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了改良土壤、绿化海滩、改善海滩生态环境,我国在1980年从美国东海岸引入互花米草,几年后互花米草出现疯长现象,在沿海地带大面积逸生,对沿海树林造成重大威胁,据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互花米草的引入降低了当地生物多样性B.因环境适宜,互花米草一段时间大致呈“J”型增长C.引入互花米草不会改变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互花米草会参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如图是反射弧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切断②处,刺激④处,⑤处仍能出现反射活动B.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C.在②所在的神经元上,发生反射时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D.若切断④处,刺激①处,③处能产生感觉,但⑤处不能做出反应3.由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A.“瞄准装置”是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B.“弹头”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和毒素等物质构成C.“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D.“生物导弹”疗效高,毒副作用小4.某农场而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人量繁殖吸引膺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蜇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灯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B.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C.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2-D.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5.欧洲兔曾被无意携人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过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B.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C.黏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D.c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病毒诱导其发生抗性变异6.下列因素会促使动物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的是①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②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③体内甲状腺素激素含量减少④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7.下列有关生物群体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其增长速率不可能为负值B.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C.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果园中昆虫种类适当增加能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8.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B.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9.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B.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10.2018年4月9日,一则刊登于国际杂志TheFASEB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称,美国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来自埃及血吸虫的特殊蛋由作为治疗性分子来减少化疗诱导的出血性膀胱-3-炎患者的出血和疼痛症状。若通过破解埃及血吸虫的特殊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牛基因的修改,从而让牛也能产生埃及血吸虫的特殊蛋白,此过程的名称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B.蛋白质工程:RNA→RNA→蛋白质C.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D.蛋白质工程:蛋白质→RNA→DNA→RNA→蛋白质1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12.下列生理活动不能体现神经系统调节机能的是()A.含羞草受刺激后叶片合拢B.人紧张时心跳加快C.成年人憋尿D.“植物人”的体温相对稳定13.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的兴奋传导方向依次为①③⑥⑤②B.乙图中,存在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D.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4-B.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C.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5.下图为某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DC细胞摄取抗原物质属于胞吞作用,吸收Ca2+等离子属于主动运输B.T细胞其膜上的受体与DC细胞分泌的特定物质结合后,才能出现免疫效应C.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必然导致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D.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体外增殖再输入该患者体内,可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16.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特征的是A.B细胞B.浆细胞C.T细胞D.效应T细胞17.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B.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18.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获得目的基因时,有四个磷酸二酯键被水解B.质粒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Ⅰ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Ⅱ切割后获得的黏性末端相同-5-D.质粒中的标记基因便于筛选出目的基因已经表达的细胞19.盐害是全球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通过农杆菌中的质粒将CMO基因、BADH基因、mtld基因、gutD基因和SAMDC基因5个耐盐基因导入水稻,获得了一批耐盐转基因植株。有关耐盐转基因水稻培育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转基因水稻与原野生型水稻存在生殖隔离B.该基因工程所需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有多种C.只要目的基因进入水稻细胞,水稻就会表现出抗盐性状D.可通过将水稻种植到有农杆菌的土壤中观察目的基因是否表达20.某科研组对田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调查结果可作为是否防治田鼠的依据B.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更不易被捕获,则调查出的种群数量比理论值偏大C.影响田鼠种群数量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是气候D.若种群密度过大,田鼠种群只通过体液调节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整21.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通过Na2CO3调节PH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22.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这些现象有关的结构依次是A.大脑皮展、脑干、小脑B.大脑皮层、小脑、脑干C.小脑、大脑皮层、脑干D.脑干、小脑、大脑皮层23.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的环境中,在每一温度条件下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b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和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共测9次,测量结果(相对值)如表(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小鼠相应的生理反应).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表中指标A、B、C依次为皮肤血流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6-B.实验中A先增加,B后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这属于分级调节C.当小鼠从25℃环境移到0℃环境中时,此时的体温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D.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出13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大于26min时小鼠的产热速率24.图示为水盐平衡调节,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A是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B.图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C.B为下丘脑中的渗透压调节中枢D.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只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25.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生长激素基因通过质粒介导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来表达产生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A是抗链霉素基因,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且目的基因要插入到基因B中,而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导入大肠杆菌的质粒一定为重组质粒B.RNA聚合酶是构建该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中不能生长,但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能生长的可能是符合生产要求的大肠杆菌26.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时期碳吸收量(kgC·a-1)碳释放量(kgC·a-1)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7-A.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B.如果碳释放量远远大于碳吸收量,会引起温室效应C.B时期属于增长阶段,A时期属于稳定阶段D.B时期大量植树造林可以使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趋于平衡27.如图示一个传出神经元。该神经元在X位置受到刺激,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刺激后X处膜电位转变为内正外负B.神经冲动会达到Y和Z处C.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D.Y可与肌肉或腺体相连2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样方法既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又可用来调查植物的丰富度B.种群水平的研究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范围边界C.果园生态系统养鸡会延长食物链,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的过程29.下列有关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时通常需要使用钠离子处理B.通过显微注射法可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中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D.可用基因枪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中30.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B.土壤小动物对于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的辅助作用C.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在近期其个体数量一定增多D.水平方向上光照强度的不同会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31.某兴趣组研究侧芽生长机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此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8-①激素甲是生长素②激素乙是生长素③激素甲抑制侧芽生长④激素乙、丙促进细胞伸长⑤侧芽也能合成生长素A.①③B.①⑤C.②④D.①③④3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原尿中的尿素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A.②③⑦B.①②③⑦C.②③⑦⑧D.②③⑥⑦33.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B.甘油、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C.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D.CO2
本文标题: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392190 .html