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衢州根宫佛国第一篇:《醉根》奇怪的徐曼顾青乡约字数:2200因害怕媒体采访,浙江省副省长到他公司考察时,他翻墙逃走了。他说,接受央视《乡约》栏目的采访可视为终结的采访。“醉根”奇人徐谷青本刊记者那些在别人眼里只配当柴烧的朽木、树桩,经他依势造型就会摇身化作妙趣横生的艺术品。徐谷青的老家在开化县林山乡梅岭村,村边是全县的最高峰“白石尖”。二十多年前初中辍学后,依照父亲安排,徐谷青当了个箍桶匠。有一天,徐谷青在县城做工,偶见地上一张色彩亮丽的画报,便不由自主地捡了起来,盯着画面上的根艺作品看了许久,似有所悟。这年腊月,父亲从县城买来一张年画贴在木板壁上。巧合的是,年画的图案是一段苍劲传神的树根。看到这种会说话的根艺,徐谷青有了一种自己动手尝试根雕的冲动。第二天,他冒雨到山上挑回了一大堆枯树根,开始了敲敲打打的根艺初创之路。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磨练,徐谷青做的根雕艺术品数量众多,逐渐在开化县内传开。1988年,原开化县文化馆馆长叶长鹰获知徐谷青的手艺后,邀请徐谷青到县园林管理所从事花草树木管理工作,侧重于盆景制作。这是拓展知识面的一次良机。徐谷青白天工作,晚上跟叶长鹰学绘画、装潢,习书法。回到住处后,他就一个人静静地在灯光下啃读、领悟有关诗词、盆景、根雕等书面知识。1989年春,徐谷青从一份刊物上得知浙江博物馆将举办民间艺术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将自己创作的毛竹根艺《长尾鸡》送去参展,却不想竟一鸣惊人。那尾饱经沧桑、渴盼飞翔的《长尾鸡》,一举揽获了展览会惟一奖项——开拓奖。拜师学艺,丰富了他的知识,拓宽了他的视野。在导师门下,徐谷青如痴如醉地吸吮着精华,为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件件作品的问世,给徐谷青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压力。冷静思考、自我剖析后,徐谷青感觉自己对美学真谛的认识依然欠缺,对根艺创作精髓的理解也存在不足。为此,他向浙江美院(现中国美院)原院长肖峰求学。为了尽早学有所成,徐谷青没日没夜地研读相关书籍,一遇问题必定打破沙锅问到底,成为了请教次数最多的“问题生”。随后,徐谷青又赶赴上海,拜著名根雕艺术家胡仁甫为师,全身心扑在根艺的构思和创作上。在胡仁甫门下,由于徐谷青在众师兄弟中属“醉”字辈,且醉心于根雕,故取艺号“醉根”。肖峰、胡仁甫两位师父给了徐谷青以醍醐灌顶之教,令徐谷青的根艺创作有了质的飞跃。学艺归来后的1991年,徐谷青便着手创办了开化根雕厂,用自己的艺号注册了“醉根”商标,并于2000年组建了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历时5年耗资17万元,就为了一个树桩。当他将其搬回开化后,他的心是快乐的,但生活却陷入了极度的困境。任何一件完美的根艺作品,不管用什么形式表现,都离不开“寻根”之路。1996年10月,徐谷青赴福建寻找根源,听闻远处深山有一大枯树,便连夜驱车前往。当那棵千年枯榆树呈现在眼前时,一路奔波的劳累顿时变得乌有。这不就是一尊活脱脱的释迦牟尼像吗!容不得迟疑,他立即到有关部门办理了采运手续。但榆树桩实在太过庞大,且地处深山,要搬运回开化十分困难。为此,他就投资修路,将连接山里穿越3个村庄的30余公里山路改建成宽敞的机耕路。就这么一个树桩,他历时5年,耗资17万元,才将它搬回开化。而这17万元资金,其中10万元是向信用社贷款的,后来因还款不及时,他还吃了官司。谈起这段往事,徐谷青至今仍唏嘘不己。徐谷青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组500罗汉的大型根雕群。2003年,当他听朋友说广州要扩建白云机场,有约600株荔枝树和龙眼树没地方处理的消息后,他当天就飞到了广州。一看,震惊了,这不就是他要的500罗汉根雕的原材料吗?经过岁月的沉淀,树干上留下的坑洼和苍老的树皮以及不同姿态,似乎就是为他的梦想而预留的素材!为了这些材料,徐谷青用了十几个的车皮,花了二百多万元,终于把这些宝贝运回了开化。这一组500罗汉根雕群,在徒弟们的帮助下,花了十多年时间才雕刻而杨。最后,每尊罗汉像都由徐谷青亲手点睛。为了将这些根雕摆放好,徐谷青日夜跟它们交流,告诉它们谁跟谁是一组,谁跟谁应该有所呼应。工人们看他整天胡言乱语的,都说老板疯了。徐谷青自己知道,这就是他与树根的缘分,他懂它,它也懂他。根雕艺术家心中的天地有多大,作品就有多厚重;文化功底有多宽,作品的内涵就有多深;悟性有多高,创作的胆量就有多大。历经二十多年的奋斗和发展,徐谷青成功了。如今,他的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根艺企业,实现了根艺创作从个人行为到分工严密的集体创作的大转折。