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历史人物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历史人物老子研究报告(1)关于老子这一历史人物的研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国思想文化进入到鼎盛时期。其中,又以孔子、孟子、老子的思想最受后世借鉴与吸收,但若论最为神秘的,恐怕就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了。为了了解老子这一历史人物,我通过大量资料,进行了一定研究。一、老子的生平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人仁里人。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也就是现代管理藏书的官员。(出自司马迁《史记〃老子传》)。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中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老子的思想任何一种思想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第一、《礼记〃中庸》中曾提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祍金革,死而厌,北方之强也。”,“守柔曰强”《道德经〃52章》“柔弱胜刚强”《道德经〃36章》“强梁者不得其死”《道德经〃42章》这些话充分说明了老子重视柔弱的思想。第二、老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晚期,这时狼烟四起,“税收十取其二,还不嫌多”(《论语〃颜渊》),“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弓》),贵族没落,礼制崩坏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于是,老子主张“无为”,赞成统治者“无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49章》),他的许多主张,由于其原则正确,汉朝文景帝采用而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第三、依据《史记》记载,老子活了160来岁,这很有可能。因为老子修道养寿,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寿命自然常人多得多。《史记》又说老子:“居关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那么,老子写书的时候,最起码也有70岁左右,深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自然能使他启迪出这种系统的思想了。三、老子的生活哲学有一次,孔子去拜见老子,当孔子回来后,众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回答道:“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由此可见,孔子对于老子的崇拜已经不亚于一般人了。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鼓吹道理这个世界,甚至有人将《道德经》称之为全世界文坛上最光辉灿烂的自保阴谋哲学。其实,真正对《道德经》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心态,是一种阳光积极的乐观心态,也就是一种不生气的智慧。老子对于“善“的定义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既弘扬了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做人就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这也是老子所要告诉我们的处世哲学。四.老子思想的价值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思想有没有价值,要看他能不能合用。老子的思想在今日不仅有用,而且非常有价值,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社会,物质生活突飞猛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大打出手。而老子反对物欲,讲究“清静无为”,讲求精神生活,这使我们谈到他的思想都仿佛在沙漠中遇到了绿洲,在心灵上滋润自己。这就是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最大用处,也是它的价值所在。五、老子思想的历史影响老子作为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必定为后人的学习铺垫下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当时社会的人们提供了精神依托,促进了一些朝代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强大,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总结老子作为春秋战国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早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当中,每次读到《道德经》,读到他的思想,我都会大受裨益。但是正因为道家讲究与世无争,就也导致现在人们对老子甚至道家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有人错误的曲解了老子的思想,导致了人们对于他的误解。老子一生极为神秘,其著作更是少之又少,但其任何一部著作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新的处事态度。总而言之,老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为历史上众多成名的思想人物的成功做了很好的思想铺垫。六、资料引用1、老子的生平,部分节选自《史记》,部分节选自百度百科。2、老子的思想,部分参考余培林《生命的大智慧〃老子》3、老子的生活哲学,部分参考自刘旭文《老子不生气》篇二:关于濮阳历史名人文化传承的调研报告关于濮阳张姓文化的调研报告一、实践时间二零一四年八月二、实践地点河南省濮阳县张挥公园三、实践意义初步了解濮阳张姓文化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传承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张姓文化发扬光大,增强张姓文化的影响力;为宣传濮阳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在更高层次上扩大与张氏华人的合作,增强濮阳县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进一步弘扬中华张姓文化,整合濮阳县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濮阳县优势文化品牌,拉长文化产业发展链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濮阳县形象,更好地向海内外推介、宣传濮阳县,扩大濮阳县知名度。