胚胎移植,D错误。【点睛】囊胚的滋养层细胞是沿透明带内壁扩展和排列的、个体较小的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10.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及伦理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主要包括食物、生物、环境安全三个方面B.基因身份证上记录了个人的所有基因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性别D.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答案】B【解析】【分析】转基因的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生物安全、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详解】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主要包括食物、生物、环境安全三个方面,A正确;基因身份证上记录了个人的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B错误;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性别,扼杀生命,C正确;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D正确。故选B。11.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6-A.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D.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可能引起少数人过敏【答案】B【解析】治疗性克隆是为了从胚胎中取出干细胞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生殖性克隆就是将人的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中,然后将其在体外形成的胚胎移植到母体子宫中,最终经足月怀胎后生下的婴儿就是克隆人,当今社会的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A项正确;生物武器种类包括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这些病原体直接或者通过食物、生活必需品等散布到敌方,对军队和平民造成大规模杀伤效果,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到病毒侵染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B项错误;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C项正确;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可能会成为过敏原而引起少数人过敏,D项正确。1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详解】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根据分析可知,A、B、D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生态工程不能只单纯追求粮食产量,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C不是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因此答案选择C。-7-13.人们经常食用的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可被转化为人体的组成成分。对以上事实解释合理的是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含量大体相同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详解】不同生物细胞成分的相互转化,说明在不同生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而不是生物界与无机自然界的组成元素大体相同,A错误;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B错误;组成生物体细胞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但这不是不同生物细胞成分能相互转化的原因,C错误;不同生物细胞成分的相互转化,说明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不同生物细胞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的原因。14.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氨基酸、核苷酸、半乳糖C.淀粉、丙酮酸、纤维素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答案】C【解析】脂肪酶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O、N,胆固醇和脂肪酸的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氨基酸的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核苷酸是核酸的基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