醉心于根艺的徐谷青,也用荣誉见证了自己的发展历程:1995年,徐谷青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0年,作品《音魂》荣获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银奖;2002年,作品《钱江魂》获浙江省首届花卉博览会特色产品奖;2006年,作品《枯木新春》获第六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金奖。2006年,徐谷青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0年开始,浙江省开化县委、县政府便介入支持徐谷青根雕创作并发展文化旅游。2002年,徐谷青亲手设计的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正式启动,在各级政府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以根雕为主题的文化博览园,并通过国家5A级景区审批。据开化县谢建风县长介绍,今后开化县将投资十五个亿,分三期建成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根宫佛国。只要到开化境内来,就能享受到国家东部公园式的服务和文化,实现“钱江源头走一走,健康幸福九十九”的美好希望和愿景。责任编辑/黄孝齐篇二:开化县导游词大纲开化县导游词大纲县情概况开化位于浙江的最西面,是浙皖赣三省的交界之处,建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浙江省文化名城。开化总面积2236.6平方公里,人口34万,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以前的开化县城城区非常小,解放前,民间还有一则有趣的打油诗,“小小开化县,三爿豆腐店,衙门打屁股,城外听得见”。现在,衙门里不允许打屁股了,开化县城的建成区也在逐年扩大,相比以前是翻天覆地的巨变,旧貌换新颜。现在可以用16个字来形容幸福的开化城里人——人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绿中!而这座城市也是山水的宠儿,四周分别有钟山、凤凰山、金钱山,卧佛山将她拥抱在怀中,一条芹江一条西渠将她映衬得明丽动人,她就像一位清水出芙蓉般的村姑,美轮美奂,惹人怜爱。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到了开化,朋友们还会感觉到这里的绿。开化的第一绿呢,是这里的山绿,朋友们可以看到我们四处连绵的群山,终年苍翠,森林覆盖率高达80.1%,位居全国前列。开化的第二绿呢,是这里的水绿,开化地处钱塘江的源头,开化水是透明的,地表水常年达到国家Ⅰ类水标准,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可以直接饮用的水。现在大家不是都在寻找“可游泳的河”吗,那开化境内的河,就是“可以喝水的河”。城内一江一渠,如两条碧绿的玉带萦绕在小城腰间,人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水中,水在绿中。钱江源、古田山景区内有不亚于庐山的飞瀑群,有九寨沟般清澈的溪流,你如喝上一口,不仅甜到心底,而且美容养身。这开化的第三绿呢,就是我要和朋友们介绍的茶绿,就是我们的开化龙顶,喜欢喝绿茶的朋友们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一江挑两龙”之说,江指的就是钱塘江,两龙说的是源头龙顶源尾龙井,开化的龙顶茶干茶色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有三绿清心茶之美誉,外形紧直挺秀,如“杯中森林”,内质香高持久、鲜醇甘爽。如今的龙顶茶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化被命名为“中国龙顶名茶之乡”,到了开化朋友们可不能不品尝下。说完这些,相信朋友们会对开化有了一点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可以用诗人的一句话来形容开化-----“山水灵秀境,诗画钱江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莫言先生曾于2003年在开化钱江源采风时,曾为开化留下亲笔签名,寄语开化人民:“居神仙境,奔现代化”。浙江当代作家谢鲁渤称开化的颜色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刚才介绍了开化的绿,下面我给朋友介绍下开化的红,与绿色生态相对应的,是开化的红色历史。开化是衢州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时期,开化是中共闽浙赣省委、浙皖特委、开婺休中心县委等党的机关所在地,是新四军一二三支队的集结组编地,方志敏、关英、陈毅、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和开化光辉精神。