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生物5月第二次模考试题(含解析)
1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生物5月第二次模考试题(含解析)1.细胞的物质运输功能与其膜结构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细胞核B.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C.物质进入细胞消耗ATP的同时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依赖膜结构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分析】1、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2、细胞核由两层生物膜组成,核膜上有核孔,其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磷脂。3、溶酶体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详解】细胞核由两层生物膜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磷脂,故肝细胞中内质网合成的磷脂可转移至细胞核,A正确;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其本质是蛋白质,由细胞中的核糖体组成,再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成成熟的蛋白质,转移到溶酶体中,故吞噬细胞中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可转移至溶酶体,B正确;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物质,进入细胞消耗ATP的同时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果是被动运输就不需要能量,C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依赖膜结构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C。2.羟胺可使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配对,假如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两个精子的DNA序列改变,两个没有改变B.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C.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并发育成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D.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个体没有该性状的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1、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2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详解】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DNA复制时,若一个DNA分子的每条链上的一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依据半保留复制和减数分裂过程,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四个DNA分子中,会有两个DNA序列改变,所以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两个精子的DNA序列改变,两个没有改变,A正确;B错误;由于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所以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可能发育成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即出现新的性状),也可能发育成没有突变性的个体,CD正确;故选B。3.马拉松是典型的耐力性运动项目,改善运动肌利用氧能力是马拉松项目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对甲、乙两名运动员在不同运动强度下,测得血液中乳酸含量与摄氧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强度增加,甲乳酸含量增加更显著的原因是摄氧量不足B.运动员甲比乙更适合从事马拉松运动C.等质量的脂肪含能量高于糖类,运动中宜选用脂肪补充能量D.有氧呼吸供能是马拉松运动供能的主要方式【答案】D【解析】【分析】乳酸是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马拉松运动时,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以有氧呼吸为主。【详解】图中曲线表明,随着运动强度增加,所需能量增加,有氧呼吸增强,但有氧呼吸增3强也不能满足运动增强所需要的能量,因此无氧呼吸也随之增强,产生的乳酸增多,A错误;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相同运动强度、摄氧量时,乙的乳酸比甲相对要少,因此乙比甲更适合从事马拉松运动,B错误;脂肪与糖相比,氢多氧少,因此在氧化分解时需要消耗的氧气多,因此为减少马拉松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乳酸,一般宜选用单糖作为补充能量的物质,C错误;有氧呼吸供能是马拉松运动供能的主要方式,D正确;故选D。4.研究发现,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引起K+通道开放,使K+顺浓度梯度转移,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会使K+外流B.离体的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C.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D.神经递质A还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答案】D【解析】【分析】静息电位主要是由于钾离子外流造成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详解】通过题干可知,神经递质A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IRI受体结合后使K+顺浓度梯度转移,又由于静息电位时,钾离子外流,A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在膜内和膜外均由正电位向负电位传递,据此可推测: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神经递质A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lRl受体结合,促进钾离子外流,从而抑制其产生动作电位,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是外流,可见,神经递质A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C正确;神经递质A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神经递质A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项错误;故选D。5.施用外源激素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效唑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对小麦植株内源激素和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4A.多效唑能改变内源激素水平,使叶绿素含量增加B.