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答案】C【解析】镁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缺镁会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叶片变黄,故A项正确。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重要成分,之所以它能运输氧气,就是因为血红蛋白富含亚铁离子,易与氧结合,故B对。C错:糖类只含C、H、O三种元素,脱氧核糖是五碳糖。D对:胰岛素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四种元素。【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属基础题。2.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答案】A【解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一个共同点:第一阶段都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故A项错。有氧呼吸第一和第二阶段都能产生[H],2个阶段产生的[H]都参与第三阶段与氧的结合,而第二和第三阶段均在线粒体中进行,故B对。对于C项,各位应记住一些特例,比如在讲化能合成作用时,就讲到了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气氧化释放的化学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D项也对,因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为其暗反应阶段提供[H]和ATP,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化能合成作用等基础知识,意在考2查学生对重要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熟练,属基础题。3.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答案】B【解析】本题B项出现明显知识性错误: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故活化能是一定的,而酶的作用本质是降低活化能,温度降低只是使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减弱。其它三项均正确,因为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在高温下空间结构易被破坏而失活,最适温度是酶活性最强的温度,但不是保存酶的最适合温度,一般是适当的低温保存。【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酶的知识,学生对活化能的概念理解方面易出错,属基础题。4.关于真核细胞中生命活动与能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消耗能量C.物质通过协助扩散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ATPD.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答案】C【解析】本题C项出现知识性错误体现在: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被动运输,不需要耗能,只有主动运输才会耗能。A项中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用于断开氢键来解开螺旋,B项中提到的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能量ATP和还原剂[H],要记住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D项考查呼吸作用的场所,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能产生少量ATP。【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ATP的产生和利用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中档题35.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参与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答案】B【解析】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均位于细胞中央一个平面上,类似于地球赤道的位置,故形象地把该平面称为赤道板,故赤道板不是结构,故A项错。DNA复制第一步是解旋,需要解旋酶和能量,故B对。C错:注意与减数分裂区分开,联会是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D错: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间期,大约占90%~95%。【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这一重要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掌握是否熟练,属基础题。6.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D.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来自于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来,故均含有相同的全套基因,因此C项错误。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淋巴细胞,故A对。B项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在各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D正确:一般来说,幼嫩的细胞(分化程度低)比成熟的细胞分化能力强。【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分化这一热点概念,意在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属基础题。7.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4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答案】D【解析】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如茎尖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生长。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可对同一细胞起作用。D项错: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知识,属基础题。8.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B.加入少许CaC0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答案】C【解析】【详解】C项错误有2点,一是提取色素应该用无水乙醇,二是叶绿体中含有胡萝卜素,还含有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它选项正确。加入少许CaC03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叶绿素被破坏;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菠菜叶富含叶绿素,可作为实验材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教材重要实验——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意在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属识记水平的基础题。9.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5【答案】D【解析】小麦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含有胚和胚乳,胚乳可为胚芽生长提供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种子在萌发长出嫩叶后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形成ATP用于细胞生命活动,大部分能量以热能散失,可见ABC三项均不合理。抓住题目中的“一直浸没”这一信息,联想到种子长期无氧呼吸会产生较多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应用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属基础题。10.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B.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O2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D.纤维素酶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和细菌细胞壁【答案】D【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A正确;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成氨和C02,B正确;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C正确;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根据酶的专一性,纤维素酶不能降解细菌细胞壁,D错误。【考点定位】酶的概念;酶的特性【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熟练掌握酶的相关知识点:1、理解酶的概念: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牢记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11.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6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D【解析】题目中提到的心脏病是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例如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故选D项。A项是在器官移植中由于细胞免疫引起的排异反应。B项涉及的是过敏反应,C项是免疫缺陷病。【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这一知识点,属基础题。12.甲(ATGG)是一段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答案】D【解析】甲是DNA,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乙是转录产物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构成四种核糖核苷酸。但由于题目中甲乙都只涉及3种碱基,故共含6种核苷酸。丙是ATP,由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集团组成,故上述三者都含有糖。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乙水解的产物应该为核糖核苷酸,不是ATP。【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核酸的有关知识,综合性强,属中档难度题。13.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B.T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答案】D【解析】病毒按寄主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T2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中的病毒,故B项错误。病毒按所含核酸分:DNA病毒和RNA病毒,即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7酸。T2噬菌体是DNA病毒,DNA不含硫元素,因此A、C两项错。病毒是严格寄生的生物,利用寄主细胞提供物质和能量进行复制增殖,故D项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病毒的有关知识,考查知识点较多,属易错题。14.关于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自养生物B.蓝藻虽然无叶绿体,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大肠杆菌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D.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细胞呼吸、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硝化细菌虽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将将CO2和H2O合成为糖类,因此是自养生物,A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虽然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C错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CO2和H2O,CO2和H2O可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细胞,D正确。【点睛】疑难辨析——自养生物与生产者自养生物是指将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无机物CO2等合成为有机物的生物,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和蓝藻等,以及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15.(2017•海南卷)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答案】A【解析】8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
本文标题:新疆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6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