四、调查对象张姓文化;张挥公园五、调查方法实地考察;网上查阅;随机走访六、调查内容1.张姓起源2.张挥公园的发展3.张姓寻根拜祖活动4.群众对张姓文化的了解河南省濮阳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传五帝之颛顼、帝喾二帝曾建都于此,黄帝曾在此地与蚩尤大战,史称颛顼之墟。2012年2月濮阳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造就了灿若群星的历史文化名人。从华夏祖先颛顼、造字圣人仓颉,到巾帼诗人许穆夫人、一代名相商鞅、兵家之祖吴起、思想家吕不韦、侠客荆轲、天文学家僧一行、水利专家高超等都是濮阳人。除此之外,不少专家学者经过严谨地考证史实以及古迹,都一致认为张姓祖根在濮阳。一、张姓起源张姓是中华大姓之一,国内外张姓人口逾亿,略少于李姓、王姓,是我国第三大姓。关于张姓起源,历代史书多有记述,且多是大家名著。战国时期史官所著《世本》(秦嘉谟辑补本)记载如下:“张氏,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孤星,因姓张氏。”唐代史学家林宝,奉唐宪宗诏命,在“穷究旧史”、“诸家谱牒无不参详”的基础上,撰成《元和姓纂》。该书对张姓起源的记述与《世本》完全相同。《世本》、《元和姓纂》关于张姓起源的记述符合历史实际,明确了三大问题:一是明确了张姓的得姓始祖是挥;二是明确了挥的身世,是黄帝之孙,青阳之子;三是明确了挥得姓的根本缘由是“观弧星始制弓矢”。在帝颛顼时期,挥为一方部族领袖也是颛顼帝的一位重臣,主要负责管理器械,保卫部族.那时流行天人合一政治,凡部族领袖都要用天象变化指导部族行为。在挥观测天象时,从弧星的形状及其对天狼星的制约现象中受到启发,便剡木削竹,始制弓矢。弓箭首先用于生活中射猎鸟兽,比棒打石头和直接与野兽搏斗强得多,猎获的鸟兽空前增多,大大提高了颛顼部族的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来用于战争,协助颛顼帝平息了共工叛乱,将共工部赶到西北部今宁夏境内歼灭,共工走投无路撞不周山自杀。因此,颛顼帝非常高兴,将挥公封于清河,官为弓长,主祀弧星,赐姓为张,从此中华民族便有了浩浩张姓,濮阳便成了张姓祖根地。二、张挥公园1993年春,濮阳县人民政府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海内外张姓华人寻根谒祖的需要,采取政府组织、民众自愿捐资的办法,重修了挥公墓,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挥公园。公园占地1000余亩,分挥公园区和省级千亩森林公园区两部分,其中,挥公园区是主要的祭祀场地,占地约百亩。近几年来,挥公园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数百个寻根谒祖团队。弓殿的设计在国内建筑界堪称一最,因为无论从正面看还是从空中看都成弓形,弓背向西北方向倾斜。弓殿造型象征挥公当年制造的大弓,也象征天上的弧星;弓背中心向西北方向倾斜象征着弓射天狼;主体建筑高20.05米,象征着2005年建成,也象征着2005年在这里举行的世界张氏总会第二届恳亲大会;众多根柱子象征着张姓的众多后裔分支。挥公碑在挥公墓地南20米处,碑身高3米,宽0.76米,厚0.5米,碑阳刻“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墓”,碑阴刻挥公的生平与功德。挥公碑南90米处是挥公雕像,像基座高5.1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花岗岩粘饰。挥公像坐落在花岗岩基座上,像高3.3米,采用实心红花岗岩雕塑而成。张挥手持弯弓,身挎利箭,目视前方,威武雄壮,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挥公像基座四面有四组线描图案,记述了挥公的功绩。分别是“始制弓矢,射猎鸟兽,迎战共工,颛顼赐姓”。三、祭祀活动最早的张氏宗亲联谊组织是成立于1891年的马来西亚槟城张氏清河堂,距今已有112年的历史。随后,新加坡张氏总会、砂拉越张氏公会、泰国张氏宗亲总会等便逐步建立了起来。但这些均是地区性的张氏宗亲联谊组织。2002年12月18日,78家张氏组织的首席代表在新加坡举行交流会,正式决定命名为“世界张氏总会”。2005年4月28日,世界张氏总会会长张晓卿和各位名誉会长、副会长、理事出席了在濮阳举行的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2007年5月15日,泰国亿王亚哥纸业大众公司创始人张锦程宗长率儿子泰国亿王亚哥纸业大众集团常务董事长张汉阳先生、中国驻泰国大使晏廷爱夫妇等,一起来濮阳挥公陵园祭祖。2007年5月18日,台湾龙潭张廖简宗亲会一行四十人来濮阳挥公大殿前祭拜始祖。台湾龙潭张廖简宗亲会会长简政雄、荣誉会长廖云达等为挥公大殿赠送金匾。2007年12月27至28日,美国世界传统文化科学院院长、美国张氏总会会长张元明先生到濮阳县参观考察。并在挥公园张挥墓处向中华张姓始祖挥公敬献花篮,表达了对挥公的虔诚敬意。2008年11月18日,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张汉文宗长一行到濮阳挥公陵园寻根谒祖。张汉文会长在中华张姓始祖挥公雕像前举行了庄重的祭祖仪式,挥笔题下“中华张姓根在濮阳”八个大字,并在碑林植树留念。四、濮阳县对张姓文化的保护1994年10月,濮阳县成立了张姓研究会。1994年10月和1995年2月,研究会邀请国内著名姓氏研究专家,组织召开了两次张姓起源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在张姓研究界最有影响的朱绍侯的《张姓祖根在濮阳》就是在后一次会议上发表的。通过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张姓起源于濮阳。近年来,濮阳县先后投资千万元,建设了挥公大殿和工商会馆,筛选雕刻了21位张姓历代名人雕像,健全完善挥公大殿设施;高标准建设了张姓文化展厅;增加了弓箭文化展馆;进一步丰富了张姓文化内涵,为海内外张姓宗亲研究弘扬张姓文化、祭祀先祖提供了平台。据统计,近几年来,濮阳县先后接待了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张氏宗亲组织莅濮寻根祭祖的200多个团队近万人。不仅如此,濮阳县还走出省门、国门,广交朋友,把“张姓源于濮阳”宣传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从1996年至今.濮阳县先后到东南亚的新、马、泰、菲和港澳地区访问,广泛接触各地张氏宗亲组织和各界人士,推介濮阳,提高濮阳在海内外的知名度。2009年5月28日至30日,濮阳县组成了以濮阳县委书记、濮阳张姓研究会名誉顾问张建国为团长60名张氏宗亲组团参加了在河北省清河县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张氏恳亲大会。会上与来自国内17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等国的70个代表团的2000余名宗亲欢聚一堂,共商张姓祖根兴业大计。2010年2月26日,濮阳市委、市政府在市迎宾馆召开“挥公庆典”新闻发布会。濮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邱国让就大会召开时间和规模做了详细介绍。据悉,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受封得姓纪念大会主要内容有公祭大会、张姓研究会招待酒会、国际精品杂技魔术节表演、文化联谊、经贸洽谈和项目推介等。五、尚需改进之处(一)公园管理不善张挥公园共占地1000余亩,分挥公园区和省级千亩森林公园区两部分。挥公园区是主要的祭祀场所,主要有
本文标题:历史人物研究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