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喀什二中2018-2019上学年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C.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D.自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活动为背景,从主要太阳活动及出现位置、太阳活动之间关系、太阳活动规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组成试题,考查学生对太阳活动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详解】观测发现,黑子多的时候,其他太阳活动现象也会比较频繁,黑子上空的色球中会出现耀斑和日珥,绝大多数的太阳爆发活动现象发生在黑子上空的色球层,从太阳大气低层至高层,以黑子为核心形成一个活动中心——太阳活动区,黑子既是活动区的核心,也是活动区最明显的标志,因此排除选项A。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会引发极光、磁暴及气候变化,但不会引发流星雨,宇宙中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而产生流星雨,选项B不正确。太阳活动有强有弱,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选项C正确。太阳大气的光球层出现黑子,色球层出现耀斑、日珥,日冕层出现太阳风,因此选项D不正确。故选C。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下面小题。22.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B.此时C点地方时为8时C.图中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线3.此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A.20°EB.100°WC.120°WD.60°E【答案】2.A3.C【解析】【分析】本题以光照图为背景,设置两道题,涉及地方时判读与计算、自转速度、晨昏线判读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查学生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2题详解】根据图中黑夜和白昼的位置(或太阳光线的位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AB线为晨线,排除D选项。因为AB线是晨线,则D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即赤道此时日出之点,赤道因昼夜等长,日出为地方时6时,则D为6时,选项A正确。C点位于D点以西,时刻数比D点小,因此选项B不正确。地球表面各点(除极点外)角速度相同,但各地线速度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图中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因此选项C不正确。故选A。【3题详解】图中所跨总经度为180度(视半球),被经线等分为6等分,每一等分的经度跨度为(180÷6)30度,与图中180°经线相比,D点所在经线位于180°经线以西30度,由此推算该经线的3经度为150°E,时刻为6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比D点所在经线早(12-6)6小时,按照地方时的变化规律,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应该在D点所在经线以东(6×15)90度,150°E向东90度,该经线的经度为120°W,选项C正确。本题也可以先推算出180°经线的地方时,然后按照时差推算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的经度。故选C。【点睛】日照图中判读地方时和经度时,还可以利用下列规律解题:在正侧视日照图(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视半球中央)中,黑夜部分最外侧经线为0时,白昼部分最外侧经线为12时。4.下列关于地球五带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带划分的地理界限有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B.有太阳直射的是热带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北寒带、南寒带D.四季最分明的是北温带、南温带【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赤道南北均为热带,因此赤道不是五带的界线,A错误;五带中有太阳直射的是热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寒带,四季最分明的是温带。考点:五带的划分5.下图中横线是0°纬线,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箭头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A.B.C.D.【答案】B【解析】4试题分析:图中横线是0°纬线,横线以北为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横线以南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6.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球内部圈层及地震波不连续面为背景,从内部圈层的判断、各内部圈层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内部圈层的厚度等方面组成试题,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地理信息的分析能力。【详解】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题中“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因为软流层与地壳不相邻,中间不是一个界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因此选项A不正确。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均明显增加,因此选项B不正确,选项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因此选项C不正确。故选D。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7.从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流分布看,它属于()A.南半球高气压B.北半球反气旋C.北半球气旋D.南半球低气压8.下列天气现象可能由该天气系统形成的是()A.阴雨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伏旱天气【答案】7.B8.D【解析】本题以一天气系统的气压分布和水平气流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天气系统的判断和天气系统形成的天气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7题详解】先在图中选取一组实线和虚线箭头(最好选取图中最上面的一组),在图中明显可以看出,相对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实际风向向右偏,因此该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也可以通过识记旋转方向来判断);图中气流由中心向外旋出或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心指向四周,说明中间为高气压,高气压又称反气旋,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8题详解】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气流方向判断,该天气系统为高气压、反气旋,反气旋的中心气流下沉,往往形成晴朗天气。