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3党组织的大发展及其公开
44三、党组织的大发展及其公开翻身运动中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运动中,党的基层组织虽然有所发展,但发展不平衡,尤其新解放区党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在冀南,新区有空白区,老区有空白村。各地党委针对这些状况,结合群众运动,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确立党在群众中的基础。提出发展党、巩固党、加强党的支部建设。这次大发展与抗战初期的大发展不同,不仅数量成倍增加,而且党员的素质也比较好,贫雇农成分在各地都占有较高的比例。在土改翻身运动后期深入阶段的思想教育中,各地大力发展各种组织,整理各种组织。在各种组织的建设中,党的支部建设是主要环节。建设一个坚强的党的支部堡垒,是继续领导群众深入运动的保证。在思想教育运动的基础上,公开宣传党的政策,公开在群众中明确与党的关系的教育,即承认翻身运动是共产党领导的结果。通过教育提高贫雇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从中大胆地个别地发展党的组织。并在支部建立之后立即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把支部的民主生活建立起来。在新区,经过土地改革,群众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发45动,涌现了大批积极分子,进行了党的公开宣传,开始建立了党的基础,一般说还需要大量的发展。“今天已经准备了大量发展党的条件,必须在农村中普遍树立党的强固基础,这是巩固土改成果,继续提高群众,推进整个工作,全力支持战争的最基本的问题。没有这一措施,则不可能把群众真正团结起来,巩固既得胜利,开展大生产运动,全力支持战争。”在老区,新翻身群众,新的积极分子,团结这一批群众,需要从他们中吸收一批优秀分子到党内来。这对巩固土改成果,特别是巩固已经调整了的干群关系,团结广大群众是必要的。参军参战党员大批调出(扩军党员占10%),对于保持党是群众性的大党,对于加强党的战斗力也是必要的。发展党要注意真正为群众所拥护的积极分子,要注意贫雇工人,注意吸收女党员。巩固整顿党的组织:抗战时期以动员任务为主的时候,曾经有些地主富农“打扮”了一下以中农的面目混到党内来,也有些政治上的奸细分子混到党内来,在土改之后,这些奸细分子必须清洗,对地主富农本人(非指出身)除个别确实表现积极者外,一般清洗出党。整顿党内关系,巩固团结,经过土地改革,群众空前团结,因此在党的建设上,要利用和转化这一成果,克服宗派主义及新老党员之间的不协调现象,求得党内团结,巩46固组织。整顿作风,“必须是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明确对待群众与对待地主阶级之不同,领导生产运动与领导土改运动之不同,发扬土改中的优良传统,各方面起模范作用,防止可能产生的副作用”。1在发展党整顿党的基础上,加强党的支部建设,其着眼点是改善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加强党内团结,加强党的战斗力,其中心关键在于树立党内的民主生活,加强党内的思想教育,发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1946年9月10日,太行区党委作出《新解放地区发展党员及建立党的组织的暂行规定》,针对群众运动中涌现大批积极分子,农会民兵等群众组织大量建立,“亟需发展相当数量的党员和建立党的组织”,以为群众的骨干,并依据党章第四条对发展新党员的办法作了变通规定。9月15日,冀南区党委作出《关于新区群众运动中发展党的决定》,指示各级党委在新区群众运动发展到深入的过程中,对于党的工作要采取“大量发展、个别吸收”的方针,即结合群众运动,发展、发现和培养大批积极分子,给予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促进他们的入党要求,认真的、个别的吸收入党。强调即要克服“关门”思想,又要严防1《各地委组织部长联席会议上赖若愚的总结》(1947年5月12日)。47拉夫现象。根据区党委的指示,派去各地发动和帮助群众开展翻身运动的党员干部,也都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担负起发展党组织的责任。为了在群运中及时建立党的组织,并对新党员的候补期和介绍人资格做了新的规定:工人、贫雇农、城市贫民入党,正式党员一人介绍,没有候补期;中农、贫苦知识分子、自由职业者入党,正式党员2人介绍,6个月候补期。据内邱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统计,在群众运动前70个村庄只有10个支部,178名党员,而张村、礼义两个村支部的党员就占100多名;群运后支部增加到38个,党员增加到628名,超过原来两倍半,并且消灭了空白村,在没有支部的村庄都建立了党的小组或个别关系。宁南县二区,群众运动前共有党员396名,群运后发展到了804名,在新发展的408名党员中,有民兵185名,占新党员的45%,有妇女党员48名,占新党员的近12%。柏乡县三区36个村,群运前只有1个支部,6名党员,35个空白村,群运后新建支部20个,建立个别关系村10个,新发展党员136名,是原来的22倍半。从这几个地区党的发展情况看,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成分纯。这些新发展的党员,都是运动中的积48极分子和觉悟分子,其中绝大多数是贫雇农,少数中农,没有地主、富农。他们的入党动机,大部分是为了“翻身”、“打老蒋”、“跟毛主席走”。各地在发展中,大都采取公开宣传党的政策主张与个别谈话相结合,大量发展与个别吸收相结合,保证质量,严格手续,“拉夫”仅是个别的现象。但发展中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有的地方甚至忽视了新区党的发展,如南和县二区井庄小区13个村,其中4个村共有6名党员,另外9个村还是空白村。柏乡县一区35个村,在群运中只建立了3个支部,5个村发展了个别关系,加上群运前的11个支部,仍有16个村是空白。肖寒《新区发展党的几点体验》(10月30日):宁南一区几个村庄发展中的几点经验。