细胞分裂素可能促进叶绿素合成,赤霉素反之C.多效唑在影响叶绿素含量上具有两重性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生长素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促进插枝生根。主要作用于植物分生区和嫩芽的尖端。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增高,主要作用于植物茎部分生区。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主要作用于植物根部分生区。【详解】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使用多效唑的组别中的,赤霉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叶绿素含量都高于对照组,A正确;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细胞分裂素可能促进叶绿素合成,赤霉素反之,B正确;通过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随着使用多效唑的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也增加,且高于对照组,故只体现促进这方面,C错误;通过表格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C。6.下列有关实验过程及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子代噬茵体都有放射性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都用到了模型构建法D.萨克斯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答案】C5【解析】【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的实验,用的是碘液鉴定淀粉的存在,如果有淀粉存在,则溶液呈蓝色,没有用同位素示踪法。【详解】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由于DNA复制具有半保留的特点,故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含有亲代噬菌体的一条链的子代噬菌体才具有放射性,B错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构建出DNA双螺旋,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S和J型曲线来研究,C正确;萨克斯未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是用碘液鉴定法,鉴定淀粉的存在,D错误;故选C。7.柑橘喜温,耐寒能力较差。研究人员通过相关实验研究低温条件对柑橘的影响。实验中甲、乙两组白天均保持25℃;夜间甲组进行6℃的低温处理,乙组保持15℃。测定结果如下图曲线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低的温度对柑橘光合作用影响较大,甚至引起植株死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低温导致____结构受破坏,从而引起光反应生成的____减少;另一方面低温使____,从而使暗反应速率降低。(2)甲组在实验的9天内干重变化情况是___(增加/减少),判断依据是________。(3)据测定,甲组柑橘叶/果实的光合产物比率明显高于乙组,导致叶的光合速率下降,推测其原因是:低温使叶的光合产物____降低,造成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答案】(1).类囊体薄膜(2).ATP、还原氢(NADPH)(3).与暗反应有关酶6的活性降低(4).增加(5).甲组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大于零(6).向外输出的速率【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光合作用图解:【详解】(1)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如果低温导致类囊体薄膜结构受破坏,会引起光反应的产物ATP、还原氢(NADPH)减少;同时温度会引起酶的活性改变,故低温引起与暗反应有关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使暗反应速率降低。(2)通过图示分析可知,夜间6℃处理的甲组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先下降后趋于稳定,且稳定值大于0,故甲组干重任然增加。(3)测定甲组柑橘叶的光合产物比果实的光合产物高,且甲组柑橘叶/果实的光合产物比率明显高于乙组,可能是低温使叶的光合产物向外输出的速率降低,造成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够结合题意准确答题。8.激素CT对破坏骨组织细胞有急性抑制作用,能减少体内钙由骨向血中的迁移量。激素PTH能促进骨质溶解,使骨骼脱钙。哺乳动物血钙含量受到激素CT和激素PTH的共同调节。某7小组研究两种激素的作用,实验结果如下图。实验材料和用具:3组大小和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白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激素CT溶液和激素PTH溶液,注射器,钙离子测定仪器等。(1)适量地注射____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激素PTH和激素CT在调节血钙浓度方面的作用关系是____。(2)a、b时给3组实验大白鼠注射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3)已知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给正常大白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15%的葡萄糖酸钙溶液,会引起大白鼠尿量____,原因是____。【答案】(1).激素CT(2).拮抗(3).A组注射生理盐水,B、C组都注射等量的激素CT溶液(4).A、B组注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激素PTH溶液(5).减少(6).15%的葡萄糖酸钙溶液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解析】【分析】本题需要考生补充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对于补充实验步骤,需根据实验目的准确确定实验变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进行实验设计。对于预测实验结果,需认真分析实验目的和相关知识,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一定要辨别实验是属于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具有明确的结果;探究性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应针对各种可能性分别加以考虑和分析,得到相关结论。无论是哪种情况,文字描述应力求简练、准确、科学。【详解】(1)通过题干信息可知,激素CT能减少体内钙由骨向血中的迁移量,故适量地注射激素CT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症,由于激素PTH能促进骨质溶解,使骨骼脱钙,故激素PTH和激素CT在调节血钙浓度方面的作用关系是拮抗。(2)要验证降钙素和激素PTH的作用以及血钙含量过低会发生肌肉抽搐,且结合实验结果(折线图趋势)分析可知:实验可作如下操作:在a时刻,将3组大白鼠编号为A、B、C,给A组注射生理盐水,给B组、C组分别注射等量降钙素溶液;待B组、C组发生肌肉抽搐8后,再在b时刻为A、B组注射生理盐水、C组注射激素PTH溶液;观察并对对实验
本文标题: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生物5月第二次模考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7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