梅雨天气、台风、阴雨天气均为上升气流形成的云雨天气,其中梅雨天气由锋面产生,台风由热带气旋发展而成,因此选项A、B、C均不符合题意。伏旱天气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由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受③、④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6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10.正确反映③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答案】9.A10.D【解析】本题组以“三圈环流”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9题详解】根据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位置及气流运动特征判断,图中①表示赤道低气压带,②表示东北信风带,③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表示中纬西风带,⑤表示副极地低气压带。受③、④交替控制,即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即地中海气候。故选A。【10题详解】从三圈环流示意图中可以看出,③气压带两侧气流辐散,即气流从中间向南北两侧运动,由此可排除A、B选项。由于③气压带表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因此其两侧的气流应该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偏,选项C中两侧的气流明显向左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选项D中,北侧气流右偏形成西南风(北半球中纬西风),南侧气流右偏形成东北信风,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读“我国某市某年1月18日、20日和22日天气信息表”。完成下面小题。711.1月18日、20日和2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中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12.冷锋带来的天气现象,正确的是()A.寒潮B.一场春雨一场暖C.伏旱D.台风【答案】11.D12.A【解析】本试题以某市某段时间的天气实录资料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锋面符号、锋面天气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锋面与天气等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考查对地理信息的分析能力。【11题详解】首先根据表中三天气温、风力和天气变化特征判断天气系统的类型,18-19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明显降低,风力增大,出现小到中雨,20日最高气温小幅回升,风力减弱,天气转晴,从这此特征来看,当地经历了一次冷锋天气过程。根据锋面符号判断,左图表示冷锋,右图表示暖锋,排除与右图相关的选项B、C。左图中冷锋符号,三角形顶端指向表示冷锋移动方向,③表示冷锋过境前,表中对应1月18日,②表示冷锋过境时,表中对应1月19日,①表示冷锋过境后,表中对应1月20日,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12题详解】寒潮为移动很快的、强度较大的冷锋天气,选项A符合题意;春雨可以由冷锋形成,也可以由暖锋形成,但“一场春雨一场暖”描述的是暖锋天气,下雨的同时气温上升,选项B不符合题意;伏旱天气由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形成,属反气旋天气,选项C不符合题意;台风由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形成,属气旋天气,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8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受热处空气上升;冷却处空气下沉。故只有②图正确。14.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A.植树造林,治理沙漠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读某海域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海域位于()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高纬度地区C.南半球高纬度地区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916.流经该海域的洋流可能是()A.巴西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加那利寒流D.秘鲁寒流【答案】15.A16.D【解析】【分析】本题组以某海域的等温线分布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地理位置判断、洋流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分析能力。【15题详解】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等温线分布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等温线数值大小指示纬度位置,等温线变化大势指示南北半球位置。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大小表明该海域表层水温高(大多在20℃以上),应属低纬度海区;图中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表明该海域位于南半球,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16题详解】上题判断,该海域在南半球,而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位于北半球,由此排除B、C选项。图中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根据题意可以判断这是由洋流引起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判断流经该海域的洋流性质和流向:第一种方法,根据等值线凸向规律(等值线凸向高值表示中间数值低于两侧)判断,中间水温低,应属寒流;第二种方法,在图中画一条横线(穿过一条或多条等温线)表示纬线,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特征,读出纬度两端与中间的温度值并比较,也会得出中间水温低,两侧水温高,从而判断洋流为寒流;第三方法,由洋流引起的等温线弯曲,往往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相同,图中等温线向北弯出,说明洋流向北流,从图中可以看出,“向北流”表明洋流是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判断该洋流为寒流。由此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点睛】海域表层水温空间分布规律:低纬水温高、高纬水温低,北半球水温向北递减,南半球水温向南递减。相对于陆地气温等温线,海洋表层水温等温线要平直得多。海洋表层水温等温线的弯曲往往与海陆位置、洋流有关。读下列两幅图(箭头均表示洋流),回答下列各题。1017.图中长实线箭头表示()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C.加利福尼亚寒流D.日本暖流18.图M、图N分别表示()A.M——7月;N——1月B.M——1月;N——7月C
本文标题:新疆喀什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