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育人经验案例第一部分: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及案例分析《让学生们体会到爱》小学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及案例分析——鄂玉敏亲爱的领导和同事们下午好,我论谈的题目是《让学生们体会到爱》,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时光流逝,不知不觉中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这些年中,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遗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充实。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接触得最多,许许多多烦琐的小事,都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分析去处理,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细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力。在教育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就对学生辱骂或进行体罚,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们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充满创造力的孩子。下面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中感受很深的两个故事:我班有个学生叫程贺伟。他平时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可他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口头上答应,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不可雕的朽木”。有时我真想放弃,算了吧,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脑中没有要做个让他人喜欢的念头。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我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写字老师。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她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后来,他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某某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歌德有句名言:“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如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的心中发光。”后进生的转变,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对学生来说,师爱是重要的教育因素。因为优等生需要爱,中等生需要爱,后进生更需要爱。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体会到师爱,就会自然地快乐地接受教师对他的教育,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绪。所以,要设法了解学生的一切,想法开启他们心灵的天窗,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入学生中间,去询问,去了解,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心声,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理想的火花,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在教育教学中,常有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就对学生辱骂或进行体罚,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信任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顾及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才能信任老师。所以,在管理班级时,要尊重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采取宽容的态度育人,会令孩子更爱你,也使你的工作更轻松,心情更舒畅。我刚带一年级的时候,我便发现在这个班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每天家长背着书包接送学生上下学,给学生大量的零花钱,学生用这些钱买零食、买玩具,而家长稍有一点没顺学生的意,就会出现大吵大闹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我班陈美玲身上尤为明显,陈美玲同学爸爸早逝,妈妈一个人靠给别人打工挣钱养活她,但她却不能感受妈妈对他无私的爱。一天,她妈妈送她到大门口,她要5元钱,妈妈问她:“你要这么多钱干吗?”她说:“你管我干嘛,快点给我,不给我就不上学。”她妈妈一听,马上从兜里掏出5元钱给他。我看到这一幕,感觉到这种现象非常严重,必须让学生懂得去感受父母给与他们的爱,并学会回馈父母。于是,我便在班级开展一系列感恩活动,就以陈美玲为突破口,把她妈妈一天的生活记录了下来,讲诉给学生听:早上送完她上学,妈妈便去替别人打工种地,晚上她妈妈用辛苦一天所挣来的30元钱买来鱼、肉、水果做给她吃。当陈美玲听到妈妈在太阳下辛苦的种地,汗珠布满额头时,她渐渐的低下了头,在听到妈妈把鱼、肉一劲儿的往他碗里夹,自己却只吃咸菜时,她掉下了眼泪,此时我知道了,她已经感受到了妈妈对他深深的爱,以及妈妈的辛苦。于是我停止讲述,望向全体学生,学生们也都满眼含泪水。我说:“老师记录下了陈美玲妈妈的一天,而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妈妈、爸爸他们为了供养你们上学,让你们穿好的、吃好的,他们的一天都是怎样过的呢,他们给你们买吃的、穿得的钱是怎样辛苦挣来的呢?”教室里一片寂静,我知道学生们在深深的思索中已经渐渐感受到了父母对他们爱。我又抓准时机,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给妈妈洗一次脚。陈美玲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抚摸着妈妈那充满裂痕的双脚,我知道了那代表着妈妈为我付出的无私的爱,我会用我的爱回报妈妈------”学生朴实的语言正表明了他们心中的爱以及对爱的理解。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把爱注入学生的心田,用爱浇灌稚嫩的幼苗。并且用宽容的方式,让学生有愧疚之心,也使学生有改正的机会和余地,这样会使事情迎刃而解。在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在正确教育孩子方面有所欠缺,娇惯、溺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冷漠、霸道的个性,自理能力差、没有集体荣誉感、不懂得合作等等现象在学生中屡见不鲜。因此我认为农村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爱,学会爱,使他们变得不再自私,对事情不再冷漠,使他们学会了宽容,班级里充满了爱。