整理改造支部、克服发展中的关门。宁南县委决定在群运中消灭空白村,发展结果,只有一两个小村尚未建立党的组织。经过大发展,到1947年7月1日,冀南全区党员由土地改革前的10万增加到20万,在老区消灭了空白村,新区消灭了空白区。1947年下半年,邢台全区党员增加到了37598人。贯彻五四指示前后太行部分地区情况统计(1947年11月)49类项邢台沙河临城内邱邢台市总计行政区11756433行政村450291202235471225土地609761448783388381474482139461935353人口2241781596327529310446236233599798民兵483333822435318098814818前支部28212112715825713党员32141701160515343218375现支部37118319116240947党员514426811674254948512533党员总数553631161890292491114377党组织的公开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对人民历来是公开的,但党的组织,由于过去所处的环境不允许,在强大的反动势力重重包围之中,为避免遭到危害和摧残,不得已而一直采取了秘密的形式。党组织不得不秘密地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和一年多的自卫战争,革命力量空前强大,党的威信空前提高,特别是土地改革运动进入深入阶段后,农民的觉悟、积极分子的数量、干部党员的作风以及党与群众的联系等,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和进步,90%以上农民团结在了共产党的周围。这50种新的形势,需要党组织公开,以便更有力地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1947年5月中旬,太行区党委召开各地委组织部长联席会议,认为党的公开有利于提高党的威信,扩大党的影响,取得群众监督,培养党的各级领袖,决定全区区委以上的党委机关一律公开。公开以后,分委一律改称区委。除兼任军队职务者外,取消各级党委书记政委的称呼。支部组织,首先在腹地公开一部分,拟分三种情况:一种是公开支部书记,其他党员不公开;一种是公开部分好的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党员;一种是支部所有党员全部公开。每县选三五个支部进行试验。支部书记公开后,取消政治主任称呼,改称支书。6月7日,太行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防旱备荒及党的公开的宣传教育通知》,提出利用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在干部群众中进行党的公开的宣传教育,使各级党的组织逐步走向公开。7月1日,太行《新华日报》发表了《太行区党委为全区党的公开给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通告》,通告阐述了党组织由过去的秘密活动状态发展到现在可以公开的历程,指出“从今以后,我们党在全区600万人民的眼睛前公开了,我们每个组织、每个党员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批评,因此,全党必51须学好毛主席的思想作风,进一步巩固与发扬我们党的传统,以不辜负共产党员的称号。”通告还对全体党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对人民无限忠心,走群众路线”;二是“英勇斗争,不说空话”;三是“虚心坦白,勇于自我批评”。做到这三条,“就算学习毛主席思想作风入了门。”这些要求既是针对党员的,同时又要求群众用这些标准来对党员进行监督。这一天,临城、内邱、邢台、沙河各县分别在县委驻地召开大会,燃放鞭炮,游行,庆祝党组织的公开。临城县城关群众还敲锣打鼓将镌刻有“人民救星”的金字匾挂在县委机关门楣。配合党组织的公开,各地根据区党委通告的要求,还开展了一个学习毛主席思想作风检查、征求批评、宣传党的运动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党的意见。随后,太行区党委又发出《关于党的公开在执行中几项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要求各地除按照地委组织部长联席会议的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党的公开外,又对一些全区性的具体问题作了暂行规定:一、凡实行公开的县必须是中心区域或无敌情威胁;二、凡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党委委员,暂不以党的公开面目出现;三、各系统中的党委委员经党委委托始得对外代表党52委,各系统中的党团和机关支部均暂不公开;四、支部工作,除党委专门委托,一般仍由专门做党务工作的党委管理;五、公开以后的县委及区委,有接受群众直接向该党的委员会控诉党员的义务;六、公开以后,各级党委的名称实行统一:区党委为中共太行区党委会,地委为中共太行区第×地方委员会,县委为中共太行区××县县委会,区委为中共太行区××县第×区区委会。党的公开是适应新形势的一向重要举措,它不仅对于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大大便利于群众对党员的监督。把党员放在群众的监督之下,这在党确立了公开的领导地位的新时期,更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党的公开的过程对党的基层组织也是一次整顿提高的过程。按照区党委组联会议决定,支部组织的公开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试验,但在实际执行中,各地基本形成了一种情况,即只公开好的支部党员。因为不好的支部不敢公开,在公开的趋势下,促使了自己的整改提高,希望整改好以后争取公开。公开党的组织,是对党员干部的一次再教育,同时也表明了共产党对群众的无限信任,党的威信因而大大提高。
本文标题:2-3党组织的大发展及其公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8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