如今,成为中国休闲小城的开化已成功创成国家生态县,还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龙顶名茶之乡、中国根雕艺术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金针菇之乡、中国清水鱼之乡、中国白颈长尾雉之乡等多项国家字号头荣誉称号。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已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他们纷纷说:不来开化是遗憾,来了开化很震撼。开化给予了“真山真水真空气、原汁原味原风情”的高度评价。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位于钱塘江的源头——开化县,由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工艺美术大师徐谷青先生精心创作。这里交通便捷,处在黄山、三清山、千岛湖等景区的旅游金三角中心,是皖浙赣闽四省旅游集散中心之一。这里山水灵秀、人文丰厚,景观独特,是让人震撼的世界唯一的以根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她巧妙地以根雕艺术、盆景艺术,赏石文化与园林古建为载体,融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璀璨的文化于奇根异木,构建了一幅恬静优雅、天人合一的画卷。是一处寻根探源山水文化旅游胜地,有福门祥光、云湖禅心、集趣斋、天工博物馆、根雕佛国、醉根宝塔、历史文化长河等近三十个景点,陈列有世界上最大的根艺释迦牟尼佛造像和680米长的巨型根雕五佰罗汉阵,以及根艺文献资料、根艺名家名作,工艺流程和醉根文化等,是一部根艺美术的四库全书,世界根雕艺术之都!这里设施齐全,具有景区个性化特色,服务品位高雅,充满了人性化,建有供名家创作传世佳作的慧根居,开展商务会务活动的醉根会所,具有钱江源特色餐饮的醉根坊,展销醉根艺品、醉根农产品以及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的购物中心,超五星级标准的根文化主题酒店——醉根文化休闲度假村也在建设中。此外景区还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功能,不仅是中国诗歌创作基地、民间文艺家采风基地,而且还是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雕塑院根雕创作实践基地。这是座由千年树神铸就的神秘艺术殿堂,世界文化新遗产。她的美,美在亲近和谐、回归自然,奇在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她的建成书写了世界园林史的奇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园”!关于钱江源的莲花尖还流传着一则动人的故事。莲花塘坐落在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的莲花峰上,海拔1100公尺,面积达30余亩,水深2米有余。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莲花塘水质清澈,每到五六月,莲花盛开,红白相间,景色十分秀丽。塘畔建有一座观音庙,据说菩萨很灵,因此香火一直很旺。不知什么时候,莲花塘来了一条小赤龙,既顽皮又恶作剧,经常兴波作浪,惊扰香客游人,弄得游客不敢登山拜佛赏景。为此惹恼了世观音,于是施展法力将他擒住,并把他变成一条小蛇锁在千斤缸内,由当家和尚守护和喂养。日月经天,一恍就是几百年,守护的和尚代代相传,也不知换了多少代。小赤龙在缸中修炼,越来越循规守矩,性格也越来越温顺,而庙却越来越破败,为此当家和尚决定外出化缘,重修寺院,再塑金身。临行时吩咐小和尚认真看护,并叮嘱他每天要喂食三次,不可缺一,谁知当家和尚一去数月不归。小和尚一人在庙里,不仅无聊,而且生活也发生了困难,经常吃一餐饿两顿,因此给小蛇喂食之事早丢在脑后。小赤龙饿得难受,就在缸里翻腾喧闹,见此,小和尚非常恼火,一气之下就把大水缸给砸烂了。小蛇从大水缸里跑了出来,立刻化成巨龙,心里一高兴,竟忘了身后是寺庙,昂起龙头,一甩尾巴就把寺庙易为平地,沉到了水塘底下,莲花塘自此变成了一片沼泽地。小赤龙顺金溪而下,至钱塘江口潜入东海,但它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地方,每年八月十五都要掀波踏浪至江口,高高昂起龙头遥望莲花峰。据说,钱江八月大潮即由此而来。【莲花景区】: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同志为此题写的“钱江源”三个大字就在莲花塘景区内,乔委员长在为钱江源题名时,还特地在的“钱”字上多写了一点,意在祝愿所有的源头人民和来钱江源旅游的客人们“钱”多一点,富裕一点。钱江源头莲花塘景区由奇峰圣塘组成。
本文标题:衢州根宫佛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7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