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使我感悟到:有时我们老师蹲一下身,弯一下腰,比100句说教好的多!我认为一切教育方法都来源于一点,那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作为教师,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爱可以塑造美好的心灵,爱可以诱发美好的行为!爱可以播种美好的语言!如果教师可以在教育中给与学生人文关怀,心中充满爱,那么就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使班级形成一种健康、美好的精神面貌。我想今后更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努力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篇二:实践中育人体验中成长实践中育人体验中成长——记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创--------------------------------------------------------------------------------【信息时间:2014/6/25阅读次数:41】【我要打印】【关闭】2014-06-2511:50作者:王晓华来源:张家港日报“教育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与实践关系的洞见。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智慧、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自2008年9月正式启用以来,努力探索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适合基地自身发展的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共建型”的特色办学之路,成为了全国中小学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标准和经验来源。我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地处长江之畔,占地456亩地,一、二期建设总投资1.2亿元,设置有主题教育、实践课程、军事训练、生活体验、体能拓展、种植养殖六大功能区域,并建有大型风雨操场、多功能会场及防震减灾、消防教育、模拟法庭等20多个主题教育场馆,已经成为了张家港市青少年主题教育中心。每周,基地要接待2批前来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每批600人左右。在12年的基础教育阶段中,我市每位中小学生(包括新市民子女),都会在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初二以及高二的时候,到基地活动三天,近6年来,学生对基地活动的总满意率超过98%,如此之高的“好评率”见证了我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创新发展之路。因材施教扎根课程建设“课程”是体现、贯彻实践基地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基地发展的生命力所在。“育人是全方位的,学校更多的是知识育人,基地则是活动育人。然而基地成立之初,没有现成的活动课程的教材、大纲、模式,全靠基地人自己去规划、研发、实施。”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主任施建东介绍说。课程开发之初,为了使课程贴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施建东带队分期分片走访学校,收集来自学校师生的设想和期许,用以明晰我们课程研发的方向,同时,基地教师走出去到校外实践基地或社会培训机构参观、学习、培训,学习各种手工技能为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课程打下基础,在现实资源的基础上,基地自主开发出“走进水乡、走进生活、走向科学、走向社会”四大系列,涉及家政、工艺、科技、农艺、体拓、主题类六大领域共100多个课程活动项目,这些课程完全来自于日常生活,体现着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同时又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综合色彩。为了使社会实践教育更有针对性,基地初步构建了面向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2013年4月,由课程内容编写而成的三本校本教材正式出版,已经成为全国各个青少年基地的范本。基地还参与了教育部及省文明办等关于综合实践基地活动指南(意见)的制定工作,得到了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第一次清晨在江边漫步,让我对长江情有独钟;第一次做蛋糕,让我尝到了用劳动换来成果的喜悦;第一次做彩泥,让我喜欢上了艺术??”锦丰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姚继聪在《难忘的基地之旅》中写道。在基地的课程中,传授的不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让学生掌握一项技能是最低层次的要求,比如在野炊中烧一顿饭是简单的,但是在过程中学会合作与分享、热爱劳动、知道感恩更重要,这不仅仅是一顿饭菜的问题,更是一个育人的过程。”施建东告诉记者。整合资源“共建”实践平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各个社会责任部门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不能很好地履行教育职能,但是他们可以把对学生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基本职能通过在基地建设主题教育场馆来实现。”施建东介绍说。为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搭建基地大教育的平台,2008年以来,市教育局、市地震局、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公安局等20个单位先后投资2000多万建成了防震减灾、农耕文化、模拟法庭、禁毒教育、消防教育、人防教育、气象观测、交通安全、环保教育、健康教育、科普教育等20个主题教育场馆,并委派专业人员担任基地辅导员,给予技术支持与指导。基地依托这些主题教育场馆资源开展相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让参加社会实践的中小学生在新鲜生动的活动场景中,在积极愉快的互动体验中,接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道德法制、环境保护、人文历史和安全防护等教育,走出了一条“共建型”的特色办学之路,这一模式开启了社会力量参与基地办学的新思路。除了共建主题场馆,基地外的物化资源也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基地紧邻长江,优美的沿江风光让学生们沉醉其间,基地外围的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果园、温室大棚和特种养殖场、澳洋生态园是学生们体验采摘的去处;距基地7公里处的梁丰奶牛场可以接待学生们体验现代牧业;10公里外的空军雷达站、12公里外的污水处理厂、15公里外的永联钢厂和永联农耕文化园、20公里外的鉴真东渡苑景区、凤凰河阳山歌馆、30公里外的市科技馆、博物馆及文化中心等地都与基地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基地的课程
本文标题:小学